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单机游戏(日本战国风云(12)中间人织田有乐登场 作者:司马辽太郎)

庆长十六年,骏府的家康时年六十九岁。他除了眼睛有些花,身体没有其他异常之处。每日的射击和马术,依然分毫不落。他还对京都本愿寺来的门迹法师一本正经地说:“老夫可能异于常人,弄不好活到一百岁,都还能策马驰骋沙场呢。”家康这话其实是说给世人听的。对他而言,可能没有比健康长寿更为重要的政治课题了。一旦他死了,天下就会大变。因为这世上还有不少人期盼着丰臣政权的复辟,家康必须不断努力地打消他们这个念头才行。

这一年,丰臣时期最具文化修养、与秀吉关系密切的后阳成天退位,曾闪耀官廷的丰臣家的光辉,一时间也随之褪去。此后十五岁的儿子(后水尾天)即位。据说家康会参加新帝的登基大典。

“时隔多年,再度上京。”

家康对谋臣本多正纯说道。

“不过没必要让将军(秀忠)也跟着上洛。只消老夫这个隐居之人便可。于情于礼足矣。”

家康说道。因为德川家事实上就是日本的皇帝。实际上,当时前来参拜家康的欧洲使节,都把将军德川秀忠当成日本帝看待。家康本人也是这么想的。他私下还认为如果像秀吉当政时那样,对京都的神圣王家极尽礼遇,则势必会有损德川家的威信。所以仅他这个无牵无挂的隐居之人上京即可。但凡官中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将军就必须上京,这个恶习是到了需要改改的时候了。于是,便有了家康的这次上洛之行。既然家康要上京,那天下各路大名也自然需要跟着上京。各路大名小名,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京都的大道又恢复久违的热闹。

不过,只有一人尚未露面。

那就是距京都十三里之外的大坂城里的丰臣秀赖。他从未出过大坂城,无论官中举行怎样的仪式,他都从不出来露面。

“秀赖御所从未站在城外眺望过自己居住的大坂城。所以他连那座城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对于这个传言,家康也略有耳闻。淀殿决不愿让秀赖出城,看来那些女人坚信城外的魑魅魍魉会对秀赖不利。

庆长十年,秀忠被册封为将军之时,家康也曾经遣人去大坂要求秀赖出来谒见。

为此,大坂还闹得满城风雨。身为主人的秀赖,屈尊降贵去参加家臣德川家的册封仪式。光这点就已是尊卑倒置了。这不就等于是让丰臣家发誓臣服于德川家吗?当时淀殿愤怒不已,甚至扬言要杀了秀赖,然后跟着自尽。于是这事才就此罢休。

自那时起,又过了六年。

“上野介(本多正纯),这回可不能再手软了。你去告诉秀赖,他不出席登基仪式也罢,不过在此之前,他必须先来见见老夫。”

家康心想,就算是拽,也要把秀赖给拽出大坂城,让他到京都二条城旦来见自己。他必须用这样的方法,向全天下宣布丰臣家已经臣服于德川家了。

家康甚至说:“老夫已有相应的觉悟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秀赖还是不出城,那他即使诉诸武力也在所不惜。不过这句话也就是说说而已。家康才没有真心想要动用武力的打算。

家康在政治方面的计算能力,可谓是古今无双。他深知依靠武力消灭丰臣家,在如今的时代,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家康当了将军,不过他很快就退位,让儿子秀忠做了将军。德川幕府在形式上已经成立。但是幕府下面有不少大名是受过丰臣家恩惠的。指不定哪天就会掀起叛乱。尤其是其中最具实力的加藤清正、福岛正则二人。这二人不仅加起来拥有一百万石以上的实力,还相当念旧。特别是比起对秀赖的忠诚,他们还怀有一种感伤之情。这种感伤之情,随着两人年纪的增大而日趋加深。家康也正是因为二人在关原之战中站到了己方阵营,才大获全胜,得到了天下。就他而言,如果贸然刺激二人对秀赖所抱有的特殊情感,让事态不断扩大,最终引起天下大乱,那对只有短短十年的德川政权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目前暂时还是适可而止,只在精神上施压便可。倘若这样丰臣家就能心甘情愿地安于大名之位,或许未来无需动用武力,也可解决问题一此时的家康是这般打算的。

