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网络平台怎么做(创业平台成功的三大法则)



第24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文/众创时代作者吴霁虹

很多创业平台都是从自身资源优势出发搭建的,而不是为了创业者的“痛苦”创造高价值。这导致创业平台上创业者激增,但成功的创业者寥寥无几。因此,商业世界正在呼唤一个有价值的创业平台。

必须承认,很多时候,只有少数人的梦想可以通过激情创业来实现。

但是,这种“可能性”现在大大增加了。今天,与一切相关的网站数量相当于世界人口。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一个网络连接,不仅可以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还可以在这个网络世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才华。

于是,一个“人人创业”、“人人都是CEO”的时代来临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这个时代的新国策,这将带来个人和组织商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将改变建立社会创业平台的商业逻辑。本文从当前创业浪潮(包括二次或多次创业)对创业平台(即创业服务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构建有价值的创业平台的创新思路和规律。

一场新的“创业运动”正在兴起

新经济冲击着传统企业。这种影响不是简单的换设备、修模式、升级技术就能应对的。它颠覆了人类的意识空空间、市场思维和商业逻辑,导致全球商业界大量“大而全”的传统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真正改变以符合新世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因此,大量在大公司工作的优秀员工对自己的未来、晋升、薪酬和创新都非常悲观。于是,“牛仔”们纷纷离开大公司。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高管为了自己的商业理想再次出发,开始了自己的后半生。

人才的离开已经成为当今商界的一道风景。这种景观催生了一个新的契机,那就是一批批有梦想、有经历、有才华的人开始创造机会“雇佣自己”,通过创业实现人生价值。

在美国,Airbnb的创始人布莱恩·塞斯奇(Brian Ceschi)和其他一些草根,最初是想解决因为失业而付不起房租的问题,于是创造了“空空气床垫加早餐”的服务。后来,它将这种模式变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吸引了Nathan Blecharczyk加入,成为首席技术官和联合创始人。内森是个很牛逼的人,在微软、OPNET technology等大公司都工作过。如今,他们与首席产品官兼联合创始人乔·格比亚(Joe Gebbia)一起,将Airbnb发展成为一家引领共享经济的全球性公司,估值超过250亿美元。

中国荣昌洗衣董事长张荣耀在2013年选择了二次创业,开创了“e袋洗”的O2O洗衣服务,吸引了年仅26岁却已经在百度LBS事业部主管产品、运营、渠道的陆文勇。陆文勇带着丰富的O2O经验来到e袋洗担任CEO。短短两年,e袋洗估值突破5亿美元。

今天,在一个开放的网络世界里,像Airbnb创始人、e袋洗CEO这样年轻、有梦想、有能力、有幸找到创业创新突破口的年轻人才越来越多,正在形成一股新的力量。与此同时,张荣耀等能够改变生活的传统企业家正在拥抱新业务,加入新的二次创业浪潮。更何况,原本因为创业门槛高而想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也跃跃欲试,一头扎进了这股创业浪潮。

正如长尾理论的作者安德森所指出的,互联网的普及降低了创作的门槛,使每个人都有了创作和传播的能力。这种力量冲击着现实,可以带来新的创作运动。

当这种创业景观足够明亮和吸引人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为各类创业者提供服务的创业平台、众创空室、孵化器、加速器等等应运而生。

创业平台是创业者成功的摇篮。国际上有管理规模300亿美元的Y Combinator(以下简称“YC”)孵化器,估值超过50亿美元的Wework等。在中国,有各地高新区建立的那么大的创业平台,也有腾讯众创空 rooms这样的新平台。2015年计划在全国建设25个线下众创空房间,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目标再造100个亿万富翁。有小到3W咖啡的创业咖啡馆,遍地开花,都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创业大军。

创业平台: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创业平台也是成功创业者的孵化器。创业平台的成功,一定是创业者的成功。但在这一轮空之前的创业大浪潮中,现在呈现的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创业者的痛苦变成了创业平台的痛苦。

创业者的痛,就是创业平台的痛。

近年来,大量创业者在烧完投资人的钱后,登上了死亡名单。从电商到O2O平台到微电商,从餐饮到服装,从电器到医疗等等。,横跨十多个行业和领域。创业的兴起导致了对创业的误解,创业平台也陷入了困境。

创业者的误区体现为:

●有梦想就能成功;

●成功的模式是可以模仿的;

●有好的想法可以拿到钱;

●可以用资金和政府资源获得用户...

