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因产于安徽宣城的书画纸而得名。宣纸已经成为中国书画纸的代名词。现在除了安徽,还有四川的夹江轩,浙江的阜阳轩,温州的郫轩。
宣纸的种类
各种类型的宣纸在市场上的名称很多,有时令人眼花缭乱,尤其是新手。其实总结起来并不复杂,一目了然。
按加工方法分类,一般可分为原料、熟料、半熟料三种。
圣轩的品类有甲宫、玉版、纯皮、单轩、连冕等。生宣未经加工,吸水保水力强,容易产生墨韵丰富的变化。通过甩墨、积墨,达到墨印淡淡、笔墨苍劲艳丽的艺术效果。写意画和草书用的比较多。虽然生活绘画中有许多墨趣,但很容易掌握,因为墨和墨水渗透很快。特别是用浅色墨水书写时,墨水容易渗透融化。用浓墨书写相对容易。所以在创作字画时,要掌握好墨汁的浓淡程度和笔画速度,才能得心应手。
煮的时候涂上胶水和明矾(我们常说的“胶明矾”合在一起)。用明矾,油墨会残留在纸上,失去原料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胶水的作用是把明矾固定在宣纸上。由于明矾的作用,纸张比原料硬,吸水能力弱,所以墨色不会散开。所以适合画工笔或者写小楷,而不是水墨写意画。其缺点是长期存放后可能会出现“漏矾”或脆裂。煮熟后可以再加工。珊瑚、云母纸、冷金、酒金、蜡生金花肋等。彩色纸都是蒸煮再加工的吗?
不适合楷书,但高档粉彩、粉彩、蜡纸都是不错的选择。
现在市面上的熟宣传主要有以下几种:
蝉翅——纸很薄,上面散落着细密的云母;
云母熟煊用干净的皮加工,撒上云母;
覆盖着比云母厚的云母的冰雪米饭;
清水煮,不含云母。
半熟玄也是由生玄加工而成,吸水能力介于前两者之间,如煮玄、玉玄。此外,原料制成的洒金、洒银也不多见。因为要在纸上刷胶才能把金银颗粒粘在宣纸上,这种胶也不同程度的破坏了宣纸的吸水性,使其具有半熟的特性。
宣纸根据材料比例的不同可以分为棉花、皮革、成品米三大类。其中有单宣、夹宣、二楼、三楼等。规格有4尺、6尺、8尺、张2、张4、张8等。一般来说,棉是指以檀香皮含量在40%左右为原料的纸张,较薄较轻。清皮是指檀香皮含量达到60%以上;特殊原料檀香皮的含量在80%以上。皮革成分越重,纸张能承受的拉力越大,质量越好。对应的效果是:檀香皮的比例越高,能体现出越丰富的墨层和越好的润墨效果,越能经受住用笔力的反复摩擦而不破坏纸面。如果是写书法,棉料一般就够了。并不是说书法不能干净,不能超干净。只是书法不需要丰富的水墨效果和强大的拉力,棉料就够了。了解宣纸的类别,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造纸的主要原料多为植物纤维,以竹、木为主。木质纤维柔韧,可以制成吸墨性强的纸张。竹子的纤维又脆又硬,竹子做的纸吸墨性弱,所以可以分为两类:
弱吸墨纸:多为竹纤维制成,纸面光滑,墨水浮于表面,不易慢慢打开,所以颜色鲜艳。它主要由木薯纸制成,如诚信堂纸、泥金木薯和今天的外国纸。
唐城纸:南唐时期李后主使用的著名纸张,与亭圭墨同名。其特点是光滑致密,素有“滑如春冰,密如海豹”之称。它是弱吸墨纸的顶级产品,差不多叫翡翠水纸,次差的叫冷金纸。“轻脆”,也就是它的特点。
蜀桂:相传西蜀传承了蔡伦的古造纸法,其所产蜀桂自唐代以来颇有名气,如薛桃桂、谢公桂等。据说它的水质很纯净,所以它的纸很棒。“谢公谷”因老师的风格而得名。因其十色,故又称十色古。“薛涛蔚”因陶而得名,但这种彩色蔚纸,虽按古代法制制作,但易染,不能长久流传,只是为了娱乐。
经纸:经纸是佛寺用来书写或印刷佛经的纸张,又称金粟纸,有黄色和白色两种。
明清时期常用的泥金珐琅和蜡珐琅,如今已不多见,冷珐琅虽然面光最低,但也不多见。现在普遍使用日本产的鸟纸,但是价格贵,不耐用,不实用。
强吸墨纸:由多种木质纤维制成,吸墨性强,表面粗糙。一旦墨水落在纸上,很容易溢出。书写时常加入浆糊或蜡,光泽不如纸亮,比较含蓄,主要是宣纸。虽然出现较晚,但现在已经取代纸张,成为最贵的书写纸。
宣纸和仿宣:当今最有价值的书写纸是玉板宣。玉轩、桑葚、短木、稻草、檀香皮用石灰,吸墨性最强,质感最好。宣纸因安徽宣城而得名,但宣城本身并不产纸,而是周边的地产纸,都是宣散的。
接下来继续说珍玉董事会公告。这种纸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因为它吸墨性很强,所以用笔慢的人很辛苦:只要停一会儿笔,墨水就会渗出来,形成一个大墨球!但也有人利用它的特点写出与众不同的人物,如包的淡墨书,齐白石的大写意绘画。
因为宣纸吸墨性太强,不好写字,有人改良过:用砑光,加明矾,加浆糊制成。改进后,宣纸的吸墨量略有降低,更易书写。
毛边纸,元书纸,棉纸:宣纸贵,学汉字一般用毛边纸。这种纸本来是用来印书的,但因为质量好,有人买书剪下来练习写字,所以叫“流苏纸”。这种纸所用的原料主要是竹子,颜色为牙黄色,质感极佳,与我们今天中小学生使用的机制流苏纸相差甚远。元书纸类似毛边纸,今不详。本省生产的棉纸也可以算是这种。它的质感越来越好,相当坚韧,价格也不是很贵,可以用来学习汉字。
在使用宣纸之前,你应该了解宣纸的性能。如果纸张较好且较厚,使用前应将墨水与清水混合;如果纸很薄,墨水可以少用水或不用水。也可以用毛笔在宣纸的一角蘸点墨水,看看墨水的速度和大小范围。如果墨迹又快又宽,说明纸张薄,墨迹更厚,书写速度更快。如果着墨速度慢,幅度小,说明纸张较密较厚,可以适当稀释墨水,书写速度可以放慢。有的宣纸纸质差,墨水会发灰,要用浓墨书写,否则字会缺乏精神。
使用宣纸时的注意事项
平:写字的时候一定要平放,方便写字;如果纸皱了,就不容易写了。只是人们写古玺的时候,为了斑驳古意,故意把纸揉皱。
清洁:脏纸会影响书法和墨水的颜色,灰尘也会影响书法。如果和墨水混在一起,墨水既不牢固,也没有光泽。虽然这只是小事,但也很重要!
