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自动扣费怎么取消解约(轻松保不轻松(一):付款即开通、取消“藏得深”,自动续费套路有多“坑”?)

目前,通过互联网购买保险产品、享受保险服务的现象非常普遍,但各种花哨的营销手段和违法乱象也相伴而生。近日,家住北京的保险消费者刘辉(化名)向北京商报记者投诉,以免费开通诱导轻松签约。签完合同后,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继续按月扣钱。

根据刘辉提供的线索,今日北京商报记者在易保YEATION取出保险,发现平台的“自动续保”服务暗藏玄机,投保的消费者无意识地签订合同,甚至说不出“不”...

开始缴费,自动续费“水很深”

“不给我免费保障,不给我免费健康福利”“点击领取免费健康福利”。有没有刷过类似的广告?最近,刘慧遇到了一件头疼的事:她不小心点击了易到保险的广告链接,免费获得了保险产品,但随后却被每月扣费。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关注到,刘辉的情况并非孤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易保YEATION的投诉有700多条,消费者的投诉多为违约扣款、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连续扣款等。

不少被“中招”的保险消费者表示,不知不觉被扣了钱,损失了几千元。例如,某消费者投诉:“在我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从2021年1月到2022年2月,易保YEATION每月从我的微信中扣除257元,共计3084元,希望退钱给我。”



为了一探究竟,3月1日,北京商报今日新闻记者在微信公众平台“轻松投保YEATION”参与了“6.5万元免费健康险”的相关活动。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后,点击页面上的“完美保障”,便会进入一款产品的投保链接。保险链接显示,投保产品为一款最高保额为200万元的医疗保险,每月保费0.99元(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费用不同)。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发现,缴费方式可以是一次性缴费或按月缴费,也可以是是否开通“持续保障计划”。持续保障计划协议载明:“接受本协议,即表示您同意再次发起投保申请,并授权易保代理人在所投保保险产品的保险期限届满前或届满后,自动从您的账户中扣除保费。”



在投保过程中,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勾选了“月供”和“无持续保障计划”。在履行了健康告知义务,阅读了产品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后,他进入了最后的赔付环节。

但在支付页面上,显示的是“支付并开通续费”。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反复尝试后发现,缴纳保费时会签一个自动续保费。如果他不同意签署自动续期费,他将无法支付保险。而且签约界面没有标明自动续费的金额,只显示最高不超过800元。



最后,北京商报记者被迫选择"缴纳开通续费"来支付保险。保费缴纳完成后,记者随即收到微信支付后台的提醒:中惠百万医疗险已签约成功——每月自动续保,签约长期有效。



指霸王条款,客服回应:先付款再手动取消。

面对易保的自动续保服务,很多消费者称之为“霸王条款”,涉嫌诱导消费。那么,自动续保真的不可避免吗?北京商报今日记者随即拨打了易保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客服人员回复:“如果不同意开通续保费用,可以先支付并开通续保费用,然后到微信支付后台手动取消续保服务。”

轻松保“付费自动续费”的操作是否合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忠指出,续保费在缴费时默认开通,扣款金额不明确,涉嫌违规。这样的“套路”可能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要求。

另有保险行业律师表示,这样的操作涉嫌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对于投保人来说,自愿签订保险合同本质上是自愿投保,其内容包括:是否投保、是否续保以及投保的险种等。,应由被保险人自主选择。

微信自动续费怎么取消

《保险法》第十一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应当按照公平原则,通过协商确定。保险合同应当自愿订立,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投保的除外”。

“对于需要定期缴纳保费的保险产品,并不是只有开通自动续保费的方式。”某互联网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今日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平台还可以设置续保提醒,提前告知消费者按照合同续保费用,这显然是合规的。付费时默认启用续费,可以视为一种“擦边”行为。

既然可以用合规的方法,为什么平台还在“打擦边球”,导致投诉频发?一家保险代理公司的资深销售总监道出了背后的原因。他表示,这是因为一些互联网保险平台只考虑销售和交易的便利性,没有考虑对消费者的尽职调查义务。

“消费者在选择互联网保险产品的时候,往往是看价格低,性价比高,但容易顾此失彼。尤其是互联网医疗保险产品,主要依靠后端持续扣费来盈利,这个费用的涨价幅度可能会超出我们的认知。”销售总监补充道。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就续保服务采访易保,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事实上,这种行为早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并多次申请“围剿”类似行为。2021年8月,银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的通知》,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活动,其中提到了常规续保的相关问题:保险合同制作过程中,尤其是网上投保,网上投保页面设置不规范、不科学,诱导消费者勾选“自动续保”,而后续扣款在没有提前预警或客户选择、确认的情况下,直接通过系统扣款。

消费者在投保过程中如何避免“不知不觉被扣费”的情况?上述销售总监表示,消费者对互联网保险的认知应该是科学理性的。投保时,他们不仅要看页面上的提示,还要通过综合信息来了解和判断一款产品。同时要分清销售渠道,不要轻易被低费率产品吸引。

2021年10月,青海银保监局也发布了相关风险提示,指出金融消费者应警惕“套路”,在签订合同时认真确认缴费期限、缴费方式、缴费渠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北京商报记者陈婷婷李秀梅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