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侃
1.
作为一个湖州人,从长枕形粽子这种小吃,我以为全世界的粽子都是这样的。直到我在杭州上大学,给朋友带饺子,才知道只有我们湖州的饺子是这样包的。我一开始很羞愧,因为我和别人不一样。好在朋友们都很喜欢,甚至总是让我带给他们。在他们看来,湖州粽子和四方粽子不一样,外形细长,嘴里有馅,尤其是豆沙粽子,不油腻,爽口,我也渐渐以此为荣。
不仅仅是朋友的肯定而骄傲。后来才发现,原来带粽子的不止是我,还有新白娘子传奇里的保安堂掌柜。他是湖州人。他回家过端午节。当他回来时,他带了饺子,这是徐贤和他妻子的特产。
“我们湖州的粽子和宜兴的一样有名,”店主说。徐贤马上回答:“好,那就去吧,快点回来!”
金庸虽然是嘉兴人,但更喜欢湖州水饺。在《鹿山公爵》中,他称赞“粽子是用粽子裹着的,韦小宝很难偷吃到原米,但他总会在粽子的一角挤出一些米粒来尝一尝”。韦小宝还说:“这就像湖州粽子,味道真好”。
孙露在《乡恋》中写湖州粽子:“湖州粽子分甜咸两种,甜的是肥的、细的豆沙。这种甜甜的粽子最难包,豆沙附近的米饭会不熟。所以用豆沙包一种甜粽子,一定要先用净油把豆沙网好,这样就不会有不熟的问题。至于咸水饺,火腿、腊肉可以双包,也可以分包。只要是湖州粽子,都要用铲子包好,平头,凸头。也可以说是湖州粽子的特殊标志。湖州粽子最讲究火候,肉烂,渗透均匀。同时,粽子叶的选择也很精致。特别是,最好使用青色的新竹叶制作汤圆。吃的时候还有一股清远的清香。”
都是香,就像湖州人的性格。
2.
湖州粽子最出名的是它的老板。
诞生于1887年的朱老大,是一种老式的枕饺,被列入非物质名录。它也是湖州的“四大名点”之一(朱老大粽子、周升记馄饨、丁莲芳张骞包子、镇远玫瑰花糖)。
除了坚实可口,在一百多年前,它还有一个独特的秘密:三伏天可以保存七天以上。
当时在茶店当服务员的朱光超,17岁就已经熟悉了茶饼的制作技艺,在茶界的少爷们中算是佼佼者了。门户独立后,首创的“火烧肉饺子”和“猪油洗沙饺子”吸引了无数人效仿。随后,所有的光潮都独辟蹊径,把Si 空惯有的三角饺子,塑造成了四角饺子,枕着细长的枕头。
这种塑形不仅仅是外观上的改变,更多的是考虑到食物本身,受热均匀,不易被吃掉,每一口都有馅料。这种变化一直延续到现在。
上世纪初,最大的粽子是在彩凤芳瑞园珠宝店,也就是现在的湖州大厦前。然后在清平巷,政府庙(城隍庙)前,开了老大的粽子茶叶店。
3.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在人们走在离湖州府不远的衣服街角。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总能被开着的橱窗里饺子小姐们忙着包饺子的场景所吸引。
“宗娘”是对包粽子的工人的尊称,不分性别。以前人们都有自己的粽子作坊,而且大多是女性。而且在吴侬软语湖州话里叫“娘”,软软糯糯的,所以“宗娘”这个名字就流传下来了。
头巾、口罩、手套和围裙。每个人都武装到了牙齿。桌子上摆着包粽子需要的原料:香香的粽子叶,腌制的黑猪肉,肥肉。还有一个称重机。包好馅后,宗娘会在称重机上称重,符合标准的粽子才算合格,可以包装。
一个合格的枕饺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不漏。其次,要裹紧。然后,线要缠绕均匀。一个饺子有九条线,但不是一条。更何况湖州粽子是用高山芦苇做的,质地柔韧,叶子宽大。
然而,叶子一面光滑,一面粗糙。包抱枕饺子的时候要把头发面朝外,特别伤手。包久了,饺子馆小姐们的指纹也渐渐被抹平了。每一件都要手工制作,一点都不容易。
朱老粽子有四种不同尺寸,分别是100、130、170、200克,店家一般卖130克。按照行业标准,一分钟可以包4-5个粽子。枕形饺子难度稍大,一般三个多一点,重量误差不差1g。
“预消费”是老板们转型后的变化之一。早些年,人们在家里包粽子,放在小篮子里,在街上卖。后来工厂流水线完成,送到店里;现在,工厂把原料送到店里,饺子就地包好,然后煮熟。顾客不仅能看到饺子的包法,还知道自己吃的是新鲜的饺子,物有所值。
为什么这么说?
