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最近网上有一个短视频引起了热议。视频中,广西南宁的摄影师李先生拿出一个形似手电筒的物体,对着不远处正在广场上跳舞的大妈们按下去。声音瞬间变得像没有声音的“哑”声。周围的阿姨们音频调试失败,以为音频坏了,只好陆续离开。
近年来,广场舞成为很多市民喜爱的健身方式,广场舞的噪音一直备受关注。视频中所谓的“防广场舞神器”是什么原理?用“神器”解决噪音问题合法吗?
反广场舞神器原理:
通过放大发射功率,遥控
前台记者在多个网购平台输入“反广场舞神器”、“反广场舞拦截器”等关键词,发现大量销售链接,价格从几十元到百余元不等。卖家告诉记者,他们的客户遍布全国。
所谓“反广场舞神器”,就像一个小手电筒,本质上是一个大功率遥控器。工作原理是通过散射或吸收红外光,改变目标的红外发射特性,扰乱或破坏广场舞声音的使用效率。
前台记者注意到,大部分卖家在销售时自称“广场舞音响克星”,相关链接介绍显示,其产品包括单发射管和7发射管,后者发射功率更大,距离更远。7个大功率发射管爆发出强大的发射能力,它们发出的红外遥控信号肉眼看不见,只有摄像头才能捕捉到。
△商家产品介绍
根据这款产品的工作原理,广西南宁无线电检测中心保密科科长李翔告诉前台记者,“干扰器类似于遥控式发射设备,通过放大发射功率来遥控相关设备,其遥控范围相对有限,通常在特定频率。”
△商家产品介绍
警方:电子信号屏蔽相关法律法规
不公开销售
徐涛,安阳市公安局北关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多年。他告诉记者,公安机关将积极配合街道、社区等部门,对广场歌舞等娱乐健身活动产生的噪声进行教育劝导,争取生态环境、城管等部门配合,开展联合治理。
“通常的做法是警察赶到现场,与召集人沟通,调低声音或者换个地方,不要在小区附近或者靠近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免影响他人。”
用“反广场舞神器”干扰他人声音合法吗?在徐涛看来,出售反广场舞神器涉及到电子信号屏蔽的相关法律法规。一般情况下,有关部门是不允许在市场上公开销售的。
徐涛说,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取决于销售的商品是否有相关资质。“一般情况下,国家是不允许卖这种东西的,因为涉及到电子信号屏蔽。就像考试期间考点周围卖的信号发射器,这是国家禁止的。我认为销售是非正式的。即使不构成犯罪,也违反了市场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
律师:“神器”可能带来法律风险
虽然有法可依,但噪音纠纷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有律师表示,使用“反广场舞神器”也可能带来法律风险,主要看神器的性质。如果神器属于一种无线电信号,可能涉嫌违反无线电管理规定使用。
北京市地石律师事务所律师窦认为,我国噪声污染受相关法律法规约束。根据法律规定,噪音污染白天最高不得超过55分贝,晚上不得超过45分贝。但在现实生活中,相关法律的适用存在实际问题。
陈都说,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声音超过法律限制,侵害到周边居民,被侵害人无法及时有效维权。如果选择向法院起诉,也可能因为不符合立案条件而被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所以,这类纠纷虽然有法可依,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窦认为,一方面,人有娱乐健身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跳广场舞来参加文体活动;另一方面,其他人也有休息和保持安静的权利。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容忍他人行使自己权利的必要义务。
专家:相关销售监管目前在空 white
噪音污染纠纷将得到更合理的处理
但据国家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所登记评估专家库(国家数据库)专家、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丁介绍,目前处于空白色地带,为“反广场舞神器”销售监管。
丁认为,《无线电管理条例》主要是针对频谱资源的问题。“干扰无线电一般是依法干扰无线电,也就是无线电台,以及一些无线通信设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线电管理条例应该用不上。如果是干扰,那一定是干扰法律的东西。通过行政管理,难度更大。”
丁表示修订后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将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类似的噪声污染纠纷将得到更加合理的处理。
“修改后的规定比较详细,就是控制声音和音量,不要对他人造成一定的干扰。如果造成了,公安机关会管。还提到在广场或者这些集中区域,可以设置噪声监测仪器,实时显示噪声的分贝值,如果及时超过分贝值,公安机关可以提前介入。如果他们不听劝告,公安还有处罚措施,可以通过行政管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