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做手工赚钱(都市手工圈解压游戏“玩毛线”,有人靠它赚钱、有人靠它找治愈)

田黄尚

编辑李


“下班后我们一起打毛线吧!”

最近,越来越多渴望“减压”的年轻人爱上了一种新的“手动游戏”。

周末,朋友圈里很多都市青年都在晒自己的“杰作”:勾勒布料,拿起电枪,用五颜六色的毛线“TuTuTuTu”填出一个个有趣的图案。地毯、杯垫、枕头套、帆布包甚至毛衣都可以用这款工艺品DIY。



家里手工活兼职


这种手工艺叫“戳绣”,英文名是“tufting”。它最初是一种来自美国的簇绒纺织品制造工艺,近年来传播到中国。

在淘宝上,很多邮票刺绣店每个月都要卖出1000多件单品。Tik Tok的“#戳、戳、绣#”话题已经播放了3.7亿次,小红书里有超过7万条“簇绒”笔记。据小红书统计,从去年10月份开始,“簇绒”笔记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第四季度增长约5倍。毫无疑问,继木头、羊毛毡之后,戳绣已经成为大都市手工艺圈的又一热门消费项目。



小红书搜索“簇绒”笔记


在上海、杭州、广州等地,戳戳刺绣体验工坊正在成为网络名人新的打卡地。对于都市青年来说,自创戳绣是一种生活的趣味装饰,也是一种用审美对抗平庸的方式。在一个休闲的周末,听着像挤泡泡一样的枪刺声,亲手做一张柔软毛茸茸的地毯,拍照打卡,这一系列的体验让很多人大呼“顶级”“超治愈”。

聚光灯下的“戳绣”背后有什么样的生意?


“冲动创业”意外成网红


阿云和张颖是中国最早开店的戳绣玩家之一。找到第一个机会的两位姑娘,去年从宁波一家公司辞职后来到杭州,在滨江创办了一家戳绣体验工坊——“从事temminick线的创客空间”。

“大城市年轻人多,杭州的节奏没有上海快,很适合这种手工。”阿云说,“当时的决定几乎是瞬间的。有朋友开玩笑说,‘不上班,去织毛衣?’我们真的是去做‘羊毛’了。其实我自己也想过。与其按部就班的继续我现有的生活,不如趁着年轻,跳出来看看不一样的世界。"



家里人虽然不理解,但拿着攒下的30万启动资金开始行动。从辞职到下定决心创业,租店铺装修,选择设备布局...短短一个月,他们很快就开了一家新店。

也正赶上邮票刺绣的流行。去年5月,开店一个月就盈利了。10月,生意进入爆发期,阿云和张颖忙得站不起来。每位顾客平均单价400-500元,平日顾客络绎不绝。周末店里排满了20组刺绣架,需要预约才能拿到座位。旺季月收入7-8万元。



云彩装饰了商店里的羊毛墙。


除了普通玩家,还有来自广东、上海、四川等地的粉丝、创业者前来打卡取经,甚至传统地毯行业的厂商也纷纷前来参观,时尚品牌、亲子品牌等众多品牌快闪合作也接踵而至...




“感觉像着火了。杭州等地开的戳绣店越来越多,很多甚至模仿我们的店名。我们差点被激增的市场需求挤走,最忙的时候还要在店里铺地板。超负荷运转期间,听到电话就觉得别扭。”阿云说。



阿芸(左)和张颖(右)


尽管工作繁忙,阿云和张颖仍希望扩大市场,建立在线渠道,全网粉丝超过10,000人。

由于不断有“深度到头”的玩家,问戳绣的工具和设备是哪里买的。阿云和张颖还在淘宝上开了同名店铺,自建仓库,专营全套戳绣工具,如植绒绒布、电动簇绒枪、彩色毛线、刺绣架等。店里最受欢迎的簇绒绒布,月销量上千块。



两人还开了淘宝店专属戳绣工具。


“这些工具在我们的材料选择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试错经验。我们通过淘宝分享,让想入行的玩家少走弯路,快速入门。”张颖说。


