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在使用淘宝88VIP、JD.COM PLUS、美团外卖会员、饿了么会员、爱奇艺会员、腾讯视频VIP、优酷VIP、百度网盘svip、网易云音乐会员、苏宁超级会员等付费会员服务,使用过程中有没有觉得自己没有很好的享受会员的服务或者突出会员的身份?笔者在使用会员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然后研究了一些用户和会员的投诉案例,才发现原来会员有这么多套路。
互联网平台在构建会员体系时,要关注用户的全生命周期,而不仅仅是一两个独立的场景。对于用户来说,想要通过会员享受特殊权益,可能需要经过层层考验。从购买会员到续费的整个过程中,主要的流程节点包括:付费前、付费中、付费后、日常体验、临时续费。不同的阶段,用户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只是容易被平台的会员体系赋予套路。
1。会员付费前的可能套路
1.1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付费入会
利用免费使用、省钱、首月免费、买一送一等文字或活动进行宣传,误导、利诱、虚假宣传等手段诱导用户申请开通会员,与实际购买后的描述完全不符,容易引起消费者投诉。
1.1.1拼多多会员案例
拼多多月卡,明明写着15张随机免单,其实是以优惠券的形式发放的。宣传页上写的大额代金券并没有规定使用规则,但是是有限制的,需要分享后才能使用。宣传页免费试用权利规则不明确。购买后试用实际上是通过抽奖的方式进行,成功率只有1%。
拼多多会员案例
1.1.2天猫会员店案例
天猫会员店利用模糊宣传混淆88VIP概念,服务订阅后扣费。
天猫会员店和88VIP投诉案例
1.1.3饥饿会员案例
饿了么订购会员的页面显示会员年费为3月/年,但实际缴纳108元/年,虚假低价宣传。
饿了么会员案例
1.2苹果和安卓手机在同一平台购买会员存在价格差异
普通用户登录或未登录平台时,不同手机系统在会员购买界面显示的会员价格不同。苹果手机价格普遍高于安卓手机,同样的会员存在价格差异,容易引起消费者投诉。
1.2.1爱奇艺会员案例
在登录状态下,会员购买界面显示,无论是之前使用过爱奇艺的老用户还是新用户,苹果手机用户购买的会员价格都高于安卓手机用户。
爱奇艺会员苹果手机订阅价格高于安卓手机壳。
1.2.2优酷会员案例
在已登录状态下,苹果手机上同一个账号包月、包季、包年的会员价格比安卓手机登录时的价格高。
苹果手机订阅优酷会员价格高于安卓手机壳。
1.2.3腾讯视频会员
在非登录状态下,使用苹果手机的用户,一个月的会员价比安卓手机高5元,三个月的会员价高10元。
苹果手机订阅腾讯视频会员价高于安卓手机壳。
1.3付费购买会员,“保值& # 34;问题
平台为了推广付费会员,短期内利用优惠低价吸引用户办理。频繁的营销活动和会员价格的较大变动,容易在短期内引起购买原价的用户投诉,做好会员费的“保值”工作,规避投诉风险。
1 . 3 . 1 Suning.cn会员案例
Suning.cn刚刚购买了158元的会员,仅仅一天后,会员价变成了98元。
Suning.cn会员案例
1.3.2网易YEATION会员案例
开通网易YEATION会员2天,会员费变相减免,220元不退款不理赔。
网易会员事件
1.3.3唯品会腾讯视频联合会员案
唯品会超级VIP和腾讯视频的会员价是198元,现在不到半个月就到了98元。
腾讯唯品会视频联合会员案
1.4设置多个会员诱导用户“高消费”
用户可以通过付费会员来满足用户需求,而一个平台可以通过添加不实用的功能(比如个性化皮肤、挂件等)来设置多种会员模式。)诱导消费者以更高的价格购买,设计会员时要考虑投诉风险。
1.4.1网易云音乐
