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元服饰批发(网购“幸运盒子”9.9元抽衣服、抽手机?别等到被割韭菜才追悔莫及)

来源:海报新闻

“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有了这种期待感,各种盲盒迅速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从最初的娃娃到口红、书籍、古董、蛋糕等。“一切都可以是盲盒”。



以前各种盲盒的价格和直接买一个同类产品相差不大,乐趣在于“惊喜”。但现在,如果你10元就能买到一个品牌的服装,或者9.9元就能买到一个品牌的手机和数码产品,你觉得你买到便宜货了吗?

9.9元装衣服和数码产品的盲盒

记者注意到,在很多知名电商和二手平台上,服装等被包装成“幸运盒”,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都是单件或多件出售,有的商家更是“大胆”,直接“按斤出售”。



因为你无法选择,你不知道你会收到什么颜色,什么款式,甚至什么性别。有消费者评价:“花30元买了5件衣服,其中4件是女装。”

通常“按件买”的价格比“按斤买”的价格要高,但选择余地更大。有些商家会注明衣服的类别,甚至会让你选择上衣、下装或外套,但尺码往往无法提供。

如何知道自己买的衣服是否合身?记者尝试与一位卖家沟通,卖家询问身高、体重等,并据此选择衣服。

从商家的介绍中可以发现,这些衣服多为库存货、退换货、外贸滞留货、快递废弃件。二手平台上的一些商品甚至来自店主自己的衣柜。



“幸运盒子”中展示的一些奖品。

这种网购的“幸运盒”,除了服装,还有一种盲盒,以名牌手机等“数码产品”为噱头吸引消费者。点进这些“幸运盒子”的产品页面,记者发现盲盒市场监管存在更大的“盲点”。

虽然每个店铺的具体玩法不同,但基本都是以超高的中奖概率和有价值的数码产品为噱头来吸引消费者,评论区收到手机、平板等昂贵产品的照片。甚至有商店为无人机或苹果11提供313元的诱人套餐。



截图来自消费者评价。

记者发现,这些店家一般都会推出几款不同价位的套餐,分别对应低、中、高的中奖率,概率在20%到75%不等。记者选择了一家发货地点在深圳,月销量在500件以上的网店。购物车页面显示,如果你花19.5元,有20%的几率会使用苹果华为手机,而如果你花29.5元,这个几率会上升到50%,还有一个神秘的“手机超高爆款率”,只要39.5元。但当记者询问客服所谓的“超高爆款率”是多少时,客服回复“没办法计算,手机和赠品都是随机的。”



信息的展示也让买家产生了怀疑。根据商品详情页的介绍,盲盒里的商品包括数码产品、电子产品、日用品、化妆品等。据记者观察,大部分买家都会小心翼翼地呈现大牌手机、智能家电、游戏机等数码产品。当记者询问是否能提供所有“奖品”的清单时,对方表示不能,并强调“所有盲箱都是随机的,有血损有血得。”

买就是赚?真的“物超所值”吗?

8元服装批发

很多卖家在销售页面打出广告:“白菜价”,“买了就赚,绝对不会亏”。

但从评论区可以看到,消费者的评价是两极分化的:“感觉倒霉,衣服质量真的一言难尽。”“没有我能穿的。”“可能太便宜了,全扔了吧。”

但也有人评价:“39块9件的衣服质量一般,有刺鼻的味道,但总价值绝对不止这个钱数,还是挺划算的。”“富宝很有价值。这三件衣服都是不同的风格。他们都很好。如果不是怕重复,我还想再买。”

记者问了一位在家从事服装制造的业内人士,他说:“服装制造成本不高。如果单衣没有复杂的款式,成本在10元以内。对于那种简单的缝衣服,5块钱可能是有利可图的。即使是棉衣,成本也不过几十块。如果是残次品,那就一文不值。”

此外,一些积压的库存或者退货单,原本对商家来说是卖不出去的,通过“盲箱”销售,一边清货一边赚钱,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视频中显示的是500元的快递盲箱中的物品。

至于号称能画衣服的盲人快递盒,其实绝大多数商家都是在批发平台上购买低价小商品,放在专门的快递盒里卖。

有商家告诉记者,“里面的东西一般都值进价,口罩、电子产品、衣服比较多。”但是有网友做了实验,买了一堆快递用的盲盒,最后打开了一堆过期的零食和女生的发带。

盲人快递盒的流行,离不开网络上花哨的宣传。

从去年开始,在各个视频网站上,可以看到很多评测博主开始拆封“盲人快递箱”。他们在介绍快递盲盒的时候,基本都是用“手机平板都有可能去掉”的噱头来宣传。



盲人快递盒的流行,离不开网络上花哨的宣传。

这些“出格评价”甚至可以被百万以上的人点赞,在视频网站的播放量也可以超过千万。这让快递的盲箱有一段时间成了抢手货。

其实大部分视频里,博主拆的东西根本不值得买,甚至是一堆垃圾。但即使在这种“除草视频”中,他们也会营造出一种打开盲盒的兴奋感,并强调“输了就有赚”。所以看到这些视频后,很多用户会被新奇的内容吸引去买快递盲盒。

