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学生、家长领到课后服务的“大礼包”,不断提升人们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开学之际,中国教育电视台、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聚焦报道合肥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一起来看看。
中国教育电视台
9月1日,开学第一天。中国教育电视台现场直播连线播报安徽省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三点半”课后服务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校长崔世峰在采访中说,该校从2018年5月就探索出“弹性离校、自主点单”的服务模式,让有需求的孩子能够留得下、待得住。为了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从今年开学,学校实行“5+2”时长与“1+1”课程,5天全覆盖,每天不少2小时。另外,该校党员先锋岗设立了“爱心晚托班”,帮助解决部分学生在下午6:00后依然没人来接的问题。学校党总支发动党员干部采取轮值机制陪护孩子,真正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光明日报
新的学期已经到来,“双减”政策会让中小学生卸下过重的课业“包袱”,天文馆、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益性场所也将集聚更多的人气。那么,这些场馆能否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健康成长的天地?社会力量携手学校共同丰富课后服务,路又在何方?《光明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关注合肥和平小学第二小学少年宫的课后服务。
新华社
随着新学期开学,合肥市全面落实“5+2”模式,打造多彩课后服务,满足家长和学生们的需求。新华社记者聚焦报道合肥市望湖小学洞庭湖路校区、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三小学开展的阅读、绘画、轮滑等兴趣课程。
安徽经视《第一时间》
从9月份开始,备受家长关注的5+2课后托管服务正式启动,在双减政策下,课后托管服务相较之前有哪些新的变化呢?安徽经视《第一时间》的记者对托管服务首日的情况进行了探访。
各校全面保障
服务方式创新
活动丰富多彩
为合肥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