脑体倒挂现象(现在是不是已经进入了「脑体倒挂」时代?)

现在一个高级写字楼下边一个卖鸡蛋灌饼的比至少比楼里面1/3的人赚的多(可能还不止),也不断有新闻出来,什么程序员卖水果,钱多了身体也好了,一些入门简单的职业收入比那些号称“高级白领”的还要多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鼓励大多数普通人积极从事更高层次工作的动力,是会出问题的


1、没有倒挂,其实卖鸡蛋灌饼的收入是正常且合理的

个体工商户与工薪阶层的收入特点本来就不同

卖鸡蛋灌饼

是给自己打工,并且完全市场化,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一般没有恶性竞争,成本与利润很清晰。

且同样条件的个体户收入差距不大。

写字楼里的白领

收入就参差不齐了,就算是同一个学校能力差不多的人,收入差距也会很大,

有的刚毕业就年薪10万,并且各种升职加薪的机会很多,有的年薪甚至不到3万,并且整个行业都没什么前景,

这跟个人机遇和从事的行业的发展状况有关。

所以,并不存在所谓“中国进入脑体倒挂”的问题,

有问题的是人才供需矛盾、部分行业或产业发展不正常或不景气、收入分配不合理 等


2、都是劳苦大众,没必要把卖鸡蛋灌饼的和年轻白领对立起来

有人一看到“卖鸡蛋灌饼的”就想起楼下大爷慈祥的笑容和挥汗如雨的背影,

一看到“写字楼、白领”,就想起喝茶看报纸聊Q的闲人和眼高手低的毕业生,

于是可以拍着桌子说,你们有卖饼的辛苦吗?凭什么你们想挣得比卖饼的多?

白领中当然有懒人,有不思进取的人,有好高骛远的人,

但白领中同样有很多默默努力却郁郁不得志的人。

并不是只有看得见的汗水才叫辛苦,

没黑没白加班,绞尽脑汁处理问题,被奇葩客户折腾的死去活来,还被领导骂得跟孙子一样,

到最后眼睛毁了、腰和颈椎毁了、还找不到妹纸的普通苦逼还是很多的。

就像很多人上学的时候被老师和长辈教导:你要是不努力学习,将来只能去路边卖煎饼。

于是他们努力了,谁知结果还不如路边卖煎饼的,怎么能不郁闷和迷茫呢。

这个问题的本质不是要讨论卖饼大爷与白领谁应该挣得更多,

而是讨论我们对自身能力的投资和我们劳动的付出与最终的收益是否匹配的问题。

所以就算你是年薪几十万上百万的精英和成功人士,也许同样存在被低估和贱卖的可能,

也同样会有水平不如你的人挣得钱比你多,

有人靠城中村拆迁改造,可以白天打麻将晚上数钞票,

有人靠关系揽工程,可以宝马路虎换着开,别墅好几套,

这是社会分配是否公平的问题,对所有的人都有影响,而不单是某个群体的问题,

只不过低收入的普通人更容易不满,更容易迷茫,

这些人地位普通、学历普通、能力普通、收入普通,却是社会的主体,

而且是判断国家是否富强,人民是否幸福的主体,

倒挂现象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鼓励大多数普通人积极从事更高层次工作的动力,是会出问题的。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