相比黑胶VIP,网易云音乐会员音乐套餐增加了一些不实用的功能,比如无广告、影音主题、头像挂件、个性化皮肤等。除了第一个月,黑胶VIP的月费高于普通会员。
网易云音乐会员案例
会员付款中的2个可能的例程
2.1如果不明确提示,会自动扣费给会员用户
大多数app在购买会员服务时会设置多种支付选项,比如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或者一年。同时设置了自动扣款的选项。但有些app没有明确的自动扣费提示,经常默认勾选,普遍被用户投诉。
自动成员资格扣除程序
2.1.1“滕爱友& # 34;订阅页面上没有设置取消& # 34;自动扣费& # 34;服务案例
“腾爱优”没有设置取消自动扣款服务的情况。
会员付费后3种可能的套路
3.1用户为平台会员付费后,会员未能及时生效(账户上)
一般情况下,用户在各类app中成功支付会员后,会员权益才会实时生效。如果用户成功购买会员,会员权益内容未生效/尚未到账,仍会显示为非会员状态,容易导致用户投诉。
3.1.1百度云盘投诉案例
3.1.2网易云音乐黑胶VIP投诉案例
3.1.3WPS成员的投诉
3.1.4酷狗音乐会员投诉
3.2用户为平台会员付费后会员权益无法兑现
平台有义务明确告知用户付费会员权益的适用范围,用户行使权益时无法兑换权益、权益未及时支付、权益未及时生效等问题。,给用户不好的直接感受,容易导致用户投诉。
3 . 2 . 1 JD.COM加成员案例
在JD.COM买自营商品必然会返还运费;注明专属客服优先,不能转人工。
JD.COM加成员案例
3.2.2天猫超市88VIP案例
拿不到88VIP专属购物券。
88VIP案例
3.2.3百度网盘会员案
购买了百度网盘的SVIP服务后,下载速度并没有达到会员承诺的速度,只有几十KB/s到几百KB/s,和普通账号没什么区别。
百度网盘SVIP案
3.3购买联名会员时,一方获得账户,另一方没有
联合会员将成为未来付费会员发展的新趋势:通过联合企业间的权益边界突破和用户间的相互引导和互通,用户将获得更多的价格优惠和额外权益。但是购买了两个平台的联名会员后,很容易一方拿到账号,一方没有拿到账号,容易引起消费者投诉。
3.3.1爱奇艺JD.COM联合会员,JD.COM PLUS未到案。
JD.COM爱奇艺联合会员案
3.3.2腾讯视频JD.COM联合会员,JD.COM PLUS不到案
腾讯视频JD.COM联合会员
3.3.3腾讯视频联合美团会员,美团会员未到的情况。
腾讯视频任务联合成员
4成员日常经验中可能存在的套路
4.1付费会员购买同样的商品比普通用户更贵
以互联网电商平台和外卖平台为主。用户购买同样的商品,付费会员需要支付比普通用户更高的费用;通过平台对用户的区别对待,对购物的扼杀,很容易引起用户投诉。
4.1.1天猫超市& # 34;杀熟& # 34;情况
同样的产品和地址,88VIP显示的价格比非88VIP的价格高。
88起重要人物谋杀案
4.1.2美团外卖案
同样的产品和地址,美团外卖会员的价格要高于非会员。
美团外卖会员案例
4.2普通用户可以领取的优惠券,而那些付费会员不能领取或者领取的优惠金额较少
同一个平台同样的优惠券,付费会员相比普通用户是收不到的,甚至看不到满券、打折券等优惠券。不同账号在同一时间同一链接下购买同一商品,平台给予的优惠券不同,会员用户的优惠金额少于普通用户。
4 . 2 . 1 JD.COM加案
JD.COM PLUS会员不能享受会员权益,普通号码可以领取优惠券。作为会员,不能接收。提示& # 34;对不起,我没听懂& # 34;,而且所有在JD.COM的活动都不能参加,全部提示& # 34;热门活动& # 34;。
JD.COM加成员案例
4.2.2美团外卖会员案
美团外卖会员开放后,很多外卖商家都减少了,会员账号上的大部分商家都比普通用户减少的少,差额金额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
