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要建立有效的市场)

加快推进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目标的营商环境基础制度创新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营商环境建设的首要目标。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要进一步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加快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改革步伐,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要素市场资源配置、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筑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制度体系。

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根据不同要素属性、市场化程度差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分类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下坚实制度基础。

二是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科技、国防、安全等领域。针对自然垄断行业,要深化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提高自然垄断行业基础设施供给质量,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加快实现竞争性环节市场化,切实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

生产什么产品有市场

三是加强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建设,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市场、政策、法治环境。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清理规范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不合理附加费用,健全中小微企业贷款信用担保制度。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同时还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四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统一的清单代码体系,使清单事项与行政审批体系紧密衔接、相互匹配,简化企业生产经营审批和条件,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强化市场准入机制的公平性,坚决破除准入不准营、妨碍统一市场的一切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信息公开机制,提升准入政策透明度和负面清单使用便捷性。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排查、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五是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法制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全面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消除市场主体歧视,保障企业充分参与竞争,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政务失信责任追究,打破地方保护,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规范交易行为,修订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实施细则,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抽查、考核、公示制度,建立健全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逐步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建立违反公平竞争问题反映和举报绿色通道。

六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扩大开放,保护外资合法权益,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健全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推动建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和规则体系,健全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