很多人像买彩票一样买快递盲盒,希望能提供高价值的物品。盲盒,真的能玩得开心吗?我们不排除有人把快乐和满足分了,把快递分了,把高价商品分了。



截图来自消费者评价。

从消费者评论和照片来看,盲盒里不时有“品牌”服装和鞋子。

“很少有人写评论。这次收到货后,我不禁有些激动。5块钱画了一双AF1鞋,真的很牛逼。从外观上找不出任何瑕疵,物有所值。”“9.9元,本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下单的,没想到买了这么帅的衣服。仔细看看标签,原来是杰克·琼斯的。”



这样的宣传吸引了很多“幸运”的买家。他们会像买彩票一样买盲盒,希望能提供高价值的商品。但更重要的是,赌徒们并没有想象中的快乐。

如果提供的商品非常便宜,卖家也可以辩称买家“运气不好”,就像买彩票没中奖一样正常。比如有用户在Tik Tok上爆料,卖家在宣传中称“手机必须在国内”;等他把产品买回家,发现自己没有手机,和商家对峙。商家说页面上写的不是“一定要赢”,而是“比赢”...

盲人快递盒的“源头”从何而来

盲人快递盒的“猫腻”就是它的“源头”。

(1)“暂扣”快递



在很多卖盲人快递箱的卖家的宣传中,都有“菜鸟驿站”或者“快递站点”的字样。

有的卖家会直接说自己是快递站的员工,有的会说自己是“直接从快递站拿货”。简而言之,核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这些快递都是真的。

据@新京报的报道,双11,618之后,问题部门会堆积成千上万的“无主快递员”。所以有些站点会和不法卖家合作,让卖家批量拿走这些快递,进行二次盈利。

同时,他们会要求卖家“永远不要透露是哪家快递公司”,因为这是“违法行为”。有些快递站点不仅会擅自处理快递,甚至可能会私自截留或窃取快递,然后告知客户快递丢失。

(2)便宜的商品包装成“快递”

虽然有些快递确实是从快递站流出的,但是看看电商平台,很多店铺的月销售额高得惊人:



最畅销的店一个月能卖1000+,一年能卖1.2w+。怎么会有这么多无人值守的快递?

事实上,绝大多数盲人快递箱并非无人认领和转卖的快件,而是卖家包装的货物。他们会在快递盒里塞一些便宜的东西,然后装成以前邮寄过的样子,伪装成盲人快递盒。据购买这种快递盲盒的用户反映,几乎所有的包裹都是“垃圾”:



归根结底,卖家利用“盲快递盒”的噱头,变相处理低价商品,盲盒的价格甚至远高于单独卖货。

当不值钱、卖不出去的东西,转化成可以“开宝”的快递盲箱,销量陡然上升,这一波剁韭菜,绝对是赚到了。

(3)商店“记帐”的副产品

除了卖家自己包装的快递盲盒,还有一种盲盒,是真快递,但不是“无主”。据@生活新闻了解,夜市卖的盲盒很多都是店铺“刷单”的副产品。很多店铺为了“刷单”,需要大量真实的快递单号。这些送来刷单的快递基本都是铅笔钥匙挂件之类不值钱的东西。于是,一些承包刷单业务的人会把便宜的快递在当地夜市转卖,以二次赚钱。

涉嫌霸王条款律师呼吁加强对盲箱的监管

在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张艳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会开始追求更多的个性。盲盒、新潮玩具一方面满足了年轻人新奇、刺激、惊喜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成为非实用的符号,成为年轻人炫耀个性的一种方式,体现了年轻一代对自己的关怀。



“快递盲盒”的销售页面几乎都写着同一句话——“盲盒性质特殊,不支持退货”

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快递盲箱”是一个比现实更大的噱头,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心存侥幸,“没看到棺材不哭”,不买垃圾,他们不相信自己会交“智商税”。

记者采访了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律师志愿者小组律师陈伟。他表示,“瑕疵商品只允许换货不允许退款”的做法实际上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涉嫌霸王条款。“根据质量三包规定,产品不符合要求的,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换货或者修理。这不是既定关系,而是平行关系。我觉得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出发,商家应该尊重消费者自由选择退货、换货或者维修的权利。”陈伟说。



截图来自购物网站

对于电商平台上主打大牌数码产品的“惊喜箱”、“幸运箱”,陈伟律师表示:“如果活动结束后,商家没有按照宣传中的承诺提供相应数量的产品,属于虚假宣传。根据相关法律,应该受到行政调查。”





早在1月14日,国家邮政局召开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1年邮政快递业更加贴近民生的七件实事。

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侯艳波也表示,将加强对快递数据采集、管理、使用的监管,严肃查处泄露用户信息的泄露机制,清理整顿盲目快递盒计费和售卖行为。

快递盲箱卖家将大量劣质商品打包进快递,售价翻倍,不担心销量。从此,库存垃圾成了可以换钱的宝贝,他们不用承担“7天无条件退货”的责任。

看似“幸运盒”,其实是割韭菜的新姿势。要不要打开这种盲盒?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陈风起综合自Zhongxin.com、新京报、生活报、海报新闻等)

编辑:王乐双

审核:丁后勤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党媒信息国家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