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一分钱就能赚到钱(一分钱不花收购3家企业,市值瞬间飙升9倍,这种资本运作太烧脑)

重要提示:

本文为北大著名资本运营专家,房西苑老师新课《企业并购与重组》第八讲文字精选,视频更详细,需要看视频请点击下面链接移步专栏


讲一个真实的投资并购案,民企并购中字头国企,为了避免误会,以下都用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先说背景。

案子发生在国退民进时期,很多国企为了搞活经济,积极引入民企资本。

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只是不同时期的战略选择,前者为了激发经济活力,后者为了维护经济稳定,无关对错。现如今,稳定大于一切,当然选择国进民退了。


再说说案子的主人公。

A公司:项目公司大股东,中字头的国有企业。

B公司:项目公司二股东,高科技民营企业。

C公司:国企,因经营不善濒于破产,拥有该项目某环节的特许经营权,资产将近2450万元。

D公司:留学生办的高科技企业,拥有关键技术,其专利技术无形资产评估值约1450元。

V公司:风险投资机构


各方需求:

A公司:在保证国有资产增值的前提下逐步退出竞争性行业。

B公司:通过资产兼并获得项目公司控股权,同时保留中字头,未来海外上市。

C公司:在国有资产保值前提下退出。

D公司:不熟悉国内市场,有意借船上市。

V公司:投资国内高科技企业,然后在海外借壳上市后退出。


接下来,开始眼花缭乱的投资并购表演。

并购前,项目公司注册资金800万,A公司投480万占60%,B公司投320万占40%。

按一块钱一股计算,A公司持有480万股,B公司持有320万股。

经友好协商,A公司同意在股权比例不低于7%情况下,可以让重组后的公司沿用原中字头名称。


第一步,注册壳公司

B公司老板在开曼群岛注册一家壳公司——发行4000万股的K公司。

众所周知,开曼群岛是免税岛,不用交所得税,注册一个壳公司,可以无限发行股票。

风险投资V公司,支付4800万,以4元一股价格购买K公司1200万股。

投资完成后,K公司的股权变为:

B公司老板占股70%,V公司占股30%。

预留15%股份,作为团队骨干和有关人士股权池。

完成这个动作,K公司的股权变成:

B公司老板55%,V公司30%,股权池15%。


第二步,增发。

项目公司增发475万股,以每股4元的价格出售给K公司,获得增资款1900万元。

老股东的股权被稀释,项目股权结构变为:

A公司37.65%,B公司25.1%,K公司37.25%。

增发完成后,表面看A公司还是第一大股东,实际上控股权已经发生转移。

B公司拥有的投票权变成:

25.1%+37.25%=62.35%

项目公司的增产增值了:

总股本变为:800+475=1275万股;

总市值变为:1275X4元,共计5100万元;

股本金变为:800+1900=2700万元。


第三步,并购。

项目公司出资1250万收购C公司51%的股权,取得控股权,拿到特许经营授权。

增发200万股加650万元现金,总计1450万元整体收购D公司。

随着D公司进入,股权结构变为:

A公司32.25%,B公司21.7%,D公司13.6%,K公司32.2%。

项目公司的增产又增值了:

总股本变为:1275+200=1475万股。

总市值变为:1475X4元,共计5900万元。

网上一分钱没有怎么赚钱


第四步,股权转让。

K公司出资1400万元,以每股4元价格购买A公司在项目公司的350万股。

股本结构又发生了如下变更:

A公司:480-350=130万股

B公司:320万股;

D公司:200万股;

K公司:475+350=825万股

股权转让是两个股东间的自发购买行为,对其他股东不造成稀释结果。

此时的股权比例变更为:

A公司8.8%,B公司21.7%,D公司13.6%,K公司56.9%。


最后一步,取得控股权。

算一下K公司的账面余额:

投入4800万, 第一次增发花了1900万,购买A公司股权1400万,还剩1500万。

剩下的1500万也要投干净。

项目公司继续增资370万股,每股4元,正好1500万元。

经过最后一轮稀释,项目公司的股权比例变更为:

A公司7%,B公司17%,D公司11%,K公司65%。


算一下项目公司的总资产:

总股本变为:1475万股加上最后增发的375万股,共计1850万股;

总市值变为:1850万股乘以4元,共计7400万元。


结果,经过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B公司老板顺利达成目的。

国有资产留在盘子里的增值了,揣在口袋里的也增值了,走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