13元的五花肉,7元的经典沙洗,9元的蛋黄肉馅粽子,其他大粽子都不便宜。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让消费者知道里面是什么。
黑猪肉,老亨和最贵的酱油,东北一级糯米,都是五花肉饺子的固体馅料。
沙饺的馅料比例是43%,真的是馅料。
实物要看,也是设置开窗的初衷之一。这样的店现在占了一半以上(主要在湖州的22家店包括7家高速路店,其中15家开着窗户)。
4.
在此之前,和很多老牌国产品牌一样,大佬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家族继承人对“老字号”不感兴趣,即使工匠们坚持,也不合市场胃口。消费者也有点厌倦了粽子的味道。
将老字号改革的是80后夏红梅女士。
在她看来,老字号之所以面临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能把握好“历史包袱”和“现代创新”之间的平衡。
老字号有老百姓生活的基础,不能轻易脱离原有的基础,作为全新品牌也不能太新。稳中求进才能有一定的增长。
挖掘历史,优化品牌,利用电商,升级营销。新零售场景下,夏红梅推出了“复兴枕饺计划”。
从传统的10种口味到现在的80种口味,不同口味的饺子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做成不同的产品。比如走“茶经李宗”和“一号礼”的高端路线,前者结合了茶和粽子,具有浓郁的湖州地方文化特色;后者借用了民国政治家陈立夫“粽子状元”的赞誉——因此,随着高考、中考的到来,6月成了粽子的旺季。
还有“万物经典”礼盒,用了“朱”字的谐音。一切顺利,一切顺利,一切顺利...送粽子,求侥幸,很快就击中了人们的心理。
“郭超系列”是联合付款。这两年老板们的联名是超级文和友、蔚来汽车、陶陶居餐厅等。,都是通过双方的故事和实力来卖的,所谓的分享和借用。
5.
六月是粽子的旺季。除了上面提到的“高粽子”,还有端午节,一个粽子的节日。
夏红梅说:“平时一个月卖两三百万,6月份就十几亿,特别有爆发力。”大家都在加班赶货。但宗娘这个行业有一定的专业性,很难招到临时工,也不利于管理。夏红梅干脆把它们养了半年。干完这几天,大家都回家休息,拿底薪。
但在整个过程中,让夏红梅欣喜的是,其实年轻人并没有那么排斥老品牌,只是不能只是百年前的样子。如果他们有价值,有闪光点,还是发自内心的很骄傲,觉得“配得上我”。
6.
端午节前,先说湖州本地人常买的另一个粽子品牌国芳。成立于1980年的国芳和大佬们最大的区别就是“便宜”。本地人住的时候不讲究包装和名气。负担能力是普通人生活的标准。
小时候,我妈接我放学回家的时候,我在桥下一个很简陋的国芳粽子摊位上拿了一些粽子——一个摊位,其实就是一个自己装粽子的泡泡盒。因为父亲是夜班编辑,粽子既合他意又饿。有时候自己买,周日一次买10个,准备下周的宵夜,每天两个,正好是5个工作日。
奇怪的是,我成年后总是注意吃太多的水。我其实发现,把粽子当宵夜吃了这么多年,父亲既没有肠胃不适,也没有发胖。只能归结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近年来,国芳粽子也进行了大量的创新,粽子的品种也远非唐所描绘的那个时代只有“咸和甜”。在国芳粽子里,还可以吃到绿豆、玉米香肠粽子、米米粽子、排骨粽子。有一次,我买了一个全脂的粽子,虽然一直不明白味道这么重。
(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jdl_2020@163.com;鸟瞰蒋,作家、媒体人,《别住在山里》、《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等作者。)
编辑:徐颖
校对: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