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减肥,先要树立科学的减肥观念,一定要先了解人体的科学运作模式。一个人活着,就要经历摄入能量,消耗能量,消耗了,再摄入,循环反复,如果这个循环过程停止了,人也就死了。
摄入就是吃,人吃五谷杂粮,面菜肉食,都能提供能量,可是吃什么,却大有讲究,主要分为了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缺一不可
消耗就是动。吃饭睡觉呼吸都是运动—新陈代谢。能量守恒,多摄入,少消耗,能量就以脂肪的形式堆积,少摄入,多消耗,脂肪就以能量的形式减少。所以不仅要多动少吃,还要会科学的多动,科学的少吃。(ps.我不喜欢运动就不展开了)
打个比方,靠饿肚子,身体没有能量摄入,就会先消耗水分,再消耗肌肉,看似体重减了,可是却不科学的,人的生理记忆和心理记忆在极度饥饿中,会不自觉的告诉我们的身体,饿了,要多吃。这就是为什么减肥的人控制不住嘴,其实应该叫控制不住大脑发出的指令。还因为肌肉在新陈代谢中,消耗的能量是大于脂肪的。如果肌肉减少,之前靠不摄入能量产生的差额就会缩小,甚至于不消耗,最后稍微摄入点能量就会超过消耗并储存起来,这就是反弹,肌肉跟脂肪的体积还不一样,之前肌肉多,体重不变,围度却小,现在脂肪多,体重不变,围度变大,而且导致新陈代谢更慢—消耗少了,更胖。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到底是要减体重,还是减体脂?是要减少摄入,还是要增加消耗?
最近,带了两个小姐姐在云南旅游,为尽地主之谊,每天找的都是特色菜。每当菜一上桌,小姐姐很兴奋,拍各种照片,朋友圈先吃。可是真动起筷子来,没吃几口就不吃了。总说要减肥,可是我觉得小姐姐并不胖啊,一米六几的身高,100斤的体重。看上去还是很匀称的。
可能是每一个小姐姐都对自己的身材体重不满意吧,这其实已经成了一种自我心理暗示甚至于一种心理疾病了,真胖吗,未必。矛盾的是,小姐姐到哪里都不想走路,要坐车。我非常想问问,少吃少动跟多吃多动有区别吗?
说起减肥,我可是一点不陌生,本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吃,而且是那种不挑食的主。好吃的多吃,不好吃的就没有。哈哈,吃什么都很爽口,最喜欢的就是吃饱了,睡一觉。又不爱运动,所以从小体重就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路高升。高中毕业之时体重已经破95公斤,个子一米八。因为骨架大,也没觉得很臃肿的感觉。
第一次减肥其实不是故意的,当时高三假期到昆明打工,带了500块钱,260租了房,找的工作地方离租的地方有点远,100块买了自行车,90块的工装,身上就只有50块钱了。那时年轻,心高气傲,总想着能凭一己之力闯出一个天地。所以也没找家里开口,怎么办?买了10斤米,10把面条,一瓶酱油一包盐,房东借了我一个电饭煲。每天早上煮粥喝,然后骑50分钟的车上班,中午不吃,下午又骑一个小时回去买5毛钱青菜煮面条,整整一个月,唯一吃的带油的东西,就是同事请的一根热狗。哈哈,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又傻又值得敬佩。之后到火车站接亲戚,一见面,人家吓了一跳,立马给我妈打电话,怀疑我病了。当时一个月瘦了15公斤。
两个月后回家,又开始了多吃多睡的模式,自然就又胖了,哈哈。直到22岁,家里安排相亲,之前我一直对自己很满意,觉得还是小帅的。可是相亲之后接连受到暴击,姑娘们都嫌弃我太胖了。所以自己也在意起自己的体重了。开始真正有意识的减肥。
当时在上海食品厂打工,刚开始如鱼得水,少不了各种偷吃,后面腻了,不仅不偷吃了,工作餐都不想吃,也有意识的少吃点,加上工作强度大,半年后又从90多公斤,瘦到75公斤。
从上海回家后,又沉浸在妈妈做的各种美食中,记得每次打工回家,妈总是说,你又瘦了,哈哈,不管我们多胖,在妈妈眼都瘦,怕你吃不饱,怕你吃不好,自然又胖了。
后来结婚、生子,人到中年体重一直维持在90以上,也因为肥胖,不仅三高,还出现了溢脂性脱发,一头浓密的大波浪,秃了!秃了!秃了!
