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2022已经进入阳春三月,新的开始,我们都带着新的渴望和期待上路了,可是信誓旦旦想要开启新篇章却总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困、倦、累、烦总有一种状态纠缠着你,如何才能从心出发,轻盈向前呢?
我相信断舍离会是简单易行却又高效的方法。
01 “断”的是物品,“舍”的是执念。如何实践断舍离呢?
首先,从它的字面意思出发即可,整理打扫居住环境。
不过,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打扫卫生,而是先审视一下家里所有的物品,将早已遗忘的不用物品,久久留恋不忍割舍的纪念物,大量囤积以备不时之需的备用物以及没有不行的必需物统统列出来,前三者清理掉,只留下有用且一直要用的物品。
在这个基础上再打扫清洁然后整理。
经过这些步骤后,你会发现家里一下子多出了很多空间,有了活力,灵动起来,让你感觉轻松而愉悦,整个人也会变得平静。
原因是:
与物品打交道是个愉快舒适的过程。
物品不是大麻烦。
空气清新、舒爽、让人想多待在这样的环境里深呼吸。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是,这项工作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又很多拦路虎,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和家人。
因为人天性更喜欢获得而不是失去,因此,要扔掉东西,本身就很难,更何况是扔掉一些还有用,甚至代表着一些回忆的东西,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你可能会问,好好的东西,为什么要扔掉,这不是浪费吗?
那请你想像一下,一个人如果只是每天不停地吃喝,却不排泄会发生什么事呢?
短期内是身体不舒服,心情糟糕,而长期约会是身体生病。
这一点大家都懂。
可有谁想过,我们的住所,那样一个空间,一直都是在大量“进食”,却很少“排泄”,久而久之,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除了房间拥挤不堪,空气混浊,住在里边的人也会莫名地烦躁、乏力,没有生活的动力,连门都懒得出。
演员陈数说我们断的是物品,但其实,脱离的是“执念”,“断舍离”是对人生的整理,《断舍离》深深影响了她,也希望更过朋友能从中受益。
02“断舍离”让人生走上新陈代谢的良性循环整理完住所,接下来就是对生活的断舍离了,这涉及到精神层面。
你可能会疑惑,怎么对生活进行断舍离呢?
第一步,吃的食物,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但不贪多,使食物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味觉享受的同时,给身体提供必需的能量,但不做食物的奴隶,不被食物控制,这样,不但身心健康而且自然也不会有因过度肥胖而带来的体型及疾病的困扰。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步,对于物品的追求,不执着于品牌,更看重物品本身的价值;不贪恋量的多少,更在意质的优劣,选择自己需要的、符合自己审美的、适合自己气质的物品,这样就不会被“买买买”的冲动所裹挟,也不会东西不知何时用,太多无处放的烦恼。
第三步,对于陈旧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需要自己静下心来梳理出来,把它们从自己的大脑中清理出去,这一步比较难,需要觉察。
第四步,对于不喜欢做的事不用勉强自己坚持去做,对于不必要的交际不用逼迫自己参与,对于不喜欢的人也不用刻意假装喜欢,去除“不得不”和“应该”,用“我选择”,“我喜欢”,“我愿意”去为自己筛选想做的事,喜欢的人,愿意靠近的圈子,生活自然多了几分坦然和自在。
当然啦,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断轰炸,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想要让自己保持头脑清醒,身心舒畅,也需要对身边的信息做“断舍离”,做到“不信、不疑、亲自确认”,这是一位瑜伽师的告诫。
有人因遇到“断舍离”,开始实践而遇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有人因践行“断舍离”与父母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因遇到“断舍离”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勇气,也有人因学习“断舍离”,住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房子里┄┄
而我们想要的只不过是一个轻松自在的新的开始,何不试试从家居到身心的“断舍离”呢?
志邦家居联合创始人孙志勇说:“断舍离不仅仅是家具整理术,对于工作、人际交往也有指导意义。山下老师倡导通过身心修行,在杂物上做减法,在心灵上做加法,引导读者立足当下,积极进行身体和外界环境的流动交换,促进新陈代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断舍离》的作者山下英子说:“放手一个无用之物,就腾出一点空间。处理一件多余之物,就减少一分负担。减少一次浪费,就会恢复一分精神气。然后,翻开人生新篇章。”
愿我们每一个人在遇到《断舍离》之后,人生进入不断新陈代谢的良性循环,活出自由自在,遇见人生的各种美好,拥有更美妙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