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风景作文
情境,即设置一个情境,让考生根据相应的要求进行写作。
情境作文来源于素材作文,但又不同于一般素材作文。作文是命题人提供一些现成的材料,并对考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提出一定要求的一种作文考试形式。大部分要求是记叙文或者议论文。情境作文是根据特定的情境或一定的场景、情境,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文体。这种作文形式对培养学生的描写、叙述和抒情能力,特别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境作文主要有三种形式:补充型情境作文、唤起型情境作文和任务驱动型情境作文。它的写作内容和风格比材料作文更丰富多样,可以延续、扩展、补充、改写、模仿(材料作文不行)。其开放性大于物质构成,其情境性强于物质构成。
情境写作的基本点是围绕情境讲故事。写作的总体思路是:解读情境,联系生活,联想情境,再现情境,丰富情境。下面,我们一起走进2018年湖北恩施卷中考情景作文。
显示问题类型
性表达(50分)
请以“手机铃声”为题,用任何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600,没有真实的地名、校名和可能泄露考生本人信息的名称。
思维引导
本论述题的生活化体系体现了情境化、生活化、开放性命题组的命题追求。
命题作文《手机响了》是主谓短语,具有很强的情景特征,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生活场景,每个考生都可以进行扣题和写作,同时可以区分各个层次考生的写作水平。考生可以写自己与“电话响了”相关的生活(人、事、情、理)。选材的内容和范围也很开放:手机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手机的声音可以是电话、短信、QQ、微信、歌曲、按键音、游戏音、摔音等。手机铃声响起的时间可以是清晨、白天、深夜,也可以是上课、集合、睡觉等时候。手机响的地方可以是教室、宿舍、家里、小区、会议室、办公室、考场等。手机响的原因可能是亲朋好友沟通信息,交流感情之类的。可以写电话铃响前的人和事,电话铃响后的人和事,评论某个场景“电话铃响”的现象和事件。考生可以与之交往,筛选出与之相关的人、事、情、理,能有见地,最能激发灵感。
写作思路一:通过描写一位长辈使用“手机”、直板手机、翻盖手机、智能手机的不同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化。
写作思路二:通过描写“我”和一个亲人通过手机报信息、交流思想、联络感情的过往片段,表达我们的牵挂和怀念。
写作思路三:通过介绍不同代、不同风格手机的发展演变历史,反映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
写作思路四:列举集会、上课、考试等时候不应该有手机铃声的现象。,分析原因和危害,提出解决方案,写议论文。
写作思路五:人们在写一个聚会的时候,听到手机响了,就拿出手机尽情阅读,而忽略了亲朋好友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引发人们思考手机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是起到了反向作用。
写作思路六:通过写一个虚构的故事,作者接到他(她)笔下人物(原型)的电话,要求作者隐藏自己的污点,被作者拒绝,反映人性的弱点。
胜一
手机响了
文本/一个候选人
我多么想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千里之外传来,我多么想看到你发自内心的一句话。
——题词
我很久没去过我的家乡了。因为那里没人住,所以我的家乡只是一个空摇摆的房子。
手机刚起步的时候,奶奶也买过一个。因为我们在外地不能经常回去看她,为了方便和我们通话,她买了一部手机。
当我第一次看到她笨拙地按着老人电话上的按键时,一丝伤感涌上心头。我把小板凳搬到她身边,开始手把手教她。不知道是我的“老师”不称职,还是我奶奶的“学生”不懂。半天过去了,她还是没学会。这件事会不了了之。
有一天,我的手机突然响了。陌生的号码,却传来一个沧桑而熟悉的声音:“你好,孙女,你猜我是谁?”我笑了:“奶奶!除了你,还有谁会叫我孙女,还有谁是我最亲爱的奶奶?”我们都笑了。
奶奶还是那么健谈。不一会儿,我就了解了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你什么时候回来?树上的李子都要掉光了。不回来就没东西吃了!”我的目光正好落在我妈刚从超市买的一袋李子上。“好的,我周末会回来。一定要回来!”我几乎抑制不住我沙哑的声音。的确,我已经半年没回老家了,也不知道电话那头的奶奶头发是不是全白了。
周末回到老家,看着白发苍苍、瘦骨嶙峋的奶奶靠在门口,眼里不禁溢出激动又略带伤感的泪水。
从那以后,我和奶奶就一直用手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我不知道奶奶是怎么学会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的。
当我失落、难过、心烦或沮丧的时候,只要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它总能为我驱散乌云。
奶奶走了!安静。直到那一天,所有的谜团才被揭开。邻居张博说:“你的祖母为了学会使用手机,吃了很多苦。我教了她半个月,她天天出汗,还说要早点学会叫孙女!”
