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巫晓 见习记者 张晚璐/文图
“99元钜惠华东全景”、“9.9元梦回长安3日游”、“山东半岛免费品质四日游”......不到一张车票的钱便可追求诗和远方,廉价的收费、精美的宣传图片令人心驰神往。
近日,活跃在三四线城市城乡结合部以及乡镇的廉价游生意火爆,引来不少游客参与。可是,细想,99元钱连一张普通的车票都买不了,那么商家所宣传的“华东4日游”盈利从何而来?为了省钱参加这样的旅行团真的省钱吗?
4月3日,记者参加了99元“钜惠华东全景”廉价游,4天的行程让记者大开眼界,整个行程在不同的购物点中反复。游客早出晚归,一路走马观花,游玩时间只占到行程的10%,所谓的旅游已经变成了负担。
此外,参加这种廉价游的游客多数为老年人,购物店各种“情景剧”套路游客,有人一次旅游消费数千元。
部分廉价旅行团存在年龄、地域门槛,实际收费多与宣传存在出入
“99元/人,扬州+镇江+苏沪杭白班4日游,0自费,宿3晚商务设施酒店送早,镇江西津古渡+上海夜景+周庄夜景+南浔四大夜景,无年龄限制,深度、舒适游玩。”
烟花三月下扬州,清明节假期期间,记者通过河南省鹤壁市中青国际旅行社报名了价值99元的“4日钜惠华东全景游”。旅行团详情页显示,除宣传图片提及的99元外,实际行程中还需要额外缴纳298元的必消费套餐费用,包括“6处景点门票和综合服务费”。
在与工作人员沟通时,记者获悉,与常规旅行团不同,廉价旅行团多有年龄限制,不达标者不能报名或需补交一定金额报名,年龄要求多为25、27或28周岁以上,75或70周岁以下,儿童要报名需要补钱。 聊天中,这名工作人员道出了实情:“限制年龄是为了保证旅行团内的人有消费能力,正常年龄不收费,不正常的才收费,它是按照人的上班年龄推算的,一般是26岁,差一岁都不让上团。”
关于“年龄限制”,记者在郑州某旅游百事通工作人员王先生处得知,这属于“行业潜规则”。王先生透露:“平时卡年龄不是很严格,或因清明假期,地接方(地接导游)年龄卡的非常严。” 此外,廉价游还有地域限制,以499元昆明大理丽江双飞六日游为例,河南省内的南阳/驻马店/周口/三门峡/滑县每人要贵300元。记者多方核实,究其原因,是这些地方的游客“消费能力不行”。
4月3日从安阳市出发,上车后根据记者观察,车上除了导游外,游客大多来自林州、汤阴、内黄等5地,28人的旅行团,除少量年轻人外,大部分游客在60岁以上,70多岁的老人也不在少数。
行程一直在路上,一天只休息4个小时,6岁小孩抱怨“再也不出去玩了”
99元的旅游套餐,4天的行程,记者将先后抵达江苏扬州东关街、江苏常州溧阳、浙江杭州西湖、浙江嘉兴、浙江湖州南浔古镇、上海十六铺码头、江苏苏州山塘街、苏州木渎古镇,总行程超过2500公里,一共玩6个景点,仔细算下来,记者不禁感叹:“旅游还能这么便宜”。
然而在接下来4天的行程中,一些暗藏在“廉价游”背后的“套路”逐渐显现。
4月3日,旅游大巴车受雾天影响,早上8:30从安阳出发,当晚19:30左右抵达江苏省扬州市蜀冈收费站,在扬州东关街进行40分钟的自由活动后,乘客又被大巴车拉到了130公里外的常州溧阳途窝假日酒店住宿,住宿时已经是凌晨,第二日早晨5点前集合赶往杭州西湖。为何集合时间定为5点?地接导游解释,国家明确规定凌晨两点到五点禁止旅游大巴车上路,而早在10年前,旅游大巴车为赶行程凌晨3、4点集合出发也实属正常,与此同时,西湖景区早晨八点交通管制,大巴车需要在八点前进入景区。记者粗算了一下,第一天晚上游客只能休息了4个小时。
