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Tik Tok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平台。很多人通过这个平台成为了网络名人,也有很多人通过这个平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那么一个全新的账号拿到自己手里该怎么办呢?我现在给你介绍一下。
网络入侵和删除
一、抖音账号的基础定位1。基本需求:你在Tik Tok做什么?
(1)首先明确自己擅长的分类来定位自己的账号,继续培育内容来吸引目标用户的注意力,从而达到目的;
(2)明确目标,立足定位,创作内容→继续深耕→吸引目标受众。
2。目标用户:你希望谁展示Tik Tok的内容?
(1)进行详细的受众分析,明确目标用户的特点和诉求,找出用户感兴趣并贯穿品牌理念的话题,伺机寻找红点;方便后续用户留存和策划活动;
(2)根据目标用户制定账号的整体定位和风格,包括个人设定、视频结构、视频节奏等。,找到自己的深度内容,并保持账号垂直度,不断获得用户青睐,提高提粉速度,保证用户留存率;
(3)目标定位→用户画像→平台特色→内容垂直度→获得用户青睐,提高用户留存率。
3。用户动机:用户能从你的视频中得到什么?
①满足快乐→避免负面情绪。
②满足好奇心→提供对话信息。
③学会效仿→参考并设计目标。
④解决问题→更好地完成一项任务。
⑤自我实现→渴望成功
4。人物设定:你是什么样的人?
①创作内容:个人设计代表了Tik Tok账号的灵魂,也主导了内容创作的基调和风格。
(2)产品信息内容:品牌宣传的原创内容是根据个人风格制定的,以突出品牌的优势和特点。
(3)产品变现:人有了自己的流量,有利于更快的传播有价值的内容,从而形成被认可的用户群体,可以大大提高商业价值,实现产品的变现。
5。创建个人IP的过程:
①想想自己的优势;②找准自己的定位;③分析目标用户;④找到用户动机;⑤个人设置;⑥内容生产。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成为行业的KOL。这就是你的价值,价值是可以实现的。
网络入侵和删除
二、抖音运营的四个阶段1。建构阶段:根据人体设计的定位进行内容的初步创作阶段;
(1)定位用户,快速试错。
(2)翻牌内容,测试用户反馈。
③融入创新,关注热点,内容多样化。
④及时总结,找到爆炸的共同点。
2。培育阶段:获得用户信任的阶段;
①逐点布局内容,阶段作品内容不是单一的,优化的内容要根据数据的反馈进行调整,不能改变设计;
②输出有价值的知识技能,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③个性化运营,体现品牌个性价值观;
④适当适度蹭热点话题。
3。变现阶段:可以展开产品营销,展示产品的使用过程。植入产品的创意内容不能偏离人体设计;
4。产品推广阶段:企业没有KOL需求可以跳过第三阶段,Tik Tok只是作为品牌推广功能,没有实现。
网络入侵和删除
三、抖音账号的内容定位1。首先考虑几个问题:①为什么要建Tik Tok?②怎么办?怎么做才能做好?我目前的困难是什么?
2。基本定位
(1)自我需求:①打造个人IP获取粉丝;②展示生活方式;③通过获取粉丝实现变现;④商品现金还是内容现金?
(2)目标用户需求:用户画像分析:①性别;②年龄;3兴趣爱好;
(3)内容风格:①根据对用户画像的分析,得出用户的痛点和需求点,确认内容风格;②只给你看你想看的;
(4)内容稀缺性:竞品分析。同类型标杆账户:①优缺点;②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我哪里做得比他好?
(5)可行性分析:①什么时候做?②在哪里做?谁来做?
网络入侵和删除
四、内容生产模版1。模板: ①翻拍;②搓热点;③差异化。每个账号的基础定位不一样,模仿内容需要是同类型的或者与自己的定位方向有关联;避免过度消费热点饱和度,寻找一些饱和度低、稀缺性强的热点题材。
2。思维还原法
(1)文字还原:对整个视频进行拆解,用文字描述整个视频,还原所有信息;
(2)用户还原①评论区:评论内容:最常被赞的评论和争议内容:为什么,讨论内容;总结:话题,用户关心什么,用户喜欢什么,什么作品指南。
(3)身份还原:分析评论人群背后的人的画像,循迹追踪,评论人群首页,准确了解爆炸视频的具体画像:①年龄;②性别;3兴趣爱好;④特点。
(4)逻辑还原:分析创造性思维的逻辑,得到以下结论:①账号的基本定位;(2)为谁;③作品表现了什么;④用户关心什么?
(5)总结:还原视频背后的策划逻辑。按照策划逻辑,你可以拍摄更多的爆款视频:多看视频,多撕,总结已经用了哪些点来吸引用户。
3。案例分析:杜子建视频
(1)文字还原:①标题;②背景音乐;③图片内容;④背景;⑤表达;⑥肢体运动;⑦文字字幕;⑧对话;
(2)用户还原:在评论区寻找绝大多数意见;
(3)身份还原:身份核对:①他们是谁?他们关心什么?他们为什么关心这项工作?
(4)逻辑还原:①这是给谁的?主流用户;②谁是主流用户?17-23岁的青少年;你对他们说什么?说他们关心的事;怎么说自己喜欢的话?发自内心,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4。问答: ① Tik Tok更注重个人特色;②制作内容的能力,比起拍摄和剪辑技巧,Tik Tok更注重内容。多看(转场、镜像)多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