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县怎么读(宛平县辖区范围)

眼下 地安门西大街东官房儿是“妇女报”所在地 。查了查历史记载,它最早的功能是一座庙 ,称:贤良祠 ——旧时 宛平县衙署也曾在此办公 。

史载: 北京城历史上“宛平县”的设置 始于“大辽国”。挨到 明 清 两朝,这里成了“都城”,统治者便以“都城中轴线”为界,只要属于“西半拉”就统归“宛平县”管辖。


“七七事变”发生地: 卢沟桥边 宛平城

宛平县

现在的西城 (包括老宣武)丰台 海淀 石景山儿 门头沟 含昌平一部分皆为宛平县“管辖范围”。这种情况一直挨到19世纪前叶,宛平县的“顶头儿上司” 是京城“顺天府”,宛平县是它管辖之下的“最大县”

因为“宛平县”管着皇家“一亩三分地”的税收,所以在老北京流传一句歇后语“宛平的知县 —— 一年一换 ”。小小七品县令 敢跟皇上“收税”,那就是“欺君犯上”的杀头之罪啊!

皇上一摆手儿“念尔为国... 死就免了,可这官儿...您也就别当了”——皇上也会演小品。

民国时期“北伐成功”,政府迁去南京,北京改作“特别市” 称“北平”。原京师附近各县划归“河北省”,而“宛平县衙署”也从地安门西大街搬到了卢沟桥边的“拱极城”(今天的宛平城)。

“拱极城”改称“宛平城”数年后的1937年,“七七事变”就在“宛平城”下爆发—— 小小“宛平城”为此“一举成名天下知”。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 “宛平城”始建于崇祯时期(1640年)。“拱极”就是拱卫京师的“桥头堡”之意。


卢沟桥边的“宛平城”

城池不大也就二十来公顷,但 瓮城 城楼 敌楼 角楼 及城区内军营 军事官署一应俱全,因为“宛平县衙署”搬到这儿办公,所以老百姓就把叫法儿自然改成了“宛平县”和“宛平城”。

现如今,没有了“宛平县”,这个“袖珍小城”,只能称之为“宛平小城”啦...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