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积累是什么意思(积累写作素材,就是收集好词好句好段吗?真正应该积累的是什么?)

很多孩子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写,或为了凑够字数写成“流水帐”作文。对此,很多人认为原因在于积累不够,提出让孩子多看、多读、多记。于是有些听话的孩子就买来漂亮的笔记本,记录了一本又一本的好词、好句、好段,甚至整篇好文章。这样做,对于改善无话可写的情况不能说无效,但可以肯定地说效果来得不快,也不大,事倍功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根本不可能把这些“好词、好句、好段”直接搬进自己的作文里,要是硬搬进来,那就是抄袭了。

那么,孩子真正应该积累的是什么呢?我认为真正应该积累的是那些“好词、好句、好段”所使用的写作方法或技巧,因为写作方法或技巧完全可以搬进自己的写作过程里。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词、好句、好段”就是“鱼”,所使用的写作方法或技巧则是“渔”。所以,积累素材,绝不是单单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即可,而应该使之成为孩子学习写作方法或技巧的例子,它的好处就是方便随时翻阅、随时仿用。

无话可说或一写就写成“流水账”作文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知或不会细节描写的方法。而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细节描写,不能空洞说教,必须借助几个典型的具体例子才行,这时那些“好词、好句、好段”才能派上用场。在孩子借助“好词、好句、好段”知道了什么是细节描写的基础上,再让孩子在自己要写的同类内容里进行仿用。

例如,在我上一篇《我是这样教孩子动作细节描写的》里,那个年仅13岁的农村女孩(五四制初二年级),每次写作文都感到无话可写。我对她的辅导,就是让她把在小学学过的课文《捞铁牛》里“按事情发展顺序描写”的方法,以及“细致描写捞铁牛的每个步骤”的方法,引向自己的生活经历——我跟妈妈学做水蒸蛋。让她通过模仿《捞铁牛》这篇课文,把切小葱的动作、打鸡蛋的动作和上锅蒸的动作都进行分解,然后按顺序加以描写,并尽可能地对每一个表达分解动作的动词进行恰当的修饰,同时适当加上一些心理描写、对话描写和侧面描写,并在合适的地方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经过上面的辅导,最后将只有300多字的作文变成了一篇1300多字的作文。

积累是什么意思

这篇作文虽然并不十分完美,但瑕不掩瑜,对一位13岁的农村孩子来说,仍不失为一篇质量上乘的佳作。整篇作文要素完整,结构合理,段落分明,详略得当,取材真实,开头新颖,描写细致,生动形象,读起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总之,积累写作素材要从重“好词、好句、好段”,向重写作方法或技巧转变,这样的积累才是有实用价值的积累。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