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亳州融媒体中心
“枸杞2袋,杏仁1罐......”11月17日,精河县托里镇乌拉斯塔村贫困户色勒康·白三白正在按照订单为客户配送货物,准备发往内地。
“在我的网店里,不仅有枸杞、馕等当地农副产品,还有电动车、皮带、餐具等200多种商品。现在网店收入不错,加上土地承包费,年收入3万多元,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色勒康白三白高兴地说。
色勒康白三白正在打包发货。
44岁的Selekjiang Baisanbai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他以前靠家里20多亩地的承包费维持生计。这种情况也让经常入户走访的精河县社会保险服务中心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刘永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刘永利说:“当时我去他家拜访的时候,感觉房子空在摇摆,没有家具。色列克河精神状态不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于是我们经常去看望他,帮忙打扫庭院,送去慰问,引导他走出家门,勇敢面对困难。同时还结合实际为他‘量身定制’了扶贫计划,鼓励他从事电子商务。”
一开始塞莱克河因为不接触电商,没当回事。为此,工作队和村“两委”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的帮扶方式,邀请专业电商专家上门,一对一教他开网店的相关知识,同时帮助色勒克江联系货源、协调贷款。
电商专家前来“一对一”辅导。
色列克江感慨地说:“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支持和鼓励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我一定会把网店经营好。”
好事多磨。在色勒克河的努力和坚持下,网店稳步运行。如今,村民的枸杞、馕、苹果成了他网店里的明星产品,月收入也在逐渐增加。
Selekang检查订单。
2016年以来,精河县依托电商平台,为众多像色列康·贝桑巴依这样的残疾人“量身定制”了电商创业帮扶计划,不仅激发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还帮助他们通过经营网店脱贫致富。目前已有两期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培训残疾人300余人,帮助他们注册网店10余家。
图文:张鉴庭、赛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