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运营”这个概念应该是大家都比较容易理解的。不像前面说的“用户运营”“内容运营”那么模糊。大多数情况下,你还是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份工作是策划活动。只有两个小误区你要注意:1。活动是大大小小的,即使产品打折,也是一种活动;2.策划活动不仅仅是活动当天要呈现的内容,更是围绕活动所有岗位和环节的所有配合。
比如天猫双十一爆发的时候,是11月11日。就算现在把预售预热算进去,也就是从10月中旬开始。但是每年双十一的实际报名是从八九月份开始的。一些大的网店或者品牌在每年四五月份的双十一前后开始布局产品和营销。曾经看到一家公司在2019年7月召开2020双十一战略部署会,差点以为他们的会议PPT写错时间了。
有的时候,有人会疑惑,明明全店数据的反馈已经证明了某种产品必须降价才能增加销量,公司却不允许降价,愿意投入更多的广告费;这是第二个半价。已经举行了一个小时了。为什么一定要围绕老客户,新客户,以及下个月所有的促销计划来讨论这个产品?不就是网络名人直播会带个产品吗?就让新媒体找点渠道发点草吧。你为什么要拉这么多人?从页面和直通车,我们将开会讨论下个月上架的新产品。这日子还让人过吗?
当你承认“活动运营”是一项工作内容,必须融入到每一个岗位时,你就会明白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这里有很重要的一点。前面说的“用户运营”和“内容运营”都是融入到每个工作中的,而“活动运营”就是把每个工作的工作融入到“活动运营”中。
“活动运营”是提高一项运营指标,策划一项活动,以达到提高指标的目的的工作。活动的爆发可以很快得到指数的反馈,但是活动越大,准备、准备、长尾维护的工作越多,指数提升也会越明显。活动准备越小,就会越简单。当然,指数的提高会越小。在这个过程中,“活动运营”的工作内容是服务于特定的工作,作用于特定的指标,同时各种活动也相互作用、相互关联。
“活动运营”的工作内容密集分布在一个网络结构中的每一个工作岗位和工作环节,你只能把工作融入到这个“网络”中。
在日常工作中,你不能认为活动运营是一项具体的工作。即使你的公司有这样的部门,你也不能假设活动运营是一项工作。做任何操作的时候,都要时刻记住活动是可以提高指标的。每次操作的活动策划能力是必须掌握的技能。虽然不需要单独策划一个双十一活动,但还是需要掌握将“7.5折”改为“次半价”的活动技巧。同时你要明白,不同的活动是由不同的部门产生的,对应不同的需求。这些活动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纵向或横向联系。所以除了设计自己的活动,还要时刻关注各个部门做的活动,看看自己的工作应该如何协调。
网店运营:说到“活动运营”,要记住“网销”和“被整合”这两个关键;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活动设计和策划技巧;熟悉属于每个具体工作的“活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