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猛增,两极分化——“2021网络货运平台Top10”榜单分析(交易平台排行榜)

本报记者/隋秀勇



如果说2020年是因为《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实施而被称为“网络货运元年”,那么随着网络货运平台的陆续上市,2021年可以定义为“网络货运上市元年”。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网络货运的发展,树立标杆平台,《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今年再次启动了“网络货运平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调研工作。通过一个多月的走访、调研、征集和讨论,30余家行业领先的在线货运平台最终进入“2021年在线货运平台Top10”候选名单。在对比分析这些平台的GTV(平台交易额)、货运量、营收、运力规模等几个数据指标的基础上(主要基于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计算出各自的综合得分,并根据该得分确定了“2021年网络货运平台Top10”榜单,于11月15日发布。



数量快速增长,整合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网上货运的全面放开,企业申报意愿强烈,因为这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平台经济的战略,符合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降本增效的政策导向,迎合了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诉求。

传统第三方物流企业结合一定的互联网能力进行内部平台化;互联网技术领先的科技公司凭借R&D实力,构建了全新的网络货运运营模式;加上制造企业和供应链企业的加入,在线货运平台的数量迅速增加——从2020年的800多家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近1300家。

随着货运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整合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培育大型货运组织者,整合众多小而散的个体运输者,实现分散货主和运输资源的集约化组织,进而促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调查,平台的货运量和运力规模都在快速扩张。

首先,从运力规模来看,网络货运平台2021年位列Top10榜单,运力百万,占比50%。与2020年Top10榜单相比,运能规模虽然没有发生量级上的变化,但数量进一步增加,增加的多为10万。可以看出,网络货运平台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运力整合已经基本完成,不会出现跨越式增长。

第二,从货量来看,在Top10榜单中,年交易量1亿吨的企业数量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扩大,1000万吨以上的占90%。此外,今年前10名中的在线货运平台全年(预计)货运量、GTV和收入将有所增长,但幅度不大。

易平台

第三,从营收来看,线上商品平台GTV和交易量的进一步扩大,直接导致平台营收的相应增长。2021年光荣Top10榜单上的在线货运平台,约占数百亿营收的70%。

两级分化严重,实际运营比例偏低

根据“2021年在线货运平台Top10”榜单中企业的数据,2020年一直延续的一份榜单Top10的明显特征是两极分化依然严重。换句话说,列表开头和结尾的平台上的单个指标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单从容量规模和交易量来看,前两家平台公司的差距已经从2020年的最高缩小到几百倍,但今年仍然有几十倍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放大到整个网络货运行业,两极分化现象尤为严重。除了平台本身的规模,两级分化现象严重还有三个原因。

一、与所载货物种类有关。部分企业定位于大宗商品物流网络的货运平台,在“交易额”这一单项指标上有一定优势。

第二,跟客户规模和所在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有关。有些企业服务于电子商务行业,主要客户是电商客户。这类平台的“服务企业数”比较亮眼,客户数基本在万人以上。以长久集团的长久智能交通平台为例。作为一家4A级网络货运平台,只为15家主机厂提供汽车物流服务,但在细分领域的占比相对尚可。

三是获得网络货运资质的企业实际投入运营的比例不高。参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本次调查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内近1300家线上货运平台中,真正投入运营的比例不超过50%。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企业为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而申请网上货运资质,不具备数字化运营能力;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发展网上货运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具备运营网上货运平台的能力。虽然聘请了专业公司搭建技术平台,但缺乏物流供应链技术和相关配套解决方案,会导致运营中出现很多问题,包括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不符合要求。此外,《暂行办法》将网上货运的资质审批下放到区县,也降低了申请难度。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至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网络货运运行监测数据显示,983家企业(不含分支机构)中,有221家未上传文件;在上传文件的762家企业中,部分企业仍未按要求上传全部文件。

拓展增值服务,提升业务协同能力

随着《暂行办法》今年年底到期,交通运输部决定对《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将涉及“进一步完善网络货运准入退出机制”和“完善网络货运监督检查制度”。这说明交通运输部已经注意到行业内良莠不齐,甚至劣币驱逐良币,发出了加强网络货运监管的信号。

未来,在政府的强力监管和数字化发展下,线上货运会更加规范。该平台将以数字化技术有效解决传统物流差散低效等问题,多方整合运输资源,实现集约化发展。政府将利用前沿技术对企业进行数字化监管,整顿市场防止数据造假,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线上货运平台着眼于物流行业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延伸服务链条,通过数字化手段不断优化和控制客户的运营成本,有效促进了各业务角色的高效协同运作。

以Top10榜单中的路哥为例,其针对商业、流通、制造等货主物流管理需求开发的解决方案途仕宝,具有电子运单自动分发和操作、货物运输在途监控、运单异常智能报警、数据报表自动生成等功能优势。

其核心价值在于:第一,协同工作。多角色协同管理,通过系统实时协同,打造零成本高效沟通;二是系统对接。通过系统间的无缝连接,实现运单的在线自动流转,减少繁琐的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是数据应用。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帮助企业及时准确地发现和分析问题,为进一步改进服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第四是服务能力。系统连接发货和到达前短信提醒,有效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五是载体管理。可以实现及时送达率、及时送达率、及时到达率等智能统计报表,有效对承运商进行量化考核和管理。

《暂行办法》实施两年来,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数字化转型整体进程加快,基本达到政策预期。随着《暂行办法》的修订完成,网上货运将进入下半场。平台需要围绕数字化这个核心,同时在降本增效、保障运输安全、保证税收遵从等方面做出努力。同时延伸服务链条,拓展增值服务,提升数字运能协同,将迎来新的发展空。(本文发表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21年第22期封面)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21年第22期封面)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