分科:书法书法,书写是最重要的法,所以“书”和“法”都叫,特别注重架子和章法。布局规则可分为竖列和横列,而立架又可分为九宫式、田字式和米子式。线条也有明暗之分,篆书、草书、楷书的所有风格都是如此,尤其是楷书。据说唐人对“法”非常重视,一丝不苟。看看留下来的名家的法条,他们的法条一丝不苟。空相传九宫是唐人所创。
划分也要看书的风格。法度最严的楷书和篆书,需要纵横工整,等级可分。但草书只需直行,不宜加行,以免束缚手脚,更不宜竖放。明线要细,以免妨碍观胆,暗线的书要淡,以免损伤纸张。如果折纸容易起皱,会妨碍拿笔,也要避免。
固定:书写时,纸张需要固定。如果纸随笔动,字就不能随便答了。方法除了用左手压纸,还可以用镇纸把纸压在适当的位置固定。
垫吸水布:用装满浓墨的笔写字时,用力压在纸的背面,墨水渗出纸外,不仅会弄脏桌面,还会弄脏笔画,破坏画面。所以纸下面要垫吸水纸或布,可以吸出墨水,保持画面整洁。
等着收纸:大家都知道墨水没干会怎么样!一句好话无缘无故有个“镜像”,有时会让人哭笑不得。还有,不要自作聪明地把作品“晾干”或者试图用卫生纸吸干,这样不仅会使墨水容易脱落,还会损害墨水颜色。包装时,不要随意折叠,以免损坏纸张,有碍勇气。
干燥阴凉的地方:纸张受潮容易腐烂,太干燥会断裂。因此,如果你想让你的杰作经久不衰,就把它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其他昆虫也需要注意。
常用宣纸的尺寸
买宣纸时,一般以纸的长短来命名。如果店员会问你“你是买养生的促销还是买熟的促销?你想买四只脚?六英尺?还是3英尺?”目前用的最多的宣纸是四季轩(圣轩)。一张四尺宣纸也叫四尺整张纸。其长136厘米(约4英尺),宽68厘米(约2英尺),计算面积约为4英尺× 2英尺=8平方英尺。业内有时会说四尺全纸八尺直,所以听到的人都急于坚持自己家的画是八尺纸。其实八尺整张纸相当于四张四尺整张纸,价格要翻好几倍。
中国书画作品的价格往往是以面积(即平方英尺)来计算的。比如这个画家的作品每英尺多少钱?只要问一下每平方英尺的工作成本是多少。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宣纸尺寸:
单位:厘米(厘米)
常用三尺宣纸的裁切方法和尺寸:
三英尺全开:100 x 55
三尺见方:55 x 50(有三尺劈和三尺劈)
常用四尺宣纸的裁切方法和尺寸:
四足全开:138 x 69四足对联:138 x 34(也叫四足对开,四足对开)
四尺见方:69 x 68(又叫四尺见方、四尺见方、二尺见方,因其长、宽均为二尺,故有正方形称二尺见方)
四尺三开:69 x 46(也叫四尺三开)
四英尺四开口:69 x 34(也称为四英尺四开口)
四英尺六开口:46 x 34(也称为四英尺六开口)
四尺八分:35×34(也称四尺分八或四尺见方)(一张四尺的纸分成大小相同的几张纸,称为:两张称为四尺分,正方形称为四尺见方等。)
常用六尺宣纸的裁切方法和尺寸:
六英尺全开:180 x 97(也称为六英尺整板)
六英尺三英寸:60 x 97
六尺对联:180 x 49
六英尺见方:97 x 90(也称为六英尺见方)
六英尺开四:97 x 45
六英尺开六:60 x 49
6英尺开8:45 x 49
八英尺全开:248 x 129
八英尺屏幕:234 x 53
一尺二尺:367 x 144(又名张)
宣纸的特殊尺寸和规格:
手卷:书法、国画中横幅的一种样式,因能拿在手里按顺序念而得名。又称长卷,最长的卷轴有100多米,如《千里山河图》。也叫横滚。短手卷一般有8、9米长,能唱20多米。手卷的高度一般在30-50 cm之间。手卷尺寸:0.35×6米0.35×20米0.35×50米0.53×20米0.53×40米手卷也可分为生活宣传和烹饪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