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南沙区获悉,南沙开发区人才发展局使用数字人民币为该区10名高层次人才兑现落户补贴,成为全国首例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人才奖励补贴的案例。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定制化、个性化人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具有“支付即结算”、便捷、安全的特点。在助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提升货币和支付体系运行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高层次人才拿到数字人民币补贴后,会尽快去创想湾进行消费体验。
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数字人民币试点研发工作座谈会,新增广州等城市为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南沙率先推广了各方面的应用场景。在南沙区财政局、南沙开发区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南沙开发区人才发展局、中国工商银行广东自贸区南沙支行加强政银互动,克服时间紧、缺乏经验借鉴等困难,及时协调解决开通公共电子钱包、确定分配流程等工作,并派员主动帮助人才开通个人电子钱包。通常需要两三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一系列程序的审批被压缩到半天内完成,保证了数字人民币形式的人才奖励补贴的顺利发放,也成为数字人民币在南沙政府财政的首个应用场景。
“补贴资金以数字人民币的形式发放,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的功能实现补贴的定向发放,有效防范资金发放终端可能存在的拦截风险;同时,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特性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用户的隐私。下一步,我们将及时总结试点经验,适时推进数字人民币在南沙人才激励补贴中的更广泛应用,为人才提供更有保障、更有回报的激励补贴领取方式,不断优化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南沙开发区人才发展局负责同志说。
获得数字人民币人才补贴的10位高层次人才,除了mainland China人才外,还包括港澳人才,说明港澳人士在南沙也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他们纷纷表示,这样发放补贴,新颖、直观、高效、安全。广州高等技术学院孟海林博士在获得数字人民币的资助后,也第一次去创想湾体验消费。
为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务,一直是南沙的目标。南沙是国家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国际人才特区。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粤港澳人才协同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南沙加强人才创新创业激励,累计发放人才奖励补贴约18亿元,惠及约5万人。加大对人才的金融支持,成立国际人才金融服务中心,发放“人才贷款”总额超16亿元。加强人才知识产权保护,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平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平台,在11个重点产业园区设立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工作站,为人才提供“无障碍”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
此外,南沙还建设了“大湾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大湾区(粤)国际人才驿站”等一批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了“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落户补贴”的住房保障体系。实施了优悦卡、广州人才绿卡、南沙人才卡的服务保障,引进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执信中学南沙校区。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刘世强
【作者】刘世强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