在第一天行程结束后,记者已经隐约感受到了廉价旅行团的基调:漫长的乘车、短暂的休息,走马观花的游玩和必不可少的购物点参观。
4月4日下午,在走马观花式的游玩两个景点后,记者被拉到嘉兴市艾力斯特按摩椅工厂店参观,期间,一位该公司的销售人员透露了旅费的来源,“旅行社行为有些类似赌博,赌你可能消费,消费不了的话旅行社亏钱我们也亏钱,我们要给旅行社钱,否则怎么会白进店。”销售人员表示,详细情况他并不清楚,旅行团来自全国各地,忙时一天接待一、二十个团,消费较多的是来自浙江、湖南的游客。在嘉兴国胶堂阿胶购物点参观时,记者亦听到工作人员证实“四天旅游我们家是赞助商之一”、“开支是不够的,这个窟窿是由几个赞助商填”等话语。
旅行中,记者还发现,宣传中所谓的“商务宾馆”只是小型招待所,首日入住的双人标间有空调但不见遥控器,记者询问前台得知整个团队都不提供。同行团队范先生讲述出游经历提到,在张家界旅游时亦遇到此类情况,开空调需每晚另交20元。
4天的行程结束后,记者粗略统计,2500多公里,88个小时的旅游时间中,坐车占据近一半时间;休息,参观购物点共占据行程约四分之一时间,加上集合、等待,实际景点的游玩时间寥寥无几,每处景点停留时间约为20-60分钟。4天行程,6处景点加在一起游玩时间不超过9小时,占到整个行程的10%。
廉价游的宣传和实际执行相差甚远,雷打不动的“赶行程”给人一种永远在路上的错觉,尽管如此,宣传所称的周庄、西津古渡等景点也被取消,上海夜景亦变为日景。
在南浔古镇活动时间,汤阴籍的杨女士和女儿通电话,面对女儿“现在在哪”及“都去哪了”的问题含混许久,在旁人的提醒下才说出名称。而行程过程中,6岁小姑娘抱着妈妈抱怨:“妈妈,我再也不来这里玩了。”已比游客少了近30小时乘车时间的地接导游坦言:“接完这样的四天团,我一般要休息两天才能缓过来。”
参观购物点属必选项,商家演“情景剧”套路游客
不变的是目的,多变的是“套路”。
记者在实地体验中发现,游客每天都要被拉到各种消费地点参观,虽没有强制消费,但是游客必须要在购物点待够1.5个小时到2个小时才能走。每次要进入一个购物点之前,游客们都会先被集中于一处“上课”,由购物点的工作人员介绍产品情况,重点讲解产品功效及“可以扫描二维码查询”的优惠价格,但是整个过程游客均被告知禁止拍照录像。
记者在参观中观察到:90分钟的购物点“参观”更像是一场游客与店面的“薅羊毛”博弈,这场耐力、意志力的博弈中,游客作为商品被购物点掏钱“买”到店内,为博取游客信任,销售过程中通过免费赠送产品等“套路”让游客主动消费,以此回本或盈利。
嘉兴国胶堂阿胶博物馆“参观”期间,一名自称阿叶(音译,赵氏集团最大股东孙女)的年轻女子接待了游客,她表示该馆是爷爷的产业,此前一直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去年腊月爷爷检查出癌症晚期,她亲自接待众人是为一个“孝”字,阿叶声称当天是爷爷80岁生日,过一天少一天,询问众人是否愿意花300元请她爷爷吃个生日蛋糕。巧合的是,在这名阿叶讲述“煽情故事”的过程中,同行游客误入馆内另一展厅,里面另一位“董事长孙女阿叶”亦在讲述着她与爷爷的故事,内容如出一辙。
阿叶精湛的演技吸引了2/3的游客掏钱帮爷爷买蛋糕过生日,她慷慨表示,作为回报,要送给留下的游客礼物,所谓“扫描微信二维码能查询到”的价值198元、298元、1280元的阿胶产品,游客相继表示满意后,阿叶开始“升级套路”,对着旅游团的游客说了一句:“如果我去河南,谁愿意请我吃饭?”众人纷纷表示“愿意”。随后阿叶又说了一句:“如果我不去河南,在这里,谁愿意请我吃饭?”
