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名字能改吗定位一个人的准确位置(曾风靡全国,却“死”于2021:老字号和网红店,都不是免死金牌)





文/金错刀频道



2021年是遮羞布被彻底撕掉的一年。

十大最倒霉的公司,曾经都是人生赢家:在全国开了上万家店,四年获得19亿融资,产量全球第一,创始人登上富豪榜。...

然而,到了2021年,前几年靠运气赚来的钱,全被技巧输光了:

有人裁员6000人,弹尽粮绝,有的民族企业成为今年最大的笑柄。

一些董事长进了监狱,一些创始人失去了所有的财产,口袋里一毛钱也没有了。

他们都在经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最憋屈公司:莲花味精

上榜理由:只有老字号才知道廉价出售商标的痛苦

2021年1月,莲花味精前董事长夏建统被逮捕。

这个资本大师,哈佛天才,一手把莲花味精这个世界第一的民族品牌送上了绝路。



莲花味精曾是中国最大的味精生产和出口基地,单厂产量居世界第一。

但是莲花味精的亏空很憋屈。

2003年,莲花味精无故被抢8.58亿元。

当时莲花味精还是国有的,控股股东是莲花集团。因为经营不善,莲花集团开始占用莲花味精的资金。

这笔钱已经被占用了,根本没有经过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的审议,也没有公告或者披露。



在夏建统担任董事长期间,莲花味精大力进行多元化经营:化肥、农业、贸易,甚至收购了一家足球俱乐部和一家每年亏损几千万的“佳能热电”。

此后,莲花味精连续九年亏损,连工人都连续几个月拿不到工资。

莲花味精每况愈下,连“莲花”的相关商标都被拍卖了。



谁能想到,莲花味精的可悲境遇与谣言无关,而是被自己人一步步淡化。



最飘公司:华谊兄弟

上榜理由:影视巨头惨到卖房还债

2021年4月28日,影视行业龙头华谊兄弟创始人王被告知限制高消费。



三年来,华谊兄弟亏损超过60亿元,负债高达68亿元,总市值蒸发近800亿元。

为了挽救公司,王早在2018年就开始变卖个人财产、收藏多年的画作和艺术品,甚至不得不变卖私人豪宅和收藏品来弥补损失空。



以前华谊兄弟是高票房制造机器,是口碑保证。

冯小刚联手出品的手机、天下无贼、集结号、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等作品,几乎都是口碑爆款的故事。

然而,2021年春节,华谊兄弟的作品明显飘零。高成本制作的《封神令》仅获得2.1亿元票房;《阳光劫匪》,总票房只有3984.69万元。

近年来,中国制作了《流浪地球》和《哪吒》,但华谊兄弟很少制作他们的作品。



华谊的知名艺人纷纷离巢,黄晓明、邓超、李冰冰等。已经自己立了门,扫了门前雪。

时代变了,没有作品了,属于华谊的六先生时代已经翻过来了。



最无奈公司:许留山

上榜理由:300家店都关了,连名字都保不住

2021年4月,活了61年的老字号许留山,因为付不起房租,撑不下去了。

破产来得这么快,很多人都没想到。



论地位,许留山可以说是所有网络名人甜品店的鼻祖。

2011年,许留山荣获香港餐饮业“奥斯卡奖”中的“甜品王”称号。

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法国等世界各国开设了近300家门店。许留山门口的长队不亚于今天的Xi茶和乃雪。



然而,为了让许留山成功进入马来西亚市场,创始家族股东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将所有股份出售给马来西亚的一家投资公司。

新股东上任后,广州被迫连夜更名为邓公司。

虽然不是山寨,但是流失了大量消费者。



与此同时,许留山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差异化逐渐变成了同质化。

芒果品类逐渐被抄袭,新品研发不足。像许多老品牌一样,许留山将自己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攻高端,用户体验跟不上;攻击年轻人,创新跟不上。

