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推动广东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图为跨境电商企业工作人员在仓库整理货物。南方日报记者石磊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常道立王彪)2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鄂尔多斯等27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同意韶关、汕尾、河源、阳江、清远、潮州、揭阳、云浮等27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至此,广东实现了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全覆盖,总量居全国首位。
"这标志着广东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志远认为,跨境电商是建立在实体生产销售成熟的基础上,可以逐步摆脱对线下交易的依赖。在疫情形势下,提高广东外贸发展水平,保持我国外贸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就是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发展的综合改革试验区。要尝试跨境电商的交易、支付、物流、通关、退税、结汇等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
2016年至2021年,广州、深圳获批综试区,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228亿元增长到3310亿元,年均增长70.8%,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推动广东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根据这份批复,新设立的综试区建设要复制推广前五批综试区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跨境电子商务在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引导跨境电子商务健康持续创新发展,全力以赴稳定外贸外资基本态势,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
李志远建议,广东省应在产业数字化发展方面提供更多指导和支持,协助传统贸易企业转向跨境电子商务,完善跨境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争取外贸和经济发展的再升级。
今年,在实现全省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广东还将启动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试验区建设,争创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示范省。根据规划,到2025年,广东还将力争打造20个“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培育100个年交易额过亿元的跨境电商卖家,培育100个年销售额过亿元的跨境电商自主品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财政金融部副部长郭迎丰认为,广东可以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进一步促进国内外市场的良性互动,在国内外市场销售互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等方面提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