一顿“感情牌”打完后,其中一名陈姓游客继掏出300元后,心甘情愿掏出了身上仅剩下的700元现金交给了阿叶。就这样,阿叶在没有卖任何产品的情况下,短短俩小时收获数千元现金。
利用“风水学”套路游客,销售人员强删游客视频
与阿胶博物馆“集中捕捞”的方式不同,桐乡红景天丝绸工厂的推销像“放长线钓大鱼”。女销售先拿出一款号称官方零售98元的方形丝巾,降价为10元引游客购买,游客购买后再将10元钱返还,名曰商家给予的广告费。之后以同样方式200元卖出定价198元的蚕丝毛毯,返还200元“广告费”;1000元卖出定价2680元的蚕丝被,并再度返还相应金额。活动最后,女销售用2000元卖出定价12800元的蚕丝四件套,当游客交下定金后却不再返还2000元广告费用,只是又送给游客一套四件套及一条蚕丝被,记者通过现场查看,这些所谓的蚕丝产品价格严重虚高。
除了演“情景剧”和“放长线钓大鱼”之外,有些商家还玩起了“风水学”来套路游客。
在苏州“玉宛堂”驼奶粉销售点,该店工作人员称“今年是牛年,有几个属相必须要消灾避邪”,辅以风水、阴阳学说推荐云南雪花银水杯,“拿着这个被大师开过光的杯子放在家中的东南角,包你一年顺遂”。说到此处,其实套路才刚刚开始,当游客准备购买这个神奇杯子的时候,销售人员话风一转称:“杯子不卖只送”,但是需要购买指定的“玉宛堂高钙驼奶益生菌胶原蛋白肽粉”套装,与此同时,这名销售人员还称:“肽粉的‘肽’字,里面又月亮和太阳,本身代表着一种和谐”。最终3名游客掏1000元购买了所谓价值8000多元的“玉宛堂高钙驼奶益生菌胶原蛋白肽粉”套装,亦有不少游客购买“驼乳钙片压片糖果”等产品。
记者在体验中发现,嘉兴国胶堂“阿胶博物馆”及苏州“玉宛堂”驼奶粉购物点明确禁止游客拍摄、录像,发现有游客拍摄“如何辨别阿胶好坏、阿胶越放越值钱不会过期”等讲解内容后,阿胶博物馆工作人员监督游客删除。
除推销产品外,销售人员对仪器部分性能及注意事项似乎并不熟悉。艾力斯特按摩椅工厂店体验期间,一名女性游客的长发搅入颈部按摩仪器中,销售人员解释“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最终剪刀剪去游客部分头发告终。
而在进入购物点之前的“上课”环节,工作人员销售过程中的多次强调的“扫描二维码查询价格”,记者调查发现,制作这样的二维码仅需二维码合成器便能实现,产品价格有几分真实犹未可知,记者查询相关企业及产品信息发现,只能查询到艾力斯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及产品信息,此外三处购物点产品信息都未能检索到。
部分低价旅游行为或得不到法律保护
这样廉价旅行团存在许久是否合理?所设置的门槛又是为何?期间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4月13日,记者向相关业内人士了解情况,河南省旅游协会滑秘书长表示,低价旅行团存在已久,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渠道是正规旅行社与景区、酒店等达成协议,类似预售模式,旅行社每年带来相应数量游客进而获取较为优惠的价格,这种低价是合理、合乎发展规律的;另一渠道是非旅行社的人打着旅游服务公司的旗号,组织部分游客购物,进而从商家获得返利,这种模式很不健康,不是正规的旅游方式,得不到旅游法的保护。
一般来说,正规旅行社可能会对偏大年龄设置界限,但对年龄小的没有限制,不正规的组织限制年龄主要是为了限制消费能力,限制地域亦然,组织者和商家达成协议带领什么样的人过去,这些人对推崇的商品一定是有潜在或后期消费能力的,严格意义上这不算正规的旅游行为,也不能称之为游客。
非正规的低价旅行团大部分不会签署旅游协议,因而也不会购买旅游意外险,存在安全隐患,正规旅行社没有此项投保就不能开展相关业务。建议报名旅行社时,第一要确认是否为正规的旅行社,第二要仔细阅读协议条款签订旅游协议,旅游中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可以此为依据寻求赔偿,得到旅游法保障,不要过分在意价格高低。
河南春屹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少春律师分析认为,旅行社与消费者之间存在服务合同关系,如果旅行社以严重超低价手段招揽客户,可能涉嫌不正当竞争,且如果旅行社在旅行途中强制游客消费、捆绑消费等行为的,则属于虚假宣传及涉嫌消费欺诈,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且构成违约。遇到上述情况,消费者有权向当地消协投诉举报,同时提醒消费者一定要与旅行社签订书面合同,以备后期纠纷时维权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