“中间人就让有乐殿下来担当吧。”

德川家康说道。对于召秀赖上京一事,家康是没有命令权的。所以需要有人在丰臣家与德川家之间进行斡旋。家康的意思是这件事最好是拜托已故信长的第十一个弟弟﹣织田有乐来做。原来如此,让织田家的人为丰臣家和德川家的事情奔走周旋,想来也非常有趣。

正纯先动身去了京都。抵达京城后,他不仅找了有乐帮忙,凡是有可能劝动秀赖的人,他都找了一遍。他也向丰臣家家老且元下达了命令。甚至向秀吉的未亡人北政所也拜托了此事。北政所则命令她一手提拔起来的加藤清正和福岛正则去充当说客。

战国风云

现在来说一下织田有乐这个人物。他曾经出现在关原合战政略活动的舞台上。也曾亲身披挂上阵,参与了这场战争。

但是现在他不问世事,隐居在京都南郊的院宅之中。他的宅邸所在之处,现在被人们称为“有乐町”。正纯亲自前往这所宅邸去拜访织田有乐,并拜托了此事。

“不要着急,先喝点茶吧。”

听了德川家这只老狐狸的说明后,有乐这位久经世事的老人并未轻率地作出回应,而是邀请他起身前往茶室喝茶。有乐坐到亭主之位后,俨然一位行将就木的干瘪老人。他与家康同龄,细长的眼睛,如同用薄刃雕刻出的那般锐利。人们都说他这双眼睛酷似ニ十九年前死去的兄长信长。不过说到性情和才能,这两兄弟却迥然不同。有乐善于审时度势,懂得选择适合的道路行走世间。他也没有兄长的那种英雄气概。不过热衷于茶道并且审美情趣偏好南蛮旦风格这点,倒颇有乃兄之风。

“真像冬天又回来了似的。”

有乐一边添加着炭火,一边说。庭院的积雪已开始融化,像雨点一样滴落下来。茶室里光线暗淡,让人不由得想再点上一盏灯火。有乐迟迟不提正事,让正纯变得有些焦躁,但眼下也不得不耐着性子,先跟这老头聊聊家常。

“像老夫这样上了年纪的人,无论降温还是回暖,都得顺势而为。这是我们最大的功课。”

织田有乐说。他接着又说,自己现在跟严冬腊月时一样,仍穿着厚厚的衣服。

“昨晚减了一件衣服,今天又加了一件。逞强是最不可取的。需要不断跟随气温的变化,或添加或减少衣物。”

(废话连篇。)

正纯觉得这老头让人又可气又可笑,不禁怀疑此人是否真是跟已故的信长公流着相同血液的亲兄弟。

“人年岁一高,确实需要处处小心哪。”

“骏府的殿下也如此吧?”

“的确如此。主公也是根据昼夜温差变化而增减衣物,以确保身体不受凉。”

“这样最好不过了。说来那位殿下一直对诸事都万般小心。这点倒跟老夫很像。”

“不过,主公到了放鹰捕猎的时候,就犹如壮年男子一般策马奔驰。到了夏天,主公骑马到池塘边后,会像往常一样,在马上敏捷地褪去衣衫,跳入水中畅游。”

“这点跟老夫不一样哪。”

织田有乐不禁失笑。他的笑声仿佛在说同样是具有敏锐洞察力、能看清历史潮流的两个人,竟因这么个不同之处,一个人成了天下之主,而另一个人却成了在京都享受茶事的闲人。正纯觉得老头的举动有些无聊,却依旧点头附和着。不过,这个有乐竟没有夺取天下,说起来也挺不可思议的。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