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果园官网首页(在五大城市开设线下门店,天天果园越做越“重”了)



都说这几年懒人越来越多——我们不认同这个判断。不是懒人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质量,想省钱。这类消费者催生了电商领域的两颗新星,一个是跨境电商,一个是生鲜电商。

其中,关于生鲜电商的千亿级市场,麦肯锡在《2015年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报告》中发出了乐观的信号:生鲜电商用户平均一年购买生鲜的次数为24次,排在常温食品、游戏产品、电子票务之后,位列第四,如果只看实物商品,则位列第二。

数据显示,生鲜电商需求明显,潜力巨大。但是对于这个市场的竞争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人们消费,或者说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刚刚获得JD.COM投资的田甜果园正专注于如何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2014年销售额达到5亿后,2015年,田甜果园开始布局O2O。2015年8月19日,田甜果园宣布正式启动O2O和生鲜扩张战略。去年8月,田甜果园推出生鲜频道,开始尝试海鲜、肉类、禽类、蛋类等品类。到目前为止,已经销售了200多种产品。

5月11日,O2O平台“天天回家”上线。目前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五个城市。主要以果汁和水果为主,两小时送达。

田甜果园已在这五个城市开设了近50家线下“品牌店”,并计划年内扩张至100家,覆盖2000万CBD商务人群。以前生鲜的B2C模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需要达到一定量才可以邮寄。现在O2O业务可以满足更多个人的需求,一杯果汁,一个苹果也可以邮寄。田甜果园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伟透露,截至7月底,订单已达5万份。

田甜果园相关负责人告诉钛媒体,其实,2009年公司成立后,田甜果园花了1-2年时间开设线下实体水果店,就是为了让人“看得见,放下心”;但是今年推广的线下“品牌店”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田甜果园负责人表示,现在线下门店也可以支付现金进行交易,但员工会鼓励人们在App上下单,以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

当被问及天天到家与其他生鲜O2O项目的区别时,王微解释道,

“天天回家是全供应链O2O。除了控制后端供应链,还自建前端仓库,没有众包物流,所有环节都是自己控制。”

这使得物流成为每个果园的一大“沉重”负担。据了解,田甜果园将设立贴近客户的仓库,2小时内发货,部分商品直接从门店发货。因为生鲜是一个比较“精致”的品类,第三方物流只有在“遥不可及”的时候才会考虑。今年“717生鲜节”,日订单量达到30万单,每天果园都要关闭订单功能,缓解物流压力。

JD.COM在后勤方面也给了田甜果园一定的支持。今年5月,田甜果园宣布完成由JD.COM领投的总额为7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之后,JD.COM与田甜果园在鲜果领域展开合作。在JD.COM购物中心定居的田甜·奥查德回到了JD.COM的家。JD.COM为田甜果园提供物流系统支持,尤其是全国性的物流支持。

谈及JD.COM与永辉超市的合作,王伟表示对田甜果园没有影响。田甜果园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只考虑自建门店,没有与超市等实体店合作的计划。

天天果园官网

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前面几千公里还是需要全程冷链的保驾护航。果园每天80%的水果都是进口水果,需要在原产地直接采摘后,通过整个冷链配送到中国。王微还透露了一个小细节。因为过海关时需要检查,每天果园都会选择晚上或者凌晨到家的航班避光。

此外,现在有5-6个品种的水果保税进口模式。据本报7月20日报道,田甜果园是首家入驻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平台的生鲜电商企业。今年6月,中国首个进口水果指定口岸在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正式启用。通过指定口岸,进口水果从落地到放行的时间从三天缩短到六七个小时。日常果园可以从上海自贸区直接发货,行邮税在50元以内的商品可以免税。

采访钛媒体《水果行业的电商入侵者,如何管理这个“重”生意?王伟坦言,“建仓储物流,你看不到我们在担心什么,大部分钱都花在这里了...“在发布会上,王微也强调,未来2-3年盈利仍然不是天天果园的主要目标。消费升级需要成本,这是田甜果园的“投资”。

冷链不过去,生鲜就无法保鲜。此前,北京日报披露,目前市面上的生鲜配送方式一般是“冰(或干冰)+保温箱”。讲究的专门设计保温效果更好的盒子,随便的用泡沫盒代替。在这方面,有必要加强规范。

在位于北京亦庄的田甜果园的仓库里,记者参观了不同低温仓库里水果的分类和排列。难怪建这样一个仓库要花上千万。(本文始于钛媒体)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