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
本报讯(www.thepaper.cn)近日从全国人大代表、东方卫视主持人曹可凡处获悉,他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进一步打击“水军”、构建清朗网络的建议空,建议多管齐下加强治理,阻断“网络水军”/[k0/]的生存之路,构建清朗网络/[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融入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改变着社会的组织结构和传播结构。但在这个网络家园里,不和谐时有发生。近年来,“网络水军”横行多年。他们不断争夺网络舆论场的话语权,扰乱正常的网络秩序,甚至为牟利而实施网络暴力,入侵了包括演艺、电商在内的诸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
在曹可凡看来,与人民文化生活和精神食粮息息相关的演艺行业,是“网络水军”的重要战场。一方面是因为艺人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这种关注恰恰让基于“流量生意”的“水军”看到了获利空的空间。另一方面,影视歌曲的口碑和成绩关系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巨大利益,“水军”自然把脑筋转到了作品的评分、收视率、播放量等数据上。
同时,曹可凡表示,“网络水军”目前已经蔓延到其他行业:在电商购物平台上,“水军”控制着商品的评价,“好评回赠”、“差评送花圈”成为“潜规则”,让用户敢怒不敢言;直播行业,“水军”篡改流量、虚构交易金额,哄抬主播身价,干涉消费者公平接受信息和交易的权利;在生活分享平台上,“水军”会根据“写手”提供的模板创建“经验帖”和“鉴定纸”,“假种草”现象随处可见...
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网络水军”也在升级进化,不断细分“工种”,相互配合,躲避追查。他们的团队中,有专职的“智囊”和“写手”,策划、组织、写作,主要提供相关炒作素材;有专业的“推手”和所谓的“大V”负责抢占舆论场,利用平台算法的漏洞抢占话语权;还有下游的“数据工”,他们聚集在各种微信群、QQ群,层层分发,不断“养号”、刷单、刷量,淹没理性的声音和相关的谣言。
“如果任由这些团队继续发展,这个隐藏的灰色产业就会继续壮大,使得网络舆论场乌烟瘴气,乱象丛生。”曹可凡说。为此,他给出了建议:
一是严格执法,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加强对倾向于雇佣“网络水军”的企业或个人的监管;对有不当行为并造成不良影响或非法获利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对于组织“网络水军”的企业或机构的地狱付费,切断非法活动的源头。
第二,形成震慑,加强典型案例曝光。加强对“网络水军”违法违规典型案件的通报曝光,积极回应人民关切;扎实开展线上线下警示教育,让涉事主体“长记性”;典型案例中,策划、组织等造成不良影响的违法行为,应当纳入社会信用记录,形成更广泛的震慑作用。
第三,完善法律法规,加快网络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对于“网络水军”的横冲直撞,不能只用“事后清理”、“删除一次东西”。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主管部门还应创新构建更加智能化的综合管理体系,设置预警、跟踪、清理、问责的全流程工作规范,狠抓重点关注领域,落实责任。
第四,加强教育,巩固平台的主体责任意识。通过定期培训、监督和抽查,要求各大网站和移动应用服务提供者加强对用户注册登记的把关,加强内容审核,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各类传播岗位的管理。同时,积极引导网民崇德向善,拒绝“邪教式偶像化”,自发抵制网络暴力和网络谣言,共同维护网络间的文明和清明空。
责任编辑:钟摄影编辑:施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