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哆啦a梦:伴我同行2》(以下简称《伴我同行2》)与《最后的伴我同行》(2014)之间的时间间隔足够让这部经典漫画/系列(哆啦a梦漫画最初在杂志小学1-4年级连载)的目标观众走完整个小学阶段。
《伴我同行2》海报
在《伴我同行》大获成功之后,续集的创作战线拖了这么久,可能是因为导演和编剧始终无法确定《伴我同行》作为一部连续剧的剧情和情感到底该如何定位。当然,《伴我同行2》并不尽如人意,但态度的诚恳却能让观众原谅电影剧情的不自然衔接。电影可能不会让成年观众“回到童年”,但对孩子来说是很好的爱情教育。
作为50周年作品,《伴我同行2》对于读者和观众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这部电影可以算是重拍,也可以算是新故事。读过45卷本《哆啦a梦》的读者很容易找到短篇大作的影子,比如《奶奶的回忆》、《我出生的那一天》、《雪山罗曼史》、《离开静香》。
前两个小故事的情节基本原封不动的进入了《伴我同行2》,后两个小故事的情节被抛弃,但情节主题成为了《伴我同行2》的主要情节主线——然后嵌套进了《哆啦a梦》长故事中使用的莫比乌斯环时间空。《伴我同行2》的剧本试图在90分钟的时间内同时缝进亲情和爱情两条感情线,还加入了一定的冒险情节。相比《伴我同行》这种偏重友情的作品,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文艺理论中强调的“凤头豹尾五花肉”,做到了《伴我同行2——电影开篇和结尾》中的“凤头”和“豹尾”,基本忠于原文,也是最感人或者说最“催人泪下”的。电影中间的原著情节,被编剧“自由发挥”,难免有些平庸。——不得不感慨,藤子·F·不二雄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是一流的共情人,是漫画作家中的言情大师。《伴我同行2》虽然只学到了六七成的技巧,足够用了,但离观众心目中理想的家庭片还是有一段距离。
《伴我同行2》剧照
其实《哆啦a梦》的45卷短作和藤子·F·不二雄画的17卷长作可以算是两个系列的粉丝作品,在人物设定上也有不小的区别。这个长篇故事是一个典型的英雄传说。在类似时期的西方文学中,或许纳尼亚传奇系列可以作为参考,讲述主角群体的冒险经历。短篇是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的漫画,加入了科幻元素,以幽默和轻松为主。
《伴我同行2》剧照
哆啦a梦的短篇作品曾经最吸引读者和观众,无疑是哆啦a梦的精彩道具。但由于目标受众是中低年级小学生的连载漫画,《哆啦a梦》最初的定位是儿童文学,所以故事始终是以小学生的视角讲述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情感。即使有很多通过大雄和静香的“爱情”来讲故事的短篇,也要尽量避免被代入成年人的位置:两人的相处模式更接近过家家。《雪山罗曼史》和《离开静香》讲的是“未来”的故事,但这种创作态度还是作者坚持的。成年观众可能会觉得《浪漫》太幼稚,但藤子·F·不二雄无疑认为这种幼稚的童心是最可贵的。
《伴我同行2》继承了藤子·F·不二雄的纯真浪漫。电影寻找爱与被爱的理由,找到的理由简单却感人。《奶奶的回忆》和《我出生的那一天》这两个故事,强调的是亲人之间无条件的支持、包容和爱;《逃婚》的原著情节试图为普通人的爱情找到同样闪亮的支撑条件,比如坚定、刚毅。
插科打诨短篇中的大雄,有着常人常见的贪婪和妄想。长篇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要经历一系列的冒险和考验,才能证明自己天性中勇敢善良的价值。《伴我同行2》配不上足够的跌宕起伏和波澜壮阔的桥段。灵魂交换和灵魂失忆的原著情节不够深刻,无法将人物置于绝境,这也是电影中间情节强度和情感强度崩塌的原因。但是《与我同行2》想要说服观众理解接受的男女情感关系是成立的,值得追求。
《伴我同行2》剧照
对婚姻生活的向往和对婚姻生活的恐惧构成了现代人感情生活矛盾的两面。朱莉娅·罗伯茨的都市轻喜剧《落跑的新娘》发展了“落跑的婚姻”的叙事类型,其背后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伴我同行2》的“逃婚”叙事更为复杂,因为它挑战了东西方文化中“男强女弱”的传统婚姻组合观念。《雪山罗曼史》作为一部著名的短篇小说,在读者中引起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也是因为不是所有的读者都能接受“穷小子-女神”的角色关系设定——除非加上“不要欺负小穷人”的剧本。
在对传统文本的改造和重新解读上,另一部动画电影《白蛇传》给出的思路或许更值得借鉴:徐贤不再是被感恩的对象,也不再是一个虚弱但无用的老人;就拿梅绮的情况来说,不仅仅是来自女方单方面的施舍,而是双方共同运作的结果。《伴我同行2》中,静香面容模糊,成为婚礼上被动的侍者,可能会让影片的女性观众稍有不满;但影片却极力为大雄“加戏”,以此来扭转短篇小说中读者和观众对大雄的固有印象,确立大雄与静香关系的合理性。创意策略是合乎逻辑的。
《伴我同行2》剧照
观众愿意相信基于血缘关系的爱情可以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但是很难让观众相信成年人的爱情和婚姻也可以来源于精神上的和谐和相互欣赏,而不是必须由物质意义上的补充。即使对于纯爱小说/电影的创作者来说,挑战也是数不胜数的。
《伴我同行2》的故事或许并不精彩,但大雄在婚礼上的发言却写得极其精彩,可以帮助观众有效地建立对片中一对情侣爱情生活的信心。这种自信也是电影创作团队希望帮助观众在银幕外生活中建立的:爱是美德,付出,进取的态度,追求完美。
《伴我同行2》剧照
从特效电影追求“好看”,从励志电影追求“燃”,从喜剧追求“搞笑”,从情感追求“哭”。《伴我同行2》中祖孙之间的亲情,让人想起一句老话,“子欲养而亲不待”;夫妻之爱,也让人想到“生死之婚,富贵之言,与子偕老”。和孩子牵手,和他们一起变老。“且取影片之意,可怜眼前之人。”《伴我同行2》,就是“哭”,给观众上了一堂爱的课。
本期编辑周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