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台湾馆)魔幻台湾:在妈祖庙前看钢管舞,在送葬队里看比基尼




在中国人的认知中,“庙会”是一种传统的祭祀仪式,也是小时候很受欢迎的景点。


在你的印象里,可能有30个烤肉串,50个陶瓷兔子,一大堆人摩肩接踵…


台湾馆

然而,在台湾省省人民的印象中,庙会上有一种特殊的“辣妹脱衣”表演。




(图片来自@京京京京京)


在台湾省的传统庙会中,钢管舞是十几年来新出现的“传统技艺”。


流行的电舞曲响彻寺庙,身着清凉服装的钢管舞者在妈祖面前表演热舞。大家都习惯了“庙会跳舞”。


1

边境周边妈祖:“庙会舞”重灾区”[S2/]


台湾省一年中最大的宗教活动之一是“妈祖绕境游”,又称“疯狂妈祖”。


每年3月,妈祖生日前后,台湾数百万信众跟随妈祖的轿子,来回行走340公里,环岛祈福。


“妈祖之旅”的重要性不亚于台湾省“大选”。沿途城乡都会提供免费的流水席,免费取货的摊位比马拉松休息站还要齐全。


当然,最贴心的还是在电子花车上“发福利”的钢管舞者。




(图片来自网络)


有几个地方可以看到“妈祖环游世界”的钢管秀。


在寺庙正门或侧面会设置定点舞台,供信众观看。寺庙越宏伟,前面跳钢管舞的就越热。




(图片来自网络)


《妈祖绕境》中还会有流动表演,舞团通过行走或站在钢管舞车上的方式,与“前线”队伍一起在马路上跳舞。


通常,你可以在改装的吉普车上看到一根一人高的钢管,穿着暴露的舞者站在上面一路跳舞。




(图片来自网络)


气氛到了,钢管舞者会主动走下电子花车,与观众热情互动,将节日气氛推向又一个高潮。




(图片来自网络)


火辣的姑娘们在台上翩翩起舞,台下的男信徒们在“女菩萨”们的抚慰下已经忘记了白天徒步的痛苦。


“妈祖游”的参与者多为中年男性,舞者们曼妙的舞姿伴随着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欢呼。


甚至有人会提前问下一站哪里有钢管秀,迫不及待地踏上前方漫漫长路。




(图片来自网络)


在歌舞的欢乐中,钢管舞者也能享受到diva的待遇。


他们永远是最受欢迎的庙会表演者,能把气氛炒到最热,有的甚至像地下偶像一样有自己的粉丝。


这些粉丝会骑着自行车跟在花车后面,背上挂着灯和舞者的海报。




(图片来自@京京京京京)


或许是女性经济的日益强大,一些沿路商家另辟蹊径,邀请猛男舞团在网上跳舞,试图讨好女性信徒市场。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人们只想问:钢管舞是如何进入妈祖庙的?


2

钢管舞是怎么进入妈祖庙俱乐部的?


妈祖庙会议上的钢管秀是台湾省的常态。


当地人嘲讽说,彰化南部的钢管花车比出租车还多。


在台湾省的传统习俗中,庙会一般会使用钢管舞和电子花车,尤其是道教神仙过生日的时候,除了敲鼓放鞭炮之外,还会有辣妹的热舞表演。


从早上四五点钟到晚上,有时候准备睡觉,远处就能听到庙会唱歌的声音。




台湾省“中原普渡”节是另一个钢管舞灾区。

(图片来自网络)


庙会钢管舞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但那时候都是正经的仪仗队。


台湾省社会学家张琼霞的实地调查显示,1967年,台湾第一支全女性西部乐队成立。他们面容姣好,穿着漂亮的水手服,走路步伐整齐,因此在庙会的“排队”队伍中很受欢迎。


到了70年代末,电子花车出现,成为女歌手的新舞台,卖艺不卖肉是正常的歌舞表演。




(图片来自@京京京京京)


但也是在这个时期,“快乐大家”的赌风吹了起来。


当一个赌徒赢了钱,他不得不要求剧团感谢上帝。但赌博时,他不能像妈祖一样求“正神”,只能求“负神”。同样,他也想选择“负面神”喜欢的色情表演。


电子花车上的表演从歌舞表演演变为脱衣舞,并延伸到“沈正”的祭祀仪式。




(图片来自网络)


即使在报纸上受到批评,也不能阻止色情表演在性压抑的农村流行起来。


80年代末,电子花车上歌手的服装都是三点式,很多农村姑娘为了赚钱进入这个行业。后来钢管舞应运而生。


2000年后,当地政府以“有碍风化”为由禁止了一些露骨的演出,但市场需求巨大。庙会的这一常规节目并没有就此止步,它仍然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庙会上,甚至在葬礼上也能看到钢管舞者的姿态。




17年台湾省死了一个“政客”,葬礼请了50个钢管舞的。

(图片来自@ Observer.com)


既然市场有需求,那就意味着有钱可赚。


2007年的一篇报道写道:“据业内估计,每年电子花车和钢管秀的演出可达上亿元,台湾至少有200个综艺团,会抢这块市场大饼。”


当时一次4个歌舞可以赚1500台币。月入近十万不是问题,敢脱的赚的更多。




(图片来自@京京京京京)


这笔钱是谁出的?


