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南下的冷空气空让柳州柳州寒意袭人。然而,在广汽集团刘冬基地的自动化生产车间里,却是一派充满科技含量的热闹生产景象:几十条机械臂整齐排列,不同的冲压件被牢固地组装焊接在一起,一辆辆五菱汽车的底盘车架和车身逐渐成型。
是柳州工业的经济命脉和基础。去年以来,柳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全力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业强市三年。
努力克服汽车核心短缺、限电限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据初步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柳州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实现产值增长6%。全市预计新增监管企业202家,新引进亿元工业项目128个。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赢分析,柳州工业经济逆势上扬,主要得益于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面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增长,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传统主导产业是推动柳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2021年,柳州汽车产量预计达到189.5万辆,增长8.2%。其中,上汽通用五菱成为首家累计产销超2500万辆的民族品牌汽车企业,年产值833.2亿元,汽车产量167.2万辆,增长7.5%。东风刘琦完成产值250亿元,产量20万辆,增长11.2%。
钢铁行业方面,受2021年底市场主要钢铁行业增速放缓、能耗“双控”措施叠加、极端天气、部分地区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钢材消费量呈明显下降趋势,钢价由涨转跌,市场整体偏弱。即便如此,2021年柳钢集团仍实现产值1049.7亿元,增长18.5%,利润突破80亿元。
工程机械方面,经过连续5年的增长,2021年,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国内销量先高后低,连续8个月销量下滑,呈现行业周期性下滑趋势。在此背景下,柳工集团完成年产值348亿元,增长3.6%;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州母公司完成产值102.4亿元,增长27.5%,装载机产量3.2万台,增长27.8%。收入和产值创历史新高,装载机和推土机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同时,柳州还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量48万辆,占全国七分之一;宣动力电池一期项目投产;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建设;柳州螺蛳粉成为当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预包装柳州螺蛳粉销售收入152亿元,增长38%,年发货量突破1亿件,成为广西首个年发货量过亿件的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