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在今年的315晚会中,被曝出玉石直播存在造假乱象和消费套路。随着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的不规范逐渐被人们看到。本文作者对直播间的乱象进行了分析。让我们来看看。
在经历了一轮剧烈震荡后,直播行业马太效应继续加剧。
“女王日38”活动期间,李佳琪的直播工作室在2月27日预售当晚就卖出了28.25亿元的销售额,是去年李佳琪和维雅直播工作室销售额总和的4倍。
在Viya、Sydney等主播相继失败后,越来越多的主播想涌入市场,分一杯羹。但目前的情况是,直播行业存在诸多乱象。
在上次3·15晚会上也提到过,翡翠直播存在造假乱象和消费套路。《网络直播消费者维权舆情报告(2021)》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市消费者协会96315热线受理网络直播消费者投诉2026件,较2020年的1021件增长98.43%。其中,31.64%涉及虚假宣传。
在直播间里被视为“家人”、“姐妹”的消费者,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待宰的羔羊。站在门外欣赏头部主播享受亮点的新手商家,也被真假难辨的财富神话难倒。
当泡沫被吹走后,直播商品光鲜外表下埋藏的很多套路开始隐形。
一、粉丝、流量与算法,一切皆有“黑科技”如果说直播最初的出现是因为行业的专业化,主播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来挑选产品,与品牌方谈判,然后向消费者宣传,展示底价,促进消费。如今的带货直播更像是“0门槛”的赚钱快车,闹剧频频上演。
消费者在直播间看到的不仅仅是精心策划、夸张的剧本,还有“黑科技”带来的互动人气。身处羊圈,朋友和敌人是分不开的。
“带货,娱乐,pk,任何直播间都可以,保证真人实时跟播,一局就能看到效果。”在直播间专门做流媒体服务的胡艺对锌秤说,“其他主播都是人气,有了人气就可以享受优先流媒体,蛮干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在“全民直播”时代,胡艺早早选择了从事周边业务。事实证明,这条路真的好像比当主播容易。
胡艺向锌秤介绍了目前的三种引流模式,这也是新人经常选择的直播间业务。第一种是跟进互动,3元/小时,20集起,内容包括真人赞入粉丝群+灯光标志+有节奏的跟进互动,互动语音可定制,可有效提高直播间的成交率;
“跟播就是我们以真人机器的形式模拟自然游客进入直播间,下单、夸货,跟随主播口令辅助主播卖货,引导客户下单,配合主播营造热销氛围,带动客户购买情绪,提高成交比例,做好数据指标,从而获得直播广场的推送流量。”胡艺解释了广播服务背后的门道。
第二个是直播的流行,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0.5元/小时,50台发售,使用真人机器带头像挂单,直播间疯狂赞,有效提升官方引流;
第三个是账号增强,被称为新手播音必备的一招。价格为100元/1000粉和60元/500粉,均可在24小时内完成。
胡艺的“真人”
胡艺说,这三种方式都采用真人、真机、真号、一机、一个有等级的IP、非小白号,保证对主播没有负面影响。“同样是买流量,协议粉和真机粉差距很大,协议粉有两种:协议上粉和协议下粉。”
具体来说,列表内协议粉是用虚假网络IP地址登录的账号,而列表外协议粉是程序员用极低的成本编写的程序。而这两个账号是平台系统无法识别和抓取的,很容易被判定为非法,进而被封杀。真机粉就是流量商家留号,通过购买设备一个个挂机的账号。它有真正的IP,但价格更贵。
除了像胡艺这样只卖直播间人气的流量贩子,其他人都是打包卖“黑科技”套餐,保证流量能稳定下来。
“承接各种平台的代运营服务,引流粉、人气、报告、号,什么业务都有。”“老七”对锌秤说,平时他在这里做3、4天套餐生意就能打开流量池。
在“老七”这里,建立一个全平台覆盖的账号只需要一两个月。“每个账户按月计算,一个月3万。保证天猫的流量至少翻倍,Tik Tok的流量在线达到1000人以上,拼多多能做到相对高的流量和销量,视频数能做到平均每场1万人以上。”当锌秤质疑效果时,对方理直气壮地说:“没有效果就退给你,你放心,我们有很多办法。”
锌秤通过观察“老七”的业务内容,也发现他在表演一出现代版的“矛与盾”。
“老七”经营的部分业务
“老七”声称自己手里有很多黑科技操作软件,可以“百分之百,打包成功”让不愉快的直播间“消失”。“我们在这项业务上有很多‘三不’。有些人在努力呼吸,有些人在被同龄人模仿或抹黑。当一个人影响到你的生意或者涉及到个人恩怨的时候,你肯定愿意花一点钱去解决问题。”
而且“老七”口中的小钱也是分等级的。如果要毁掉一个粉丝不到2万的直播间,费用是3800元一次,2万以上的粉丝需要具体协商。
如果直播间关了,自然有人想解锁。“任何情况都可以解决,可以说,既卖解药又卖毒药。但是陌生人要出高价,他们的客户也不会很贵。”“老七”认为自己有两把刷子,所以能在这个行业生存。
在胡艺和“老七”看来,只要你愿意投资,做直播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无论是平台的把控,大数据的算法,还是真实用户的评价,一切都有“黑科技”。
二、明星人气保障不了直播销量与质量“今天,我自掏腰包支付我家人的福利。如果大家都觉得这个价格可以,我们就一起把‘给力’二字扣在公共屏幕上。”主播话音一落,站在相框外的工作人员齐声高呼“给力”。十个直播间几乎有一半采用这种套路。
