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健品代理网(2万元就能拿到“南京同仁堂”贴标?小心,电商平台上这些“南京同仁堂”都是假的)

现代快报讯(记者纪玉文/摄)“老字号”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容易被大众识别。人们会出于信任而为“老字号”消费。从外用的洗发水、祛斑霜,到内服的桑叶茶、蓝莓叶黄素,“南京同仁堂”在电商平台上可以说是“无所不能”。然而,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都是来自山寨公司未经授权的“贴标”,只需2万元就能轻松背书。



消费者质疑:购买的“南京同仁堂”产品为标签产品。

打开各大电商平台或社交平台,搜索“南京同仁堂”,会弹出很多候选产品,令人眼花缭乱。从外用的洗发水、祛斑霜、足浴包,到内服的桑叶茶、蓝莓叶黄素,涵盖领域之广,令人咋舌。因为都是以老字号“南京同仁堂”命名,消费者放下戒备,大方买单。



不过,只要消费者比较细心,应该不难发现,这些产品外包装上的“南京同仁堂”五个字后面往往会加上各种后缀:乐嘉老店、绿金家园、生物科技、健康堂、怡光...现代快报记者观察发现,这些打着“南京同仁堂”旗号的产品销售非常漂亮,平均每月营业额能达到100多单。

这么优秀的销量,疗效如何?在某社交平台上,有很多关于南京同仁堂相关产品的帖子。“抱着支持国货的心态,没想到是个山寨店。”“南京同仁堂连纹身水都给出了。这不是智商税吗?”……



在众多评论中,有网友扒出自己购买的南京同仁堂产品其实是“贴标签”的。同样的中医准字认证,同样的产品编号,某品牌旗舰店300ml美白身体膜的价格是49.9元,但加上南京同仁堂的logo,价格飙升至398元。

记者:电商平台购买的产品,线下门店工作人员从未见过。

保健品代理网

他们买的产品真的都有标签吗?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在电商平台上对南京同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款“草本足浴包”进行了预售咨询。当记者询问足浴包是否为南京同仁堂公司生产的产品时,客服人员表示,“你放心,是南京同仁堂的正品。”记者以39.9元的价格购买了这款草本足浴包。



几天后,记者拿到了这个足浴包。但发现足浴袋背面明确标明生产厂家实际位于安徽省亳州市,经销商为南京同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当记者想向客服反映问题时,发现产品已经处于“过期不存在”的状态。

现代快报记者带着这款在电商平台购买的草本足浴包,来到中华路南京同仁堂的门店。工作人员说:“这不是我们家的产品。我们家主要卖中药和中成药。”

那么这款足浴包为什么要用南京同仁堂的名字呢?工作人员表示不知道这个,但是网上有很多以他们名义销售的产品,消费者要注意区分。

网络乱象:老字号被滥用,2万元就能贴上标签。

《南京同仁堂》为什么要演《变形记》?其实只要在网上搜索“南京同仁堂贴标”,就能很容易找到贴标代理。他们大多同时从事南京同仁堂、郑袖、仁和、白云山品牌的贴标工作。其中南京同仁堂品牌授权的经销商很多都在做二次授权业务。

记者从经销商处了解到,如果想获得南京同仁堂的标签,需要支付两部分费用。首先是押金,单品收费在2万元左右,品牌使用费为贴标签产品出厂价的25%-30%。当然,每个运营商的授权不同,根据授权商品的类别不同,收费也会有所不同。

简单来说,这些经销商有的标注食品、保健品内服,有的标注祛斑产品外用。按照行业内的规则,化妆品的标注价格会高于食品。其中,份额和利润会有所不同。

据中国商标网显示,截至3月15日,南京同仁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已申请商标153件,其中大部分为南京同仁堂、老店、悠远灵等,并且没有绿金家园、生物科技、养生馆、亿光等商标。,都是电商平台上卖的。

维权:“南京同仁堂”被山寨起诉维权。



自己的金字招牌是拿来赚钱的,南京同仁堂药业也不是坐以待毙。它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据天眼超介绍,南京同仁堂涉及的128起诉讼中,有27起是关于商标侵权纠纷和假冒纠纷。记者注意到,这些案件的被告品牌包括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南京同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同仁堂健康中心等。

2021年5月,现代快报报道南京同仁堂被抄袭。当时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公司起诉南京同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

从股东出资的角度来看,科技公司是在管理者和决策者谋求南京同仁堂更好发展的过程中依法成立的,是南京同仁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该公司还辩称,“同仁堂”注册商标专用权属于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同仁堂将其企业名称缩写为“南京同仁堂”,本身不合法,没有合法权益,请求法院驳回其诉讼请求。

最终,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注册使用某科技公司的公司名称不违法。但现有证据显示,该科技公司授权其他公司生产产品,并在包装上显著使用“南京同仁堂”字样。科技公司的行为已构成不正当竞争,应立即停止突出使用“南京同仁堂”作为企业简称。同时,科技公司需要赔偿南京同仁堂经济损失20万元,合理维权费用2万元。

虽然他赢了官司,但侵权并没有停止。法律界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是侵权成本小,但利益大,导致侵权人铤而走险。(部门图片来自网络截图)

(现代快报全媒体)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