当然是庙会的主办者和寺庙。


台湾省一直有“牺牲”女性来取悦男性消费者的犯罪记录,很多脱衣舞娘都是穿暴露的槟榔转行的。




(图片来自@大象公会)


妈祖虽然是女神,但妈祖文化还是以男性为主。


在台湾省,妈祖庙负责人、活动协调人、神轿挑夫等关键角色也由男性扮演,而且手拿神像出巡基本上是男性信众的专属权利。


所以沿途赞助商为了吸引人气,会安排辣妹跳舞牟利。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举办妈祖庙奥运会的寺庙也将用钢管展示他们的肌肉。


在妈祖庙有一个面对面的竞争,他们都不想与其他寺庙相比。


所以每到妈祖或其他神灵的节日,寺庙都会出钱请钢管舞团来表演。气氛越是浓烈和热烈,就越说明这个庙有品牌面子。




台湾省寺庙里看起来很酷的美女。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越是搞这些鬼鬼怪,越会让人误解妈祖文化。


3

妈祖文化对台湾省省意味着什么?


妈祖的原型是宋代生活在福建沿海的莫林。她从小聪明,长大后遇到很多陌生人问路,练就了很强的水性和观察天象的能力。


湄洲湾水域有很多礁石。每当台风来临时,船只遇到危险,她就乘船出海,白天用手臂呐喊,晚上高举红灯,引导船只进港避风。


久而久之,当地人把她奉为女神,在她死后,又把她奉为海洋的守护神妈祖。




(图片来自网络)


全世界妈祖信众多达3亿人,其中台湾省妈祖信众1600多万人,寺庙5000多座。


台湾的妈祖庙有不同的名称,如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庙等。,又因各地供奉的妈祖神像来自大陆不同地区,所以有不同的名称,如梅州的“梅州马”,全州的“马文岭”,同安的“银通马”。




(图片来自网络)


妈祖信仰在台湾省如此流行,是因为她对台湾省有着特殊的意义。


台湾省人的祖先大多是从大陆移民到台湾省的,闽南人占绝大多数。


起初,台湾省水土不服、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条件相当艰苦。人们希望寻求神灵的庇护。所有的移民部落都修建了庙宇,包括保佑海上安全的妈祖。


后来随着台湾省的发展,妈祖信仰遍布全国,从海上渔民的守护神变成了大陆移民的守护神。


移民们也通过祭祀妈祖来表达思乡之情和归根之情。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台湾省几经帝国主义殖民,妈祖信仰成为民族情结。


特别是在日本占领台湾省的50年间,台湾省人利用来自祖国大陆的妈祖传统信仰,反抗日本的殖民化进程,表达不忘故乡、思念祖国的民族感情。


时至今日,信仰妈祖已经成为台湾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来自@中新。com)


所以每逢妈祖节日,例如妈祖的全国巡礼,台湾省的「政治人物」都会聚在一起,和选民打成一片。


我不知道当他们参观神社时看到妈祖庙前的钢管舞表演会有什么感受。


不知道坐在宝座上的妈祖会如何面对这场“庙会舞”。


4

文化创新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在钢管舞在妈祖庙流行之前,这种神祭是专业剧团如歌仔戏和木偶戏的舞台。


传统剧团需要向徒弟学习,剧本需要与时俱进的翻新,成本很高。演一场歌仔戏要3.5万新台币;


然而,任何外行人都可以操作电子浮子。一场钢管舞只要三五千块,气氛可能会更热闹。


被钢管秀抢先后,传统戏班的生存空正在萎缩。




(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生存,在钢管秀最出格的几年,一些剧团在表演中加入成人元素,试图挽回一点市场。还好没有绕路到最后。


无论是妈祖庙社还是传统剧团,想通过“玩花”来吸引观众,无可厚非,但文化创新是可以接地气的,不是接地气的。


与其走三条路,不如学学“电音三王子”如何正大光明地跳舞。




(图片来自@莆田旅游网)


电子音乐三王子是一种台湾省民间艺术表演,伴随着电子音乐,其中哪吒三王子雕像随着音乐起舞。


三王子的第一场演出用的是传统的锣鼓。有一次,为了吸引孩子,表演者改用了非常流行的儿歌,还加入了流行音乐,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其实最初伴随的电音和夜店文化有很大关系,但是和三王子的结合一点都不低俗。


哪吒王子是台湾省一个可爱又调皮的儿童保护者。他的演员都是年轻人,经常有新花样。


所以即使他戴着墨镜也会在庙会上蹭你的手“如果我是DJ你会爱我吗?”“不要违反。




(图片来自网络)


当许多地方的传统文化正在消亡时,电音三王子却在台湾和mainland China的部分地区蓬勃发展。


2009年,典音三王子曾出席高雄世运会开幕式,后来在上海世博会、台北花博会等大型活动中演出,在东南沿海地区也很受欢迎。


北京、厦门等城市还有电音三王子舞蹈团,不仅参加过央视综艺节目,还多次受邀出国演出。


新加坡大概是对电音三王子最欢迎的国家了。


30年前,新加坡70%的人口是道教信徒,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少到25%。台湾省典音三王子传入后,信众明显增多。




(图片来自网络)


传统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我想,只有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剔除那些鬼畜,不完全以利益为最终导向,文化创新的“花架子”才能发挥好。


否则,像“庙会跳舞”这种在女神生日时利用女性身体取悦男性信徒的“文化创新”就不应该被忽视。



引用:[/s2/]

妈祖信仰对台湾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

台湾妈祖信仰文化概述

没有钢管舞的中秋节是不完整的。

在台湾省的庙会上,性感女郎跳钢管舞的盛行威胁到传统剧团。

庙会女孩的钢管舞在台湾省很流行。

妈祖庙的前钢管舞者

台湾省为什么总有人脱衣?

百度百科三王子殿印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