前年过年前突破110公斤大关,吃完年夜饭,下决心减肥!怎么减,很简单,饿!多动!每天只吃以前五分之一的量,不吃肉,走3万步。刚开始一夜一夜饿的睡不着,为了健康,坚持。5个月后,瘦到85,很高兴,放松了警惕,在3个月内出现强烈反弹,恢复到100,而且发现食量比以前更大,饿得更快,身材也比以前更臃肿了。苍天呐,世间万事万物,怎么那么不公平,我花5个月减的肥,就算要吃回来,也应该要痛痛快快吃5个月啊!哈哈
经历了这个反弹过程,对自己放弃了,可是没有放弃减肥,怎么办,幻想靠外力,催吐,左旋肉碱,奥利司他,日本小红丸,泰国减肥酸奶,甚至于什么微商卖的一代女皇青梅糖等等都尝试过,结果嘛,呵呵了。现在一想,如果真有吃了就瘦的药物,那发明这个药物的人,不出三年绝对世界首富。上面那些尝试后来怕副作用,没搞了。这里着重讲下,催吐。太恐怖了,前期真有用,想吃什么吃什么,吃完一吐,万事大吉,就像约了一次次一夜情,爽完了,还不用负责任。可是后期,会出现严重的生理及心理紊乱。总想吃得很撑,撑得受不了,又去吐,吐完又吃,甚至于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快感的。虽然瘦了,可慢慢的肠胃也不好了,喝开水食道也有了灼烧感,越来越后怕,也坚决戒掉了这个恶习,瘦,或者胖,都无所谓了,我选择健康。
这就是大部分人不明白的地方,你胖,可是你健康,比你瘦,却一身病要好的多。当然能选择的情况下,还是选择又瘦又健康吧!
怎么才能又瘦又健康呢,减肥还是少不了,可是要减肥前,要先建立的科学的减肥观念,我们是属于什么肥胖,什么类型,要减的是什么,一个人减肥只看体重秤,掉秤了,高兴死,反弹了,着急死,其实,我们身体短时间减掉的也许是水分,长时间减掉的,可能是肌肉,而反弹的也许是脂肪!天,什么意思?减肥不要盲目的瞎减,要有计划,分清轻重缓急。如果一个人三高特别高,心脑血管出现了隐疾,应该先减体脂,运动先不适合激烈的,不能多摄入脂肪。吃的话,可以了解下地中海饮食法,低脂肪,低碳水,高蛋白质维生素。意思就是少吃肥肉,少吃米饭,多吃蔬菜和瘦肉。体脂减下来了再减体重。如果一个人三高不高,不胖,却对体型体重有想法,可以了解下生酮饮食法,多吃肥肉脂肪,少吃蛋白质维生素,尽量不摄入碳水化合物,再配合运动,减重效果非常明显。为什么?因为不摄入碳水,只摄入脂肪,人体就会改变先消耗糖分,再消耗或者储存脂肪的模式。变成摄入脂肪,直接消耗脂肪,如果运动量大,甚至于消耗以前储存的脂肪的模式。效果非常明显,但是这样就会给心脑血管和肝脏带来很大负担。脂肪消耗也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当心酸中毒哦。
不管什么减肥法,主食—碳水化合物都要少摄入,咱们中国,自古都是农耕文明,偏偏受限于天灾人祸战乱或者生产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等,对米面等主食的渴望可以说印在了基因里。近这几十年,新中国不仅解决了温饱,可以说极大的丰富了食物的供应,可是在大部分国人的习惯里还是要在大鱼大肉后再吃上一两碗米饭面条,才觉得吃饱,这甚至变成了一种仪式,不可或缺。
可是大部分人的运动量消耗跟不上大鱼大肉加米饭带来的能量,最终带来的是摄入碳水化合物—糖分,储存脂肪,然后消耗糖分,储存脂肪,脂肪只摄入不消耗,不胖就怪了。
最后,不管选择什么方式减肥,一定要坚持上三个月到半年,形成身体记忆,不然不断的减肥+反弹,变成了易胖体质,那就完了。
本人已经有一年半的生酮和地中海饮食减肥经历,现在体重常年维持80公斤上下,有兴趣讨论的,可以评论或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