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针对315事件,最近事件很多。从小到大,有些品牌对自己的印象还是比较乐观的,甚至我们很多人还是很喜欢吃。然而315爆发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太可怕了。这篇文章会和你谈谈。
看完了各路媒体报道的3.15专题,我们终于迎来了2022年备受期待的央视3.15晚会。
今年的3·15晚会报道了13件大事,涉及食品、互联网信息、旅游、医美、直播等企业和行业的乱象。其中“坑酸菜”的制作方法、男经营者冒充女主播等事件冲上热搜,涉事企业也纷纷开启紧急公关模式,或道歉整改或澄清,但这并没有平息消费者的愤怒。
近年来,消费者早已熟知“曝光丑闻-企业道歉-再次犯错”的道歉流程,这也导致涉事企业的公信力逐渐下降。显然,依靠应急公关的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根本错误。
一、脚踩、土坑味的酸菜看吐了,双标生产令人寒心,康师傅、统一回应最新进展:“这已经做了几十年几百年了。为什么不行?”湖南插旗蔬菜行业的一位工作人员将这次曝光形容为“灭顶之灾”。
目前,涉事公司已关闭网站运营,酸菜作坊已全面关闭。在中央电视台的镜头前,湖南插旗蔬菜产业的董事长说“我错了”。
其他涉事企业也对此作出回应,其中康师傅发表声明承认其供应商为湖南插旗菜业,并立即取消一切合作,封存其酸菜套餐产品。该鱼粉也公开道歉,全面停止使用并封存相关酸菜原料。
根据统一发布声明,自2012年12月起,湖南察旗不再是酸菜袋供应商,统一酸菜袋将全部进行检测。后来又对外喊话:“敢承诺,敢保证,不信就去参观”,并曝光了生产工厂的照片,提供了1000个地方供媒体参观。
肯德基发表澄清声明,称插旗菜业不是肯德基的供应商,并责令其立即从官网删除不实信息。然而,被官网点名合作插旗蔬菜产业的麦当劳却迟迟没有动作。
在这次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了湖南茶企菜业、岳阳市君山区雅园酱菜食品厂、金瑞食品有限公司的老坛酸菜生产过程,这些所谓的“老坛酸菜”其实是土坑制作的
从现场来看,工人们会穿着拖鞋,或者赤脚踩在这些腌菜上,甚至有的工人会随意丢弃腌菜上的烟头。还有随处可见污渍的作坊里随意加工包装的酸菜,其中谭潭桥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酸菜防腐剂严重超标,夏天会超标2到10倍。
来源:央视财经
据报道,这些腌制的蔬菜已被运往全国各地。另一个令人心寒的是,这些厂家对运往国内外的酸菜生产方式持“双重标准”。国外用的是标准化的腌制罐,国内的是土坑酸菜。对于双标行为,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内最高罚一两千元,国外罚十万元。
从涉事企业的态度来看,还停留在对相关产品下架的处理方式上。没有采取实质性措施来补偿消费者。
二、冒充美女主播的男运营,靠喊粉丝“老公”来收割钱财最新进展:目前,巨象互娱传媒公司法人、公司运营负责人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该团伙对利用直播交友为诱饵骗取受害人钱财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果然是男人最懂男人。在央视曝光的直播行业乱象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场景:一群男人拿着手机围坐在一起,和曾经享受过直播间的粉丝聊天,聊天内容中出现了很多“老公”“亲爱的”等亲密露骨的语句,引诱这些粉丝一步步翻出空钱包。
来源:央视财经
报道称,涉事公司是一家名为巨象互娱传媒的公司,号称中国十大直播协会。它声称其管辖下有30多个分支机构和加盟合作伙伴,并有3000多名签约艺术家。然而,根据田玉娥app,该公司的投保人数实际为零。
据悉,直播收成的一半归直播平台所有,公司拿25%的提成,剩下的25%是主播和运营方的提成。一旦粉丝无法继续打赏,这些“女主播”外壳的男运营就会提出“分手”,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借钱,支付宝,亲戚朋友什么都做不了,信用卡都留给我空”。
这种“温柔陷阱”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杀猪菜”套路。通过屏幕网络直播交友有一定的风险,也警示人们不要对主播投入过多的真情实感。
三、“捡漏”缅甸翡翠;工厂主、代购、原产地背景全是演的最新进展:目前大火直播的微信小程序已经下线,被曝光的“十里牌直播间”也已被关停。随后,云南省连夜行动,对网络直播平台和玉石市场进行全面排查。
经过一系列的“表演包装”,一堆劣质翡翠原料变成了缅甸翡翠品种,足足“增值”了十倍。
在央视3·15晚会上,一些销售翡翠原石的直播间被指虚假宣传,包括永德祥翡翠直播间、成泽翡翠、十里牌、那货直播间等。
为了将这些假缅甸翡翠的身份“弄真实”,这些主播会专门找人扮演发货人和买家的双重角色,表演一场砍价“双簧”,以假乱真的方式将原石从200万元切割到19万元。更有甚者将直播间的位置搬到缅甸原点,持续的讨价还价又将上演。然而,这些地点实际上都位于云南的一栋写字楼里。店主只是穿上缅甸衣服,装成缅甸人,把直播背景放在一张缅甸海报上,假装“人在缅甸”。