在无情的商业事实面前,许留山终于破产了,面临着一个老品牌最悲惨的结局。



最败家公司:谭鱼头

上榜理由:贬低公司,口袋里少了一块钱

2021年5月1日,曾经辱骂海底捞的谭鱼头火锅出现在拍卖网站上。

不仅损失了数百亿资产,还资不抵债,已经沦落到被拍卖的地步。



2007年,谭长安带着年仅10岁的谭鱼头登上胡润餐饮富豪榜,身家20亿排名第三,公司资产近百亿。

巅峰时期,谭鱼头以8天开店的速度疯狂扩张,在中国创造了60多个百万富翁。

但是,谭鱼头火锅也是赌博,输了也是赌博。

三次赌上全部资产上市,仅北京亚运村一家旗舰店就投入了上亿,其他三家店也投入了5000多万,但最后的结果是家破人亡。



谭长安喜欢在赌场花钱,出手极其大方。谭长安还出现在现已关闭的澳门讨债网站“美丽世界”上,被追回赌资2000万元。

谭长安把自己在赌场的赌瘾带到公司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谭鱼头以后的失败。



最血亏公司:同程生活

上榜理由:19亿6000员工弹尽粮绝

2021年7月7日,前来讨债的供应商包围了同城苏州总部。

有人跪下讨要报酬,有人拉横幅,有人持刀威胁死亡,甚至爆发肢体冲突。



淘宝名字能改吗

这一天,同程人寿宣布破产,成为迄今为止社区团购死亡名单中最大的创业公司。

在此之前,同程人寿CEO何鹏尤娜融资19亿元,拥有6000名员工,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今年翻了三番,达到300亿到500亿元。

然而,为了抢地盘、占山头、进更多城市,同程人寿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这场烧钱大战。

开始不计后果的加速扩张,扩张,再扩张,四年烧掉19亿。



通程人寿宣布破产后,他们发了一封总裁“诚恳诚恳”的信,却只字不提还款的事。

据“单向讨债团”粗略计算,部分供应商欠款约6亿元。在这些群里,卖生鲜、蔬菜、日用品的,都变成了统一的名字:“同程14万”、“同程26万”。




通程集团董事长吴志祥曾说,创业就是要坚持“努力”,但通程的破产却害死了供应商。



最忽悠公司:华尔街英语

上榜理由:商场里最洗脑的生意就是爽

8月12日,话题#华尔街英语将宣布破产#冲上微博热搜。



发现这个常年占据高档商场黄金位置,正在英语培训的贵族已经人去楼空空。粗略估算,至少涉及几亿未交学费。

很多高管都已经提前退休了,只剩下底层的老师和员工,公司欠薪总额近亿。



在被曝破产之前,华尔街英语已经遍布中国11个城市,开设了70多家。

华尔街为了迅速扩张,一边鼓吹英语焦虑,一边暗地里给学生贷款上课。

有网友说,他在华尔街被问到英语的时候,课程顾问从晚上6点开始和他聊,直到网友同意交学费。



一些维权的网友还透露,他们走出店门后,接下来的几天,陆续接到华尔街英语的推销电话,称“可以分期付款,买的课程越多,均价越低”,最后经过不断洗脑,分期付款就能上万。

从此,本不该与教育挂钩的暴雷、裁员、欺诈、破产,一次又一次荒谬地出现在这个行业。

韭菜割在学生头上,总有一天会被戳破。



最苦撑公司:共享衣橱“衣二三”

上榜理由:烧了6亿,生来要死

2021年8月15日,某共享衣柜app“衣二三”永久关闭服务。



和所有贴着“分享”标签的创业项目一样,易在一开始也有着极其远大的愿景:

宣传“总共有50万件衣服”。只要交499元成为会员,就可以在平台上无限次试穿各种服装,一次可以租三件。

如果三年只租不卖,可以省下114万左右,可以在三线城市买房。



和很多分享失败案例一样,一二三的问题也是从欺负用户开始的。

比如24小时内强制退行李箱,衣服悄悄从大牌换成淘宝货,会员费不退,黑猫的投诉充斥着顾客对伊埃尔桑的不满。

至于它自己,没有时间去顾及这些抱怨,因为融资的钱快用完了。

久而久之,运营和服务跟不上后,又无法获得新的融资,导致资金链断裂。



中国二手衣服的需求永远是一个小众群体。中国没有二手文化,这是共享衣柜的致命一击。

“一二三”的破产,标志着共享衣柜的彻底“大规模毁灭”。



最不争气公司:北大方正

上榜理由:没有核心技术,还敢称之为科技公司

2021年10月21日,新方正集团悄然成立。

去年方正集团一年净亏损30亿,负债总额3000亿,无奈破产重组,导致了今天无人问津的新方正集团。



但方正的不争气不仅仅是因为民族企业的倒闭。

是因为方正曾经拥有最雄厚的技术团队,以及北大的科研和人才支持。

成立仅四年,方正电脑就跻身亚太前十,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当时很多中国人用的第一台电脑是方正电脑。