开店首月卖出30万 戳戳绣物料也很火


像阿云和张颖一样,还有很多年轻人想抓住潮流开店。67年在淘宝开店的90后小伙张震就是其中之一。

一直从事布艺服装行业的张震,几年前还是一个邮票刺绣爱好者。起初,她和一些外国朋友一起玩。张震告诉天下网商,簇绒在美国、澳洲等地非常普遍。它不仅在手工艺爱好者群体中很受欢迎,而且在许多大学里作为艺术课程教授。



洛杉矶的邮票刺绣作坊。YouTube @ tuffttheworld


去年12月,张震发现戳绣在中国也有火的迹象,而他恰好有植绒绒布、电动簇绒枪这类戳绣材料和设备资源,可以拿到原厂价。于是,他干脆全身心投入,开了一家淘宝店,名为“面料的簇绒SpaceX空室”,一种戳绣专用设备。

为了打磨出一把适合戳绣作坊和玩家自己发挥的电动簇绒枪,张震和工厂来回试了10多个版本,最终定制出一款安全耐用不易断丝的产品,成为镇店之宝。一把售价68元的电动簇绒枪,在张震专卖店一个月能卖出300多把,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海淘客”。



张震店里的簇绒枪吸引了不少外地“海淘客”


“虽然簇绒起源于美国,但实际上它的工具制造大国是中国。”张震说,“商店开业后,来自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地的海外买家看到了我们的产品,并通过翻译软件找到了他们。即使他们去中转仓库发货,也要订我们的货。”

张震这样描述邮票刺绣的蓬勃发展之势:“1967年的淘宝,第一次出现一个品类这么好做的情况。”

张震原本在淘宝开了一家服装店,这次创业的起步让他觉得很顺利:去年12月开店的第一个月,月销售额就达到了20-30万元,过年的时候店都没关门。直到现在,产品依然热度很高。

“现在店里客户50%准备开店,50%准备自己玩,一整套邮票刺绣材料的完整价格在1500元左右,创业门槛不算高。”张震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跃跃欲试。”




解压手作,不是一门“快钱”生意


虽然戳绣盛行,但这并不是一个“赚快钱”的行当。

即使有投影、电枪等新设备的加持,戳绣也要靠“慢工出细活”。制作一幅画平均需要4-5个小时,设计精细的大型作品甚至需要一天以上。一般一个10-20套绣框的中小店铺,日客流量不会超过三位数。

“餐饮行业有一个‘周转率’的概念,在邮票刺绣车间一天只有1-2次,很低。要让客户对每一件定制作品都满意,日订单量不可能快速提升。而且手工制作的产品不是可复制的产品,不能快速大量出货,这就使得邮票刺绣赚不到快钱。”Temminick Line创始人阿云告诉天下网商。



花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为一家设计师店铺定制的冲压刺绣装置。


不仅如此,由于入门门槛不高且简单易用,近几个月市场上的邮票刺绣体验店遍地开花。“天下网商”搜索发现,上海已经开了30多家戳绣作坊,而在杭州,提供戳绣体验的店铺也有近10家。在越来越起伏的市场中赚到一块蛋糕并不容易。

在阿云看来,戳绣本身其实代表了一种“慢生活”的态度。跳过日常,沉浸在简单快乐的流动体验中,精致与温度,美好与创新是它的关键词。如果是为了赚钱,跟风商业化,陷入价格战焦虑,会让店家失去人心。

“很多人把戳绣当成一个可以争夺的商机,但我们希望它能慢下来。”阿云说,“就像手工艺艺术本身那种慢慢渗透的美,需要时间去沉淀,而不是去焦虑,去获得一种舒缓的减压感。”




Fabric 空的店主张震的观点也与阿云不谋而合:“我有一些客户想跟风开店,而不是做产品的市场。在快速扩张下,他们的店铺买家往往体验不好,问题很多,最近甚至有人开始离职。”

“回归手工的温度和品质,让更多人体验到这种手工艺的美,是我们所期待的。”张震说。



就像木工、陶艺一样,由于对具体设备、材料、场地的要求,戳绣工坊仍然是年轻人体验的首选。在这个初生的市场,如何留住年轻人,打造一个温馨空口碑好的手工体验室,对于入局玩家来说是一个挑战。

※未标注图片来源: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如果图片侵权,请联系边肖删除。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