一夜之间,过气和当红的明星一个个一头扎进直播间,摇旗呐喊要钱包空给粉丝最大优惠。看着他们使劲吼,介绍单价低至两三块的产品,还声称是自用。有的观众激情下单,有的观众只是回头看看。
事实上,疫情过后,呈现井喷式发展的直播行业,如今已经成为各大平台和品牌的标配。似乎无论是社交、电商还是娱乐,变现的终点都通向直播的道路。
同时,从业者的阵容也由专业主播和柜台人员扩大,如明星、运动员、网络名人、业余爱好者等。他们大多在各自领域已经有了粉丝群体,利用多年积累的人气“下海赚钱”。
明星和主播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
但从这两年粉丝的反馈中不难看出,明星和网络名人带来的商品质量确实堪忧。锌秤从黑猫的投诉中看到了几个关于明星带货的投诉帖,包括达尼直播间虚假发货,李灿森直播间销售的AJ1篮球鞋售后问题,杰瑞直播间销售的良品铺子零食包装错误;
小红书也有大量粉丝在明星直播间消费后产生了怀疑。有人说他们在朱梓骁明星直播间买的汤姆·福德口红是假的,用后嘴唇直接脱皮。有人在武侠直播间买了假的雅诗兰黛DW粉底液。尽管客服后来承诺退款,但他们仍然对明星感到失望...当明星成为主播后,似乎不是“搅局价”,质量、正品、售后等问题就像乌云一样缠绕在直播间的头顶。
当然,有些明星已经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今年年初,某按摩仪公司花51.5万元请陈小春带货,最终销售金额只有5000元,网上出现了判决文书。根据判决,陈小春最终需要退还服务费41万元。
港星李国麟因为八小时直播,销量特别惨淡,被调侃为“最差送外卖明星”。据媒体报道,事后李国麟找了很多理由解释原因,把售后服务不到位归咎于厂家,表示把38万件的营业额退回了31万件。
一般来说,名人人气不能直接等同于直播销量和直播质量。明星跨界直播不容易。
虽然明星主播是大势所趋,但是为了追求实际出货量,品牌方宁愿在直播间里花钱,也不愿意尝试打广告。但是太多不了解直播电商选拔规则和合规运营规则的明星主播,以及缺乏专业运营人员和供应链支持,还是很难对消费者和品牌负责。
三、浇灭虚火后的直播电商,应该是什么样?直播行业经过一两年的狂奔,已经有了“理性合规”的迹象。无论是明星、网络名人还是业余爱好者,有货主播们都在夹着尾巴重整旗鼓。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一位明星主播团队成员曾告诉他,明星最近的成绩都是平台帮忙的。最近从税务和业务两个层面监管越来越严,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非常谨慎,生怕成为众矢之的。
除了明星变得谨慎,品牌方在前期“踩坑”后也开始谨慎。新浪财经曾报道,有品牌人士透露,他们只是想找一些不收坑费,纯佣金合作的明星主播。相比于难分伯仲的人气,各品牌更清楚真正的出货能力,所以没有真本事的明星主播会逐渐被好钱驱逐。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和行业也在逐步出台关于直播的规定。例如,2020年6月,中国广告协会发布了《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同年1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直播过程中各方的责任和义务。2021年4月,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直播营销行为的八条“红线”,包括不得欺骗、误导用户,不得伪造数据流量等。
随着消费者、参与者、监管者的提升,直播行业正呈现出新的业态。
这两年直播行业搭上了发展的快车,但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仅为4168亿元。到2020年,其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2379万亿元。艾瑞咨询预测,2022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可能达到34879亿元。
《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已达3.84亿,同比增长7524万,占网民总数的38.0%。
面对这么大的蛋糕,进入者会越来越多。而水平参差不齐的直播货主播,专业水平不足的MCN机构,噱头大于现实的培训机构,都会随着行业的合规性进行整改。
当虚火熄灭,泡沫戳破,直播行业在解决了“成长的烦恼”之后,才能进入长流的发展阶段。随着技术的提升和消费者喜好的改变,兴趣电商、虚拟电商等新情况也将“破土而出”,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内容将在不同的类别中挖掘和孵化出更多可能的主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
这些基于内容种植的电商形式,将进一步释放内容在直播中的作用。基于用户兴趣,增强消费者粘性,延长主播的“生命周期”。对于行业来说,抛弃乱象之后,可以释放更多的价值。
作者:邢夜,编辑:,微信官方账号:锌秤
本文由@锌秤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