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全民行动
3月17日,百万粉丝博主@超级小杰在当天下午的直播中突发奇想,号召粉丝一起砍价买一部手机。当时直播间有6万多粉丝,分享qq群聊的有3万多人,至少有几千人砍价,但是最后0.01元真的没有成功。2点40分播的时候主播还是没有显示成功,但是到了4点40分就莫名其妙的成功了。拼多多给主播发了一张0.01元无门槛的优惠券,付款后就能拿到手机。
3月19日,品熙回应该报记者称“没有成功”不实,但并未透露有多少用户帮助主播参与砍价。
有网友评论李云龙一万人打平安城,六万人砍不了一部手机[泪]
有网友评论说,他们和很多亲戚朋友讨价还价,分享链接,但最后都没有成功。反而落得个令人讨厌的下场,甚至被好友列入黑名单。
有网友评论说,每次点击拼多多,都会弹出一个非常抢眼的红包。点击后可以免费领取红包。从转盘开始,红包会变成金币,然后变成元宝,但结果永远只差0.9%。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拼多多表示,由于页面显示的位数有限,他们省略了将小数点后至少有六位的百分比显示为0.9%,议价页面显示的0.9%是0.9996427%,而不是0.9%。拼多多说省略是因为显示屏有限,数字无法划分。
作为消费者来说,这个百分比比圆周率还要恐怖。想象一下有多少用户在为晚上而战。如果没有明确的议价基准,是不是意味着除了主播之外都有可能议价成功?我不否认有些价值不到100元的人成功了,但是有多少人是免费砍价成功的呢?
就像我玩过的一些游戏,至少有一个保证的概率,但是争晚更像是含糊其辞,通过这种拙劣的营销手段不断获取新用户。
上海曾有律师起诉拼多多在拼多多砍价,但相差“0.09%”。4月6日,刘邀请多位好友免费砍“0.09%”。后来他在“砍价免费”的活动中又砍价了其他几款产品,邀请了很多朋友一起砍价,但平台依然显示“0.09%”的差价。刘认为,拼多多在提供网络服务时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以虚假数据隐瞒规则,让消费者完成拼多多设定的各项任务,购买付费服务,只是为了增加其app的活跃数和收入,已构成欺诈,并已严重影响社会风气。普通消费者维权经验很少,大多只能在网上骂人几句以求安慰。
如今基本上已经家喻户晓,朋友圈里随处可见帮忙砍一刀,免费拿,低价吸引。这种营销手段往往会让消费者欲罢不能。
作为互联网巨头,没有可以获得的标志,也没有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的意向,反而兴致勃勃的专注于社区团购。
人民日报曾给出忠告:一些拥有海量数据的企业,更应该对科技创新有所负责和追求。让人心动的不是一捆捆白菜、几斤斤水果的流动,而是科技的星辰大海。
除了被质疑假货太多,还有用户反应APP读取手机数据,删除自己手机里的照片。这种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太可怕了。很多app下载后都需要用户同意很多权限,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但是我们的个人信息有没有得到保护就不得而知了。
最后,我奉劝一些无良商人,少搞点小动作,多做点正经事。法治社会不容挑衅。
也建议天上不会掉馅饼,为了一点外快去麻烦身边的人是不明智的,会导致关系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