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今天微信步数,我又是第一!”“经常都看到你高居榜首,朋友圈里的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天天被罚跑步呢。”这是独龙江边境派出所民警许灿乐和妻子在电话中的一次有趣的聊天。其实,单位里的社区民警都知道,每天这么多的微信步数意味着什么。
在独龙江边境派出所里,黑色警务背包、蓝色彩虹服务队袖标是民警们下乡走访途中的“标配”,更是民警与独龙族群众沟通的“连心桥”。
“强哥,你和尹广丽去孔当村,我和卜玉鹏去迪政当村,大家都把彩虹服务队袖标戴上,今天我们要到各村组入户走访,中午就不回所里吃饭了。”清晨,独龙江的天还蒙蒙亮,许灿乐和同事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独龙江四面环山,群众居住分散,很多地方只能徒步前往,有时候走得太远,赶不上晚饭都是家常便饭,对此,民警们都习以为常。
“老乡,我们来帮您。”
烈日炎炎下,正在下乡走访的民警看到有群众正在种植玉米,便来到田间和群众一起劳动。有了民警的加入,播种进度迅速推进。
“要不是你们帮忙,可能要到明天才能干完活。”感激间,群众肖某还邀请民警到家中坐一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民警们深入辖区,开展法治宣传、调解矛盾纠纷......民警们的脚步永不停歇,实现了对群众的“零距离”服务。
夜幕降临,巡逻队伍已穿戴好装备,整齐列队,准备开展街道巡逻和安全检查工作。
“老板,今天入住的房客有没有全部实名登记?”民警卜玉鹏询问着每家旅店的入住情况,并细致地开展起安全检查工作。
不觉间,已是夜深人静,结束一天工作的巡逻队伍回到派出所,队员们轻卸装备,互道晚安。
走进宿舍,许灿乐摸出手机,点开微信,26453的微信步数赫然在目,“又霸榜了!”他笑着说道。
从清晨到傍晚,从日出到日落,一声声急促的脚步、一个个忙碌的背影、一组组靠前的微信步数,这些都是他们夜以继日走访、巡逻、执勤的见证。(怒江边境管理支队)
【来源:长安怒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