方正集团最大的问题是,已经走到这一步,还偷工减料。

方正董事长魏新公开表示,“我从来不认为计算机公司是高科技企业,因为核心技术不在我们手里。”



丢掉主业,方正加速扩张,触角伸向各行各业,逐渐成为涉足信息技术、金融、地产、医药的巨头。

内部权力斗争更是屡见不鲜,CEO李友最后亲自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但第一个贪字让它放弃了根本的技术优势,沉迷于快速合并带来的虚妄的膨胀感。

外强中干,没有核心竞争力,让方正成为2021年民族企业的反面教材。



最落魄公司:拉夏贝尔

上榜理由:ZARA的中国徒弟一夜破产

2021年11月24日,ZARA的中国徒弟La Chabel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破产的消息一出,成千上万的人涌入拉夏贝尔的直播间,去捡最后的羊毛。



拉夏贝尔在崩溃之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先学ZARA,再学南极人。

很难想象,2017年,拉夏贝尔在中国的门店已经扩张到9488家,成为国内首家在a股和h股上市的服装企业。

但事实上,拉夏贝尔根本支撑不了那么多店。

为了给自己“减负”,拉夏贝尔降低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开始大规模品牌化。没想到,品牌化带来的假货问题和质量屡遭诟病。



这不仅使得营收渠道掌握在别人手中,拉夏贝尔也进一步失去了主动权。

可悲的是,当拉夏贝尔还自诩为“中国版ZARA”的时候,同样出生在中国的尹喜已经杀到海外,对ZARA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恶性循环让拉夏贝尔无法再翻身。



最绝望公司:爱奇艺

上榜理由:禁令,导致地狱级裁员

2021年12月1日,爱奇艺曝出大规模裁员,比例在20%-40%,几乎涉及所有部门。

这可能会成为爱奇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轮裁员,而且会持续到春节前后。



这个曾经被称为“中国的网飞”的视频平台,与自己的亮点相比,已经下跌了超过80%至1100亿人民币。

在此之前,爱奇艺凭借其偶像选秀节目与对手遥遥领先。

《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系列,光冠名费就赚了近30亿!另外,通过诱导粉丝打榜投票,爱奇艺光会员费就软了。

但当粉丝为偶像倒牛奶的丑闻曝光后,央视出手了,直接封杀了偶像养成类节目。



一纸禁令再次落空。

终于在去年5月,爱奇艺玩起了“VVIP”游戏,推出了月费60元的星钻VIP。同年11月,爱奇艺开始全面上调会员体系价格,月卡、季卡、年卡变得更贵。

爱奇艺上市时,龚宇说:“比奈。爱奇艺的商业模式阿尔弗雷德·费更成熟,更有优势。”

尴尬的是,目前市值还不到网飞的1/60。



被短视频和禁令打脸,爱奇艺应该反思为什么自己的竞争力比纸还薄。

如果你拿不出好的内容来征服观众,裁员永远救不了一个公司,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结论:

这些企业在倒下之前,都是野心勃勃,饶了一大堆狠话。

爱奇艺说,要成为中国乃飞;


方正说要在三年内赶上联想;


同程定下了今年翻三番,赚500亿的目标。


华谊兄弟甚至大谈“去电影化”,直接针对迪士尼,说“以后我们可能比迪士尼还有钱!”



但迪士尼还是那个迪士尼,这些美好的愿景最后都变成了a 空。

在他们身上,有无数公司重蹈覆辙的故事,也是无数品牌从成功到溃败的翻版。

然而,很少有人吸取了教训,几乎所有人都在扩张中跌跌撞撞,迷失了自我。

改变世界很小,但活着很重要。

【/S2/】2022年,无论老字号还是网络名人店,都不会出现免死金牌。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作者| [/s2/]张亦弛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