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的时候和大家聊过腾讯注册“微信豆”商标的事情。
当时我说微信打算效仿大哥QQ的“q币”,再鼓一个App内部结算的支付工具。
果然,仅仅过了一个月,微信昨天正式推出了“微信豆”!
那么,微信豆到底是什么?这个功能应该怎么开启?应该怎么用?微信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推出“微信豆”?
嘿,嘿!在深刻体会了“花巨资”之后,今天就一次性给大家说清楚!
先说最基本的问题。现在怎么用微信豆?
首先你得有一部iPhone,把手机里的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
这是因为,目前微信只有iOS版微信7.0.20上有微信豆功能,安卓用户要淡定!
微信更新到7.0.20后,我们先点击微信底部最右边的【我】,再点击头像右边的小箭头,进入【个人信息】界面。
到了【个人信息】页面,你会发现“微信豆”就在眼前!
你还在等什么?我们进去一探究竟吧!
第一次进入“微信豆”界面后,微信会直接弹出提醒,简单明了的介绍“微信豆”的功能:
微信豆是微信中用来支付虚拟物品的道具,目前支持视频号直播中购买虚拟礼物。
敢闹半天,“微信豆”不能直接当钱用,只是个给主播老铁刷礼物用的“虚拟币”?
这就好比斗鱼的“鱼翅鱼丸”,虎牙的“虎牙币”,哔哩哔哩的“金瓜子”。
有什么有点失望的?!
伤害!不管,先用!
点击“搞定”后,成功进入“微信豆”主页面。整个页面相当朴实无华。空绿色的“充值”按钮在摇曳的白色背景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
来,不收点钱也说不过去...
点击充值按钮,页面弹出6个充值选项。1元至少需要充值7个微信豆,最多可以充值518元获得3626个微信豆。
我用小学数学做了一点心算,好像给的不够多...
既然是这样,我决定不要钱主动出击,当即决定怒1元!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有点有趣...
众所周知,由于苹果对iOS的支付限制,App内的所有支付行为都必须经过Apple Store(支付宝/微信支付除外)。
所以,即使我想直接在微信里买微信豆,我还是无法使用我微信钱包的余额,只能通过App Store支付。
嗯,由于我的应用商店绑定了支付宝账号,也就是说我实际上从支付宝花了1块钱买了7个微信的微信豆...
阿里和腾讯的支付体系相互牵制多年,我不经意间就打通了?!想想吧。我有点激动。
说到iOS的局限性,不得不提一点,就像大家的王者荣耀/小鸡账号一样,微信豆不支持不同苹果-安卓系统之间的互通。
比如用iPhone登录微信后,买了500个微信豆;此时,即使在安卓机上登录同一个微信号,安卓微信上的微信豆余额仍然会是-0...
可怜爸爸!
好吧!让我们停止对Android和iOS的担心,回到正题。
花巨资在1元充值后,我就是一个“豆”人。现在的问题是,这七个微信豆我该怎么“花”呢?
微信之前已经给我指明了方向。去视频号看活鸭!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我直接进了视频号“躺鸭”的直播间。
但是,整个界面只有右上角的“喜欢”按钮。好久没发现“奖励”在哪里,七个豆子没花完...
不甘心的我又上网搜了一下,显然是因为打赏功能刚刚上线。很多用户和我一样,仍然没有在看视频直播号的界面上显示“打赏”按钮。
在一些可以正常使用打赏功能的用户中,我终于找到了直播间买礼物的价格:
爱情(1豆)、掌声(10豆)、小花(50豆)、奶茶(166豆)、呼唤(999豆)、烟火弹(2000豆)、桃花岛(8888豆)。
伤害!照此计算,我花一块钱买的七个豆子,连一个“掌声”都买不起...
图片:雷科技
好吧!由于我自己的“豆子”暂时还没花完,这轮“微信豆子深度体验”就告一段落了...
我知道你看到这里有人一定很困惑:
微信折腾了这么久,推出了一个目前功能还不是特别全的“微信豆”。这是什么?!
什么?当然是图片开发视频号啦!
自从Tik Tok和Aauto Quicker等短视频平台风靡全球以来,腾讯一直希望在短视频领域有所作为。
但其自身“微视”不强,发展远不及预期。腾讯直接拉其最大的“核心顶级流量”——微信,推出微信视频号抢市场。
为了给“视频号”拉流量,培养用户直接在微信上看小视频/直播的习惯,微信伤透了心。
首先,微信在今年6月开放了视频号的注册。只要你有微信号,谁都可以注册,谁都可以发视频,谁都可以直播。
在这次大更新中,微信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用户使用视频号。
刚刚介绍了微信,是专门针对“视频号”直播的打赏工具!
此外,微信还将保留多年、之前与“漂流瓶”同名的“约X神器”——【附近的人】的入口,直接改成了【直播与附近的人】!
现在点击进入这个入口。你第一眼看到的不是附近正在使用微信的用户,而是附近正在用视频号直播的用户,以及附近用户发布的内容。
为了优化直播体验,微信在本次更新中还在视频号直播中加入了“美颜”、“连麦”、“抽奖”等新功能。
嗯,直播体验真的提升了。看着这些莫名其妙熟悉的界面,我真的很愧疚:
这真的是微信吗?!
等等,还没完呢!据我个人分析,微信未来很可能会有更大的“改革”!
据微博@天眼调查:
除申请“微信豆”商标外,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近期还一次性注册申请了“微信芽”、“微信苗”、“微信花”等商标,涵盖设计研发、通信服务、广告销售、金融物业管理等领域。
好吧,至于微信能玩出什么新花样,这种“豆芽和幼苗”组合后能推出什么新产品,就看张小龙团队怎么想了...
最后想和你聊聊~
如何看待微信半年来加入的「视频号」、「微信豆」等新功能?你觉得不断更新的微信是越来越“好用”还是越来越“臃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