本质上,很多创业者是有意愿但没有能力的。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在新时代犯了更深层次的错误:用旧世界的思维做新时代的事情。

比如很多创业者没有从业务控制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所以没有解决用户的痛点,或者说痛点不痛不痒;有些创业者还没有通过联系、联网、参与来解决问题,还在独行。所以,有梦想,有经验,有资源,并不代表能创业成功。

大量创业平台的创始人和管理者其实都是创业者或二次创业者,他们也有同样的痛苦。比如很多成功的房地产商,为了实现转型升级,把楼盘的购物中心变成了众创空房,为创业者提供办公空房和服务。很多新兴的创新空室或者孵化器提供非常优惠的服务条件:“拎包入住,轻松创业”,提供投融资对接服务。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很多创业者在钱烧完之后就离开了。于是,那些创业组织变得像脱缰的野马,花钱,累,但不可持续。

创业平台的痛点是难以创造资源优势之外的高价值。

根据中国投资研究院的研究总结,国内主要有以下几类创业平台:

●活性聚合型。定期举办项目发布、展览、路演等创业活动。比如:北京创客空室、上海新工场、深圳柴火空室、杭州洋葱胶囊等。

●训练聚合类型。依托高校优先培训辅导。比如:清华x-Lab、北大创业孵化营、雅洁俱乐部等。

●媒体驱动。为企业提供宣传和指导。比如:36Kr,企业家等。

●投资驱动。聚集天使投资人和投资机构,为创业公司提供融资服务。比如:车库咖啡、创新工场、天使交流等。

●房地产驱动。为地产商开发联合办公空房,类似美国的WeWork模式。比如:SOHO 3Q,UrWork等。

●服务型产业链。为创业团队提供办公场地、业务对接、天使投资等产业链服务。比如:创客总部。

●综合服务型。提供财务、培训辅导、招聘、运营、政策申请、法律顾问甚至住宿等一系列服务。比如:创业公社,大部分高新区。

稍微研究一下这些创业平台就会发现,很多创业平台都是基于自身的资源优势,而不是为了创业者的痛苦创造高价值。比如做房地产,可以给创业者提供一个工作站,但改变不了企业自身产品不强的本质问题;做活动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投资合作的资源,但改变不了企业自身的基因问题。于是,创业平台上的创业者一个接一个在前进,而成功的创业者却少之又少。

从这个角度来说,创业者的挑战也是创业平台的挑战。因此,商业世界正在呼唤一个有价值的创业平台。

呼唤有价值的创业平台

众创时代,万物互联,资源更丰富,信息更透明,网络更广阔。所以创业平台和过去的传统孵化器有很多本质区别,简单的保姆式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今天创业者的需求。

我的研究发现,创业平台要想获得、留住、培养有价值的创业者,必须从建立C2C商业生态系统模式入手,遵守三大规则,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创业平台的C2C商业生态系统模式公式

C2C商业生态系统模式的创业平台有两个关键内涵。

一个是商业生态系统。是指利益相关者基于共同目标,在同一个有价值的平台上为客户提供统一解决方案的商圈群体。对于创业平台来说,这个商业生态圈就是一组帮助创业者解决痛点相关的独特资源和创新体。

比如来自美国的YC,就是一个“运营驱动”的创业平台孵化器。从帮助创业者“做正确的事”(磨炼公司发展模式、战略和创业精神)到“做正确的事”(整合投融资资源、拓展价值链、开发市场资源等。),平台运营帮助创业运营,形成商业生态。

对于平台上孵化的初创企业而言,它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商业生态系统,连接着互联网巨头、最优秀的风险投资基金和最前沿的新兴产业链。这意味着每一个在孵创业者长大后都有机会顺利进入新经济圈。

根据YC创始人保罗·格拉厄姆的说法,这种商业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商业生态的经济,并成为“许多传统企业的替代品”。

另一个关键概念是C2C。其含义超越了人与人连接的概念,主要是从客户需求到客户消费,其中“2”是创业平台应该创造或创新什么的核心问题。以YC为例,其价值创造的关键点在于围绕“人”:甄选优秀企业家的价值种子,帮助企业家挖掘潜在价值,让企业家成为企业家的价值。