不仅如此,为了达到更真实的效果,火平台的一个直播间里的商家还特意借用了原石。客户下单的时候,商家会鼓励客户把原石做成成品,然后从市场上买便宜的成品送出去。
来源:中央视频
在这起云南假翡翠案件中,那火直播平台负责人表示,像这样卖翡翠原石的直播间有1000多家。
以次充好、自导自演、自导自演的虚假宣传手段着实让观众大吃一惊,这些网络直播购物的“水”比预想的要深。
四、被操纵的口碑,无处不在的“水军”入侵最新进展:被央视曝光后,这些口碑服务机构联系的相关大企业并未做出正面回应,但其中一家涉事机构金道集团表示“影响不大”。据东方。com,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只暴露了很小的内容功能”,这件事对他们的打击“很小”。
目前,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上述5家口碑服务公司展开调查。
你想象中的水军可能不仅仅存在于评论区,从公司口碑评价到学校排名,随处可见。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些非法机构利用搜索引擎、问答平台、口碑网站引导口碑走向的违法行为。这些非法组织通常会以真实用户的身份去各种平台发表评论和观点,以此来引导口碑和舆论。
以招聘为例。当候选人去网络搜索公司进行口碑评价时,如果公司已经购买了这项服务,那么候选人很可能被虚假评价蒙蔽,无法得到真实情况。
来源:央视财经
在英迈思、四川雕羽、上海牛推、上海顶尖工匠、天津企航等公司中,英迈思宣布将为企业打造品牌、搜索、口碑的闭环私域流量池。官网显示,公司成立13年来,先后服务过华为、上海宝钢集团、唯品会、顺丰、中信银行等知名企业。
据央视记者调查,除了上述针对企业的口碑控制服务,上海顶级匠人还可以提供“WordPress屏幕”功能,调整搜索排名顺序。比如家长在搜索校园信息时购买服务的学校,就会位于最前面的位置。
没想到,水军的口碑运营已经侵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事实上,因为一些企业的需求实际上助长了这些非法组织的嚣张气焰,真正有信誉的优质企业是不需要这些旁门左道的。
五、月销10万+、低至9块9,低配版儿童智能手表成“偷窥器”最新进展:锌财经发现,在某电商平台上,大量低配智能手表仍在正常销售,其价格可低至9.9元,销量超过10万。
儿童智能手表价格低至9.9元。来源:锌金融
现在最流行的儿童智能手表,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行走的偷窥狂。
实时定位,高清双摄像头,人脸识别,视频通话,这些都是低配儿童智能手表的卖点和隐患。3.15信息安全实验室在电商平台购买了销售记录为10万+的儿童智能手表,并对其进行了专项测试。
测试人员将恶意程序伪装成抽奖游戏,吸引孩子扫码,轻松实现对手表的远程控制。通过实时定位、移动轨迹和麦克风,可以圈定孩子的活动范围、家校距离、谈话内容,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
根本原因是手表的操作系统太老了。测试的手表还在使用十年前的Android 4.4操作系统,软件可以在没有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拿走定位、通讯录、麦克风、摄像头等各种敏感权限。
出于成本考虑,厂商更倾向于采用较低版本的操作系统,但安全性不在考虑之列。
另一方面,App对隐私的抓取非常尴尬。工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工信部共检测app 208万个,通报违规app 1549个,下架拒不整改app 514个。
近年来,儿童电话手表的广告深入人心,几乎成为每个孩子的标配。华晶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需求逐年增长,从2015年的800万只增长到2990万只。
然而,这些手表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智能手表的高端版本比手机娱乐性更强。低配智能手表安全性低,后患无穷。要想让儿童智能手表走上正轨,需要家长和商家的共同努力。
六、一天窃取隐私67899次,免费WiFi广告陷阱防不胜防最新进展:3月16日,工信部称,以免费Wi-Fi为名,诱骗用户下载恶意app。是一对被曝光的Wi-Fi破解精灵、雷达Wi-Fi、宝月Wi-Fi助手等三款app,会在第一时间下架处理。二是组织相关省级通信管理局对三家涉事企业依法进行查处。三是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Wi-Fi连接app进行全面的技术检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
想蹭免费WiFi的心可以省了。
跑遍应用市场的免费WiFi软件,最擅长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免费WiFi连接”服务的名义,疯狂用广告轰炸用户。3.15信息安全实验室为此专门进行了测试,并命名了三款app:WiFi破解精灵、雷达WiFi、宝月WiFi助手。
