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无论什么电子商务,供应链都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以跨境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供应链中,关于货源和采购的模块很少,更多的是关于货物的仓储、库存管理和运输。如何做好跨境电商供应链产品?本文作者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大家分享。
一般来说,跨境电商的主要参与角色分为卖家、电商平台、3PL代理商和买家。与传统供应链体系不同的是,在以跨境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供应链中,较少涉及采购和采购模块,更多涉及货物的仓储、库存管理和运输。
在基于跨境电商平台的供应链中,目前国内卖家主要有三种模式:
货物通关时,电商平台一般会与当地3PL达成合作关系,由他们继续货物的运输服务;也有少数电商选择自建物流,先把货物运到各个地区的中心仓库,再把货物运到各个车站,最后利用网络物流系统把货物送到客户手中。
(跨境电商平台供应链模型图)
二、跨境电商平台供应链系统的层级结构在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供应链中,就电商平台而言,一般涉及以下供应链子系统:
(跨境电商供应链子系统)
这些系统相互作用。例如,当订单管理系统检测到客户的订购操作时,需要创建订单并确认相应的付款。订单系统在确认客户已付款后,需要将相关订单信息传输到库存管理系统和仓储管理系统,对货物进行分拣、核对和包装,然后需要将相应的数据传输到运输管理系统,以调度运输工具,保证资源的合理使用。
不同企业的供应链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也不同。据我所知,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层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人工操作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这一级别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所有步骤都需要人工纸质操作,信息延迟率和人为出错率高,决策中主观因素多,效率和效益不高。
第二层次,供应链系统可以借助电子系统输出基础数据,如库存盘点表、订单汇总表等。但是需要人工分析才能得到更多有用的数据。目前部分企业处于这一阶段;
第三层次,供应链系统可以输出基础数据,做一些数据分析,但是信息系统没有连接。涉及到基础数据的修改,需要在各个系统中逐步修改;
第四级,供应链系统不仅可以输出和分析数据,还可以共享各个系统的信息数据。涉及到基础数据的修改和维护,可以更新各个系统的信息数据;
第五层次,除了满足第四层次的要求外,系统还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给出解决方案。
(供应链系统的层次结构)
目前大部分企业停留在二、三级,更高级的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还没有广泛应用。跨境电商平台供应链作为一个涉及上下游多个企业的系统,对数据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至少需要达到第四级才能满足基本需求,实现对商品流通数据的实时检测,保证商品在正确的时间、地点,以正确的方式、价格、数量送达最终客户手中。
但对于想要打造供应链竞争优势的跨境电商平台来说,要想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吸引更多商家入驻,就必须做到第五级。依托SaaS的云计算服务,为商家提供相应的生产、销售、运营建议,构建智能物流系统,不仅可以为电商平台提供新的商机,也是建立市场进入壁垒的一种方式。
三、如何构建跨境电商供应链系统在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模型、功能需求以及对系统的智能需求后,为了构建一个好的供应链产品,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细分供应商的角色,为不同的供应商提供不同模式的服务。
入驻电商平台的供应商由于规模和合作方式的不同,往往需要区分角色。
对于只借用电商平台销售产品的供应商,相应的供应链产品功能应包括运营支持模块,为供应商提供销售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意见等。
对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他们把订单管理权交给电商平台,直接在平台中心仓库备货。因此,除了运营支持,系统还需要提供智能补货功能,通过商品销售、提前期、库存等数据,智能给出供应商相应的备货计划。
保证信息的透明和可追溯性。
除涉及商业秘密的私有数据外,各系统应共享实时数据,保证数据的透明和可追溯性,避免信息冗余、信息缺失和信息失真现象,提高整体效率。信息的及时共享也更有利于企业制定相应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削弱牛鞭效应。
规范信息数据格式,保证信息交换的可行性。
对于供应链系统来说,数据格式不统一,无法将数据从一个系统导入到另一个系统,这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为了降低信息交换的成本,跨境电商企业应该在一开始就制定标准的数据格式,保证各系统数据格式的一致性,同时创建相应的接口,保证数据交换的可行性。
理清子系统数据库之间的关系,简化数据维护。
在供应链的运作中,如果基础数据库(包括商品信息表、货架信息表、仓库信息表等。)与各子系统的数据库的其他表没有对应的联系,那么当基础数据需要变更时,各系统的数据需要维护一次,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在定义产品时,我们应该定义好数据库之间的关系,以避免重复维护数据表。
深入业务,提高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
构建智能化和自动化相结合的供应链系统是供应链产品的目标,但没有业务系统很难达到提高效率的结果。就分拣系统而言,如果按照订单分拣会大大增加分拣时间,尤其是对于较大的仓库,如果一张订单上的不同商品在不同的区域,那么按照订单分拣就需要往返好几个区域,会增加时间成本,浪费人力物力。但是如果把订单整合起来,按照商品类别进行商品分类,效率是可以提高的。
只有深入业务,了解业务的运作流程和痛点,才能提出更好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明确产品功能,从而赢得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本文由@Conlin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