美团外卖会员案例
4.3会员用户仍然需要支付两次费用才能收听或观看某些特定的音频/视频
视频平台在出售会员资格时,必须明确说明会员权益范围,履行提醒和告知义务。应该明确告知什么情况下不允许免费观看。如果一方面卖会员,一方面单独收费,可能涉嫌欺骗用户,引起用户投诉。
2019年12月,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APP付费会员消费调查报告》。报告选取了6大类24款常用app作为调查样本,获得有效问卷20029份。结果显示,73.33%的消费者表示部分产品作为会员充值后仍需额外付费,主要集中在音乐、视频、音频类app。付费产品范围模糊,消费者权益弱化。在选取的24款app中,有18款在消费者支付会员费后仍需为部分产品或服务额外付费,占总样本的75%。其中,9款app在用户协议中告知消费者需要额外付费,9款app没有。7款app告知了消费者额外付费的原因,包括版权原因、排他性、高级别会员享受等。,而11个应用没有。总体来看,在涉及额外费用的18个样本中,有61.11%的样本未履行相关告知义务或未完全履行告知义务。
APP付费会员消费调查报告相关结论
4.3.1“天爱优”付费会员领先案例
《滕爱友》二次付费解析:会员数量总有一个饱和期,二次付费无疑再次开辟了新的会员市场,提高了视频平台的营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视频付费首播的二次付费背后是尝试用户分层,让愿意尝鲜、对价格不敏感的用户多付费,实行差异化的体验和定价,在商业策略上可以说是合理的。但不同互联网公司的会员之间交叉销售赠送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渠道甚至是免费获取。这种策略形成的心态与视频网站寻求会员费增长和用户分层的最终意愿相违背,因此额外的(二次)会员费会引起消费者的情绪反弹。
“腾爱优”责令提前支付第二笔款项案
4.4音乐和视频平台的会员用户,& # 34;没有广告& # 34;名不副实
音乐视频平台用户关注& # 34;没有广告& # 34;、"会员展望未来& # 34;、"丰富的资源& # 34;、"清晰的音质和画质& # 34;等等;但不清楚会员的广告特权通知。很多视频平台成为会员后,还可以看到弹窗广告、页面广告、开屏广告、悬浮页面广告、会员广告等等。如果音乐和视频平台只采用& # 34;没有广告& # 34;相似的描述口径等。,没有细化豁免广告的具体类型,很容易让消费者误认& # 34;没有广告& # 34;即所有广告都被豁免,但实际使用中仍有开屏广告,这些平台的做法涉嫌虚假宣传。
4.4.1爱奇艺黄金VIP广告特权
爱奇艺平台显示会员可以享受& # 34;广告特权& # 34;但点击图标后,弹出的页面确实提示看电影时仍会出现有针对性的推荐内容,用户可以手动点击跳过。由于版权所有者的特殊要求,一些频道可能仍然提供不同类型的广告服务。
爱奇艺广告特权内容
4.4.2“滕爱友& # 34;会员广告形式案例
“滕爱友& # 34;广告的会员形式案例
5。其他例程
随着千人千面的不断发展,平台最极端的情况就是价格歧视和客户分层,即对于每个用户,平台只推荐对自己最有利的品类和品牌。然而,用户在行使会员权利的过程中却有各种各样的投诉。
不知道大家在为使用这些互联网平台的会员付费时,有没有遇到过这些套路?
以上部分案例来自公开信息的整理,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参考案例来源:
黑猫投诉网站案例整理
三言财经“视频网站的会员都很狡猾”
众信。com“加入更多网络视频VIP会员套路请注意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