来源:央视财经
在以“WiFi破解精灵”为首的20多个app中,列出的WiFi资源无一能连接。同时,应用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下载到手机上。最后免费WiFi连接失败,捆绑软件很多。
这类软件在后台也收集了大量的用户信息。“雷达WiFi”app一天内收集手机位置信息,高达67899次。一天24小时,这些应用都在不断定位。
软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推送大量的弹窗广告。测试显示,“宝月WiFi助手”具有隐藏的“自启动”功能。即使用户从后台关闭了这个应用,它也可以通过“自启动”功能在后台再次运行,不断收集信息,推送弹窗。
广告一直是免费WiFi软件的主要收入来源。早在2019年,大火的“WiFi探头”就会让手机自动连接附近的WiFi,从而弹出广告,引导用户线下消费。
果然免费最贵,免费WiFi App就是最好的证明。
七、电动车私自篡改车速至40码,多家厂家和经销商助纣为虐最新进展:3月15日被点名后,绿源、新日等多个品牌连夜发布道歉声明。
其中,3月16日凌晨,小牛电动相关人士回应媒体称,“我们正在内部核实,消息会尽快同步。”但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中旬,中国网财经记者就曾报道过小牛电动车超速现象,对方当时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此外,据天眼查App显示,这家名为SUNRA的关联公司涉及数百起法律纠纷。欧派电动车因生产、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及其从属关系的商品被罚款1.2万元。
电动自行车在马路上疯狂飙车的秘密终于被解开了。
央视3·15晚会指出了电动自行车公然违规提速的问题,点名小牛、绿源、新日等多个电动自行车品牌。
早期的电动自行车一味追求速度,从40码到60码,甚至80码,汽车追赶速度的情况比比皆是。随着超速引发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国家出台了新的国家标准,要求电动自行车车速不得超过25km/h,生产厂家必须设置程序,防止在生产过程中篡改车速。
电动自行车“解码器”来源:央视财经
但这一规定并没有完全杜绝电动自行车超速,很多厂家和经销商顶风作案,用“解码器”解除自己的限速。这已经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金剑电动自行车专卖店的销售人员说,“不解码,没人买”。
消费者购买电动自行车后,经销商会帮其“解码”。只需几秒钟,电动自行车的速度就可以提升到35-40公里/小时,在这么高的速度下,仪表盘上只会显示最大速度25公里/小时,从而有效躲避交警检查。因为制造商已经在生产过程中完成了这样的设置程序。
电动自行车私自篡改速度在业内不是秘密,厂家和经销商也习以为常空。虽然公众对电动自行车的速度有着强烈的需求,但在安全红线面前,商家不应该只着眼于消费者的需求,而应该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八、零基础学员6天速成医美大师,无良培训机构只教怎么赚钱最新进展:3月16日凌晨,合肥市、南京市、郑州市、蚌埠市政府分别对美熙晏殊医疗美容、圣佳李和、郑州星美、蚌埠百美思医疗美容机构进行了连夜调查,依法查封了相关设备和器具,并传唤了培训机构负责人。
目前,郑州市已依法将郑州星美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后续调查处理情况将及时向社会通报。
目前网上有大量类似的医美速成课程,号称一对一辅导,手把手教,零基础包教包会,包毕业证书。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安徽梅溪晏殊医疗美容、蚌埠百美思医疗美容、郑州星美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圣佳李和培训学校等医疗美容培训乱象。
天眼调查显示,安徽梅溪晏殊、郑州星美、圣甲李和均为0参保人,蚌埠百美斯医美未公布。
央视记者交了5000多元报名费,在盛佳李和南靖校区的微整形全科培训班卧底,开始了为期6天的培训。同期14名学员无医学背景,负责培训的老师自称是执业医师,但始终不愿意向记者出示自己的医师执业证书。
学员培训结束后可获得微整形美容师高级证书,证书由国际整形美容专业认证中心颁发,认证中心网站没有任何备案信息。
培训老师示范面部线雕操作来源:央视财经
这些零基础的学员成为专业整形美容师只需要六天时间。一个医学生上手术台至少要五年。这些无良医疗美容培训机构不断向社会输送“人才”,似乎也就不足为奇了。为什么五年来中消协收到的医疗美容行业投诉增加了近14倍?
上面提到的盘点被点名企业的问题,大部分都是行业痼疾或者是公开的秘密。但媒体一再曝光,企业屡教不改。3月15日点名后,各大企业纷纷以道歉回应,并下架产品进行整改。
但3月15日之后,企业的整改是否真的有诚意,还有待消费者的检验。
本文由@锌财经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