我在我奶奶的床边找到了老人机。键盘上的数字和字母模糊不清,旁边放着一副老花镜和一本新华字典。这时候我终于明白了奶奶学手机的原因和艰辛,也终于明白了死去的人再也不会来了。
夜里,泪水沾湿了枕头,在床头,有接收信息的提示。
评论者说:
这篇文章与《电话响了》密切相关,描述了“我”教奶奶使用电话却失败、奶奶在痛苦中学会使用电话、奶奶一直用电话与“我”保持联系的过往插曲,凸显了奶奶与“我”之间的深厚感情。语言朴实流畅,情感真挚动人。键盘上模糊的数字和字母,床头的老花镜,新华字典般的细节,让读者产生共鸣,唤醒人们的感恩之心。以题字开头提示下面,中间设置“奶奶怎么学会用手机”的悬念,结尾留下无尽的想象空,耐人寻味。
桐田胜治
手机响了
文本/一个候选人
春天的蚕会一直织到死,每晚蜡烛都会把灯芯抽干。这两首诗以教师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而闻名。老师是我们的向导,是我们的太阳,是我们的第二个父母……但老师也会犯错。这应该如何看待?
语文课的流星雨
“白露是霜。所谓“彝人”在水一方……”我们沉浸在《剑甲》这首诗里,想象着美丽动人的“彝人”。
“双子座流星雨补天前,先点……”语文老师慌忙掏出手机,跑到阳台上接起电话。而我们,却没有沉浸在古诗词里,也不再想象“伊人”的样子。而是开始讨论这首歌,歌手是谁,是哪部电视剧主题曲。两个学生差点为此吵起来。
过了一会儿,老师走进教室,看到我们这么吵,就开始了她的教学。我们下面只有“哑巴吃黄连,分不清苦不苦”了!
苦,真的都是我们的错吗?
数学课上的苹果铃
“好了,同学们,我们把A设为X,B设为10x……”数学老师正在讲台上讲一道很难的二次函数题。突然“铿锵铿锵铿锵铿锵铿锵铿锵铿锵……”数学老师的苹果手机响了,瞬间把我们拉出了美妙的数学世界。虽然数学老师很快关了铃,但是我们的思考还是被打断了。几个爱研究手机的同学在猜测数学老师用的是哪个苹果,窃窃私语说苹果出了几款新手机。
对此我深感无奈。这样怎么学习发展?唉,我只希望我们以后考不上。别怪我们不努力。
物理课筷子声
物理是初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所以我们非常重视。我们非常尊敬我们的物理老师,因为他知识渊博,和蔼可亲。
“这个电流表和电压表不能同时装在这个电路里,因为……”物理老师突然不说话了,好像在等我们回答这个“深奥的问题”,于是我举手回答:“因为……”“你是我的小苹果,我爱你爱不够,红脸暖心……”顿时全班哄堂大笑,课堂气氛严肃有序。
作为学生,我没有权利要求老师怎么做,但是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真心希望老师们能不能把上课的手机调成静音,还我们一个和谐安静的课堂!
评论者说:
本文用语文课上的流星雨、数学课上的苹果铃声、物理课上的筷子声三个小标题,串起语文课、数学课、物理课上老师手机响影响学生上课的三个场景,穿插抒情的评论,在结尾点明主旨。整篇文章紧扣题中之意,精心选材,构思巧妙,从小到大,观点鲜明,观点深刻,思想惊人。
-结束-
来源|文字选自《中国语文报》中考版,由天下语文(ID:夏添宇文)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