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90后妈妈,我大学时候学的是商务英语,本该在一线城市奋斗的,但是我留了下来,在县城里和孩子一起住。
为了孩子不成为留守儿童,我成了留守妇女。
“你妈供你读大学,你却在家里带小孩?”这是网络上的一句话,挺扎年轻妈妈心的。
孩子小,我天天和他在一起,许多家里的人都不理解,包括我妈在内。
就算你费劲口舌,他们也觉得,我年轻,就该去赚钱。
我同学也问,你家婆不帮你带孩子吗?
他们没当父母,自然也体会不了。
我只能说,县城里没有适合我的工作,两千多一个月,做不下来,也不值当。这也是事实。
钱是赚不完的,但是孩子的成长不会有第二次。
但是,总归是要生活的。生活需要钱,没钱活不下去。
手心朝上来钱的感觉,比自己赚的要差远了,因为自己赚的钱,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是有价值的。
我想,有一天我会带着孩子走出县城去闯一片天地,或者还是在县城活出不一样的姿态。但是那不会是打工上班。
表姐是个很慈祥友善的人,我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她大声说话,没发过脾气。
她也、有两个儿子,如今一个初中,一个小学,都是奶奶带大的。
在当年的社会环境,孩子给奶奶带是天经地义的,媳妇最好一戒奶就出去找工作赚钱养孩子,表姐也不例外。
她在一线城市当服务员,包吃包住,工资不高不低,比老家好多了。当年的婴幼儿教育没有现在的普及,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就好了。
所以表姐对婆婆带孩子的要求也不高,只要饿不着孩子就好了。
但孩子奶奶是个糊涂老人,素质相对比较低,而孩子们免不了受她的影响。
现在偶尔会听表姐说自己的孩子多不乖,“居然在家的窗口往下尿尿,气死我了”,诸如类似的很铁不成钢的话表姐也说了不少。
表姐现在在县城买了房,孩子们都长大了,她也回来了,找了份双休的工作,工资很低,但是中午晚上都可以做饭给儿子们吃,周末也可以在家陪孩子们。
虽然幼儿时没有好好陪孩子们,但是孩子还有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妈妈的爱是最好的成长剂。相信表姐的现在对两个孩子慈祥的爱和陪伴,可以让孩子们在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长大为人。
都是妈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包括陪伴,教育,经济。
如今社会进步了,越来越注重孩子们每个成长阶段的教育,所以社会在无形地要求妈妈们需要既能照顾好孩子,又能好好赚钱。
残酷却很现实。
于是我后来找到了一些适合妈妈们的工作:
1. 和朋友开公司。这个是我目前在做的,朋友主要管公司内务,而我便自己做自己的单子,时间上相当自由,赚的钱也不比上班的差。
2. 做电商。可以在淘宝或拼多多上开个网店,利用孩子上学或者睡觉时间学习工作。
3. 做自媒体,在抖音上或者其他平台发布自己的作品,积累粉丝,从而慢慢变现。
4. 写作。可以投稿,也可以在平台上发表。可以写故事,写书稿,写影评等。
5. 做微商。虽然有点过时,但只要你的产品质量好,服务好,还是能赚到钱的。
6. 开店。开实体店的话投资有点大,但不失为一种选择。
7. 做手工。有两种手工,一种是自己做的自己卖,像牛轧糖,阿胶糕等。另一种是去工厂领些手工回来做,但这个收入相对较低。
这些工作都是不错的选择,然而,不管是什么工作,都一定要付出努力,只有不断地努力,才会收获自己想要的。
社会对女人是残酷的,生了孩子要带孩子,带孩子要赚钱,要做家务,还有家里的繁琐事务,孩子长大了要辅导功课。
所以,女人需要找份比较自由的工作,拿出上班的时间和精力,便可以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