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看小说”早已成为人们闲暇之余的消遣。随着2003年起点中文网首创了付费模式后,这个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也搭上了“特快列车”。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易观数据发布了《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2021》(下称《白皮书》)。据统计,2020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为288.4亿元,同比增长24.5%。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越是发展得如日中天,盗版的势力也就越发猖獗,催生了“盗版网文”这个灰色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网络文学领域的盗版问题依旧不可忽视: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上升至60.28亿元。这一数字同比2019年上升了6.9%。直接经济损失规模进一步扩大。各路盗版资源横行,给网络文学带来的损失相当严重。在打击作者积极性的同时,也影响了读者的使用体验。
随着盗版网文的网站出现,在读者欣喜、商家牟利的同时,作者和原创网站也在艰难求生。有作者在网上自嘲,既希望在盗文网站上看到自己的网文,至少说明自己的文火了。但是又不喜欢在盗文网站上看到自己的网文,因为这就意味着,盗版的黑手再次降临。
很显然,充斥着内嵌广告、靠盗版软件抓取正版内容、赚取广告收益的盗文网站,谋取的是非法利益。一边是正版网文版权被高价购买,一边是作者对自己的盗文束手无策。这不禁让人深思,版权保护之路,缘何障碍重重……
01 盗版网络文学现状
此前,北京通州警方接到辖区内某科技公司报案,这家公司称,他们所运营的网络文学阅读网站被人利用“黑客”技术手段攻破,包含网站独家授权的付费小说在内的大量小说文本被盗。接到报案后,通州公安分局警务支援支队立即对线索开展调查取证工作。侦破一起利用网络手段侵犯著作权案件,刑事拘留4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30余万元。
诚然,伴随着涉案人员的落网,为盗版网文的危害又降低一分。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该盗文网站虽然已被查封倒下,但是千千万万个盗文网站正在站起来,依旧有大量盗文网站继续生存,面对这种情况的作者,会在发文前加入很多无意义的乱码、字符等,来防止盗版软件抓取。而网文平台,也在防盗一事上颇费苦功,通过反盗版专利技术,不间断查处盗版行为。但是无论哪家网文平台,都无法做到100%防盗,因此该做法,同时会伤害到了正版读者的权益,毕竟采用乱码、替换等方式防盗,十分影响阅读体验。
02 正版网络文学保护之路
在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月收入在2001-5000元的网民群体占比为32.7%,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网民群体占比为29.3%,有收入但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网民占15.3%。也就是说,在作为网文主要消费群体的网民中,有近4成网民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仅有三成网民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读者偏爱不要钱的盗文。
据某文学网站显示,该网站千字价格为几分钱,单独看这个价格确实不算昂贵,但是对于多年“老书虫”、“发烧友”来说,几千字可能只是几分钟的事,这样算下来整体价格还是稍显昂贵。同时,盗版商为了取悦读者,享受流量,会在文章发布的第一时间进行转载,甚至有的时候,盗版网站还能抢在正版网站前面,在正版内容尚未显示的时候,就更新出来全部内容了。针对于这一现象,老牌文学网站飞卢小说有一套特殊的防盗系统,该系统可根据盗版网站章节字符,自动检测盗版账户,实现精准打击,为防止抄袭提供了大数据的基础能力。
网文行业的正版版权之路少不了各方的努力,政府相关部门需不断强化行业监管,加强查处力度。还可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查盗版网站,形成更大的社会震慑力;作为网文平台,在开发防盗系统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提供优质的创作环境,为读者、为作者,提供高质量的平台,激励引导作者创作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积极主动协助网文创作者维权,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于作者而言,版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选择原创网站发布作品之外,还需提升作品质量,增强写作能力;最后,网文用户同样需要提升正版意识和版权意识,形成更健康的消费习惯。国内正版网络文学的环境,需要共同进行维护。
参考资料:
《网文打破的天花板,别又被盗版堵上了》,澎湃
《2020年中国网文盗版损失超60亿,打击盗版难在哪?》,中国新闻社
《网文盗版严重,谁来给作者们撑腰?》,光明网
《盗版付费网文供人免费阅读,4名嫌疑人被刑拘》,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