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朋友圈卖假包文案和假包图片。
微信朋友圈一直是“微信生意”的主战场。我们打开朋友圈,经常会看到“微信商家”发布的各种产品广告。如果你看到有朋友还在卖“物美价廉”的奢侈品牌包,你要提醒他:以假货卖假货,小心涉嫌犯罪。5月31日,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以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对在微信朋友圈销售假包的颜屋等3人批准逮捕。7月28日,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静安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小学毕业的颜屋,早年在湖南做服装生意。看到很多人在义乌开店都做得不错,敢做敢当的颜屋只身一人去了义乌,租了一个铺面。首先,她卖肥皂、鲜花、手工艺品和鞋子,但是市场不好。后来她接触到卖假包的生意,发现这是一种赚钱的方式,于是从附近一家店批发买了一些假包,在街角卖。
随着“微信生意”的兴起,颜屋看准了微信朋友圈的无限“商机”,着手大干一场。2016年6月,吴娟和武康也加入进来,他们每人出资10万元,以武康的名义拿到了经营箱包和各种小礼品的营业执照。颜屋负责在微信朋友圈寻找合作商家和拓展客户,吴娟负责微信接单和联系快递,吴康负责物流和仓储。就这样,三人携手走上了卖假包的“淘金之路”——在微信朋友圈卖各种各样的包和假冒注册商标的包。
假牌包一般不放在门面店里,吴康出面又租了三个单元房作为仓库,专门用来存放各种假牌的包。上百个各种类型的奢侈品牌包分门别类地放在铁架子上,堆了三个房间。2021年4月26日,公安机关在上述仓库查获假冒GUCCI、MCM、DIOR、BURBERRY等品牌标识的箱包3000余个,经初步审核价值20余万元。
经查,颜屋等人利用6个微信号,在朋友圈发布大量假冒注册商标的箱包图片或视频,招揽顾客。如果遇到有购买意向的客户,谈好价格后,可以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收到货款,然后通过快递完成交易。
在过去的两年里,颜屋联系了辽宁的一家制假工厂。他们把进价压得很低,假包的销售价格控制在200元以内。15元左右的卡,卖3元到5元的包和80元到120元的包,卖15元到20元的包,快递费由买家承担,利润控制在20%左右。据颜屋等人交代,从2017年开始,三人每年年底都会算总账,将微信和支付宝专门用于收款的账户里的钱平分。到2020年底,每人获得10万元左右。
看到颜屋等人在微信朋友圈卖假包,吴勇(另案处理)认为这是一笔有“钱”的生意,于是来“取经”,认为自己可以开店当个卖假包的老板。结果吴勇没来得及品尝当老板的滋味。4月26日,公安机关一举抓获4人。(本文涉及人员均为化名)
作者:田娜
来源:检察日报正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