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后是层峦叠翠的大山,村前有水阔浪急的大河,村里街面整洁、绿树夹道,井然有序。
十八年前, 一场地震将这里变为废墟,满目疮痍。
十八年后,这里重现绿水青山,美丽依旧,一场新的经济发展变革正在上演。
1998年1月10日, 张北境内发生里氏6.2级强烈地震, 震中就位于大河乡与海流图乡之间。随着 “轰隆隆”的巨响,坝上高原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动山摇, 瞬间很多村镇房倒屋塌。处于震中位置的大河乡等三个乡的所辖村庄全部被夷为平地。突如其来的地震不仅使尚未脱贫的张北县损失惨重,而且给寒冬腊月里坝上群众的生活造成难以想像的困难。
“震后短短的两个月, 大河人在废墟中重建起自己的家园, 共建民房647间,校舍11间。” 现任大河镇武装部长的罗警帅回忆。
地震尽管毁坏了大河村人家园,但毁灭不了他们顽强的毅力和满怀的希望,浴火重生的新家园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近年来,大河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立了以“种草养牛,以种促养;退耕还林,生态兴村;提高素质,输出劳务”的发展思路,全面发展莜麦、马铃薯、亚麻、杂豆等农作物种植。2011年,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在大河村和石湾子行政村开工建设。光伏产业也成为大河村致富的新支柱。
今年, 大河村 “借力” 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挖掘村里现有的乡村建筑、景观和文化资源,打造以 “天路驿站——大河民族风情小镇”为主体的特色旅游小镇。小镇依托风电观光公园、光伏发电场、火山口遗址等旅游资源和草原天路旅游片区的地理优势,开发回、蒙、汉民族文化与民俗深度乡村体验产品, 充分展示 “天路驿站·火山人家” 等民族风情激活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 实现产业富民。 当地负责人表示,未来,大河村将坚持 “美丽乡村+旅游+扶贫”的思路,逐步以旅游业作为支撑,促进经济产业从传统转向现代,从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业转向复合型旅游业,把大河村建设成集观光、生态、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区域性旅游胜地,进而带动全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发展,实现小康目标。
秋雨后,走在大河村里,村口牌门楼上“大河村”三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也是十八年来大河村人滴水穿石精神的写照。这座废墟上新生的乡村,正在向着美丽富裕的目标前进;这里顽强拼搏的村民,正在以自己的坚韧和智慧,奔跑在建设美丽家园的康庄大道上。(实习记者孙琳 记者宋维根 摄影武殿森 张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