三大定律奠定了一个有价值的创业平台

C2C商业生态系统模式可以帮助创业平台建立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网络连接和价值创造的新商业生态系统。在我看来,要成功搭建这样一个有价值的创业平台,创始人必须遵循三条规则。

规则一:创业平台的价值主张

商业的传统价值主张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到实现产品或服务功能的商业的价值取向,都有最终的发言权。在创业平台上,是“我有房产,我可以给你租一块地”的价值思维。这与互联网时代人类追求的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价值,即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人,一个有能力帮助他人的人,是相悖的。这是一种利他的价值取向。

创业平台要想成功,必须倡导一种利他=利己的价值主张,这是一种尚未满足需求的价值,通常隐藏在创业者(客户)的价值诉求中。一旦这些价值需求嵌入到创业平台的产品和服务中,就能创造新的价值,建立无与伦比的新竞争优势。

人文关怀的价值主张包括利他=利己,参与=贡献,分享=收获,选择=进步。创业平台应该在这些要素中为创业者创造什么价值?

对于创业平台的创始人来说,如果你的创业平台想要孵化“牛人”,你首先要成为一个正在孵化的“牛人”,而不是一个普通的资源供应商;创业平台要成就未来的创业者,你首先要成为一个有实力的创业者,而不是房地产开发商;你的平台服务的是一群有梦想有行动的创业先锋,所以你一定是一个有激情有创意的潮流引领者,而不是一个只收房租送材料的中介服务员。

所以,重塑价值主张是创业平台拥有真正价值的第一步。

法则二:创业平台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将决定创业平台能否持续发展。毕竟创业平台需要的是收入,不是慈善。这就需要平台的创始人从供需要素出发,尤其是从解决创业者的痛点出发,而不仅仅是从自己有什么资源出发。

例如,在设计商业模式时,创业平台应该考虑以下核心问题:

●如何找到最有潜力的创业者?

●如何帮助他们实现快速成长?

●如何帮助他们成为企业家?

●如何通过提供创造价值的创业服务获得收入?

怎么网上创业

这些都是可以带来经济效应的问题。项目选择、孵化管理等服务,可以撬动投资、智力投资、现金、众筹等的使用。其实只有铸造出超专业的共创模式,才能获得财务收益。

YC的盈利模式是,投资智慧后,创业者成功,退出并获得巨额收益,创业平台分享投资收益模式,而不是现金流收益模式。这给创业平台增加了风险。所以会倒逼创业平台为创业者创造创新,解决痛点,这样才能成功,而不是提供似是而非、琐碎、无痛、无创的同质化服务。

规则3:创业平台的新方法

这里要用新的方式方法来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以及创业平台的价值主张和盈利模式提出的问题。过去,创业园通过建设新的办公楼和提供一站式注册服务来吸引创业者。但在今天,这种方式很难吸引到合格的创业者,因为这样的服务已经同质化,几乎家家都有。所以创业平台在今天一定要学会用科学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建立智能互动创业平台,精准匹配合适的投资人;有效连接全球网络资源,实现有价值的交易和创造;提供基于云计算的个性化定制办公,帮助创业者解决高效运营问题,才有可能创造高价值。

特别是作为一个平台,我在《众创时代》一书中提出了互联网的+、-、×、平方数的解决方案,分别是基础标准平台、数据驱动平台、个性化定制平台和众(自)创平台模式。比如北京898创新空创业平台,可以打造一个智能化的工具,将全球商业资源转化为有效的潜在市场,嫁接给创业者。

总之,在“双创”热潮的涌动下,当群众的智慧、才能、才华得到释放,当创业成为新经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的商业世界将呼唤一个具有可比性的创业平台。一个有价值的创业平台,和一个成功的创业企业一样,将能够重塑人文关怀的价值主张,接入信任连接的网络体系,用更科学的工具解决创业者的痛点。

至少,像一个成功的创业公司一样,一个有价值的创业平台应该能够创造出有灵魂有温度的产品或服务!

(本文作者也是“强基因”理论创始人、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美战略合作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来源:11篇中外管理杂志封面文章

中外管理杂志微信官方账号开通了“评论”功能。欢迎大家点击文章底部“写评论”参与砖块拍卖。我们将尽快在墙上与您分享精彩创意。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持原力[/s2/]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