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借款哪个靠谱利息低(手机APP“轻松借钱”背后风险不可不防)

袁广阔

手机贷借钱好借吗

点击“滴滴出行”、“去哪儿旅行”、“Hellobike”等app,在显眼的地方都能看到“借钱”;点开“58同城”、“美颜相机”等app,同样可以在显眼的位置看到“借钱”...据新华社报道,很多手机app都有与主营业务无关的借贷功能,并以低利率和红包为噱头,引导用户开户。业内专家证实,APP“借钱”满天飞,背后隐藏着多重风险。

近期,手机用户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手机app具备了贷款功能,甚至一些与自己主营业务无关的app,如照片、办公软件、在线租车等。,已经推出了贷款功能。而且几乎所有能借到钱的app都在标榜自己利率低,放款快,额度高,恨不得所有人都向他们借钱。

大多数情况下,个人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拿到贷款,需要各种证明和手续,最后可能也批不下来。为什么有些手机app那么容易借到钱?很明显,这些app不是在做慈善。一些经不起借贷app宣传诱惑的人,才发现“轻松借款”的背后,可以说是套路满满。

一些app中的贷款功能以低利率为噱头吸引用户,但实际上有一个高利率的深坑。某APP号称最高贷款额度20万,最低年化利率只有7.2%。然而,当网友按照APP中的要求填写各种个人信息后,年化利率突然升至23.4%。在黑猫投诉等互联网投诉平台上,不少用户投诉部分app中的借贷功能存在重复扣款、收取高额利息、开通后无法取消等问题。

这些具有借贷功能的手机app通过各种利诱来推广自己的借贷业务,必然会导致一些风险意识差,对金融借贷认识不足,同时消费自控能力差的群体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最后要么是要拆东墙补西墙,疲于应付,要么是因为欠钱太多,不能按时还款,负债累累。我们每天总是被各种催债电话所困扰,这些催债电话也会影响到我们的个人征信,给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

手机APP的借用乱了,不能继续乱下去了。政府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强对手机app开放借贷功能现象的监管,尤其是针对目前“任何APP都可以借贷”的情况,需要有更精准的规范和约束,没有任何一个APP可以“轻易借钱”。比如在平台的借贷资质、用户申请门槛、推广方式等方面。,应该有更明确更严格的标准,实现APP借贷业务的有序适度发展。

作为手机用户,尤其是那些收入没那么多,花钱又没有节制的年轻人,面对各种借贷app的利诱和营销攻势,需要保持必要的理性和定力。不要轻易相信他们所谓的无抵押、利息低、放款快,否则一旦介入就麻烦了。同时,行业监管部门不妨定期在校园、社区等场所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培养更多人形成良好的金融素养,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意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