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慧,实习生不厌其烦上海报道根据国内各大快递公司发布的服务公告,今年“春节不关门”服务时间集中在腊月二十八至正月初四(即1月30日至2月4日)。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不打烊”模式结束,国内邮政快递服务业正式转向常态。
2月7日,国家邮政局公布虎年春节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业运行数据:今年春节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业总体安全稳定,邮政快递业务大幅增长。今年1月31日至2月6日,全国邮政快递业收寄快递包裹7.49亿件,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16%。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当地过年人数增多,快递包裹需求明显增加。去年春节期间,邮政快递行业首次集体切入“春节不关门”新模式。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1年春运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业收寄快递包裹6.6亿件,同比增长260%,日均快递处理量超过9000万件。
在今年几个电商平台的帮助下,虎年春节期间快递包裹量持续增加。在多项举措的支持下,刚刚过去的淡季快递2月业务并不疲软。
另有数据显示,自1月17日春运开始以来,截至2月6日,全国邮政快递行业共揽收快递包裹38.9亿件,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34.1%。快递完成包裹44.6亿件,增长36.94%。
“云上新年”刺激快递行业需求
行业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31日至2月6日,全国邮政快递行业收寄快递包裹7.49亿件,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16%。其中,代收快递包裹4.2亿件,较2019年、2020年、2021年同期分别增长545%、338%、12.04%。快递发送包裹3.29亿件,较2019年、2020年、2021年农历同期分别增长645%、280%、21.6%。
作为第二次进入非倒闭行列的“通达系”,马不停蹄的网络给经营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以大云股份为例,该公司披露,截至2月2日,代收件数增长93%,派送件数增长82%。整个春节期间,大云股份全网同比涨幅超过89%。
春节前,快递公司集体官宣“春节不关门”服务。包括顺丰在内的多家快递公司和京东快递等物流公司也贴出了春节期间正常运营的通知。
对于国内快递行业来说,2021年1000亿件的年业务量意味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随着之前的“价格战”停止,快递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从单价转变为服务能力和质量。快递企业在淡季主动“不关门”,核心目的是优化服务,留住客户。
同时,电商加大马力推广“不打烊”,为快递公司在春节期间保持运转收入提供了业务保障,快递行业的稳定运行也支撑了“云拜年”“云购物”的新趋势。
其中包括拼多多、JD.COM、Tik Tok、爱车快消、天猫等都推出了年货节,试图在春节期间刺激网络消费。
事实上,虎年春节期间,国内消费情绪积极,购买力强劲。2022年春节假期前5天(1月31日至2月4日),联网平台办理跨机构网上支付交易62.36亿笔,金额4.20万亿元,同比增长5.30%和11.58%。
在“现场拜年”的倡议下,网上拜年、互送年货成为新的拜年方式,节日期间对特色产品和节日快递有着强烈的需求。网络平台统计数据显示,“云购物”已成趋势,部分网购平台日均交易额同比增长65.54%。
解决春节假期的成本和效率问题
在疫情催化和行业变革的影响下,这两年春节期间的快递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2021年春节期间,电商快件占比较2020年同期大幅提升,大件商品业务量快速增长,各大城市快件需求更加旺盛。
此外,去年以来,快递下乡政策的推进和乡镇物流网络的布局,保证了渠道下沉,这也意味着快递行业新的增长点。今年春节期间,农产品成为新的“主力军”,网络销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快递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成本和效率是行业的双重命题。春节期间,不停的网络也意味着人力和运营成本的增加。
为了维持春节期间的利润,各家快递公司都打出了不同的“牌”。
“通达系”在电商平台布局春节期间的主要包裹。公告称,在“无关闭时间”期间,在原合作价格基础上,第一重(1KG)提价不超过1.5元,第二重提价不超过0.3元/KG。
此外,议价能力更高的顺丰在春节期间的价格变动比通达系更高。春节前夕,顺丰速运公布了大包裹涨价通知。1月10日至1月30日,顺丰对符合快递标准且大于等于20KG顺丰速运的产品,收取0.2元至1元/KG的资源调节费。春节期间,它对个人邮件增加了“资源调节费”,价格为10元。
春节期间,菜鸟将直接给一线员工发放超过3亿元的激励。对于菜鸟来说,依托其自建的全球物流网络,保证了春节期间进出口商品的稳定流通。菜鸟物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春节期间,菜鸟升级了跨境物流支持,保税仓、出口首选仓、海外仓春节备货超过2亿件,帮助国内外超万家跨境商家春节备货,全球发货。
据统计,大年初一至初五,菜鸟跨境保税仓等渠道进口商品数量较去年农历增长24.8%。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