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站阿里巴巴网址(数万外贸人热议焦点:阿里国际站到底还能做吗)



目前很多公司对外贸易完全依赖阿里巴巴。对他们来说,阿里巴巴就是外贸,外贸就是阿里巴巴。很大一部分人根本无法独立发展。况且有些外贸公司目前还没有安排展会频道,只有一个阿里平台。所以基本上这些公司的业务员每天都是完全依附于平台的,每天要做的就是机械的重复动作,要么群发邮件,要么疯狂的发产品,等待询盘和订单。

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阿里国际站还能做吗?”

现在的阿里巴巴已经不是2011年或者2013年左右的阿里巴巴了。这几年阿里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游戏规则完全变了。以前只要批量堆砌产品关键词,疯狂发布产品,积累产品数量,就能获得非常好的流量,进而获得大量的询盘。但是,改革之后,阿里的主流趋势是P4P,烧钱获取询盘。

对于大多数B2B平台来说,流量才是王道。没有流量,就不会有查询。所以大部分人都会拼命烧钱做流量,然而,流量是个瓶颈,你的钱也是几个。

如果只是花钱开个几万块钱的基础账户甚至租个子账户,又想不烧P4P,或者少烧钱,试试水,基本上就是给别人垫底,相当于扔钱取乐,没多大意义。即使你现在烧钱玩P4P,你可能也不会得到多少流量或质量查询。你希望一个基本帐户做什么?

很多人听阿里推荐销售,说你的一个同行在阿里开了三四家,甚至八九家,甚至更多的阿里平台,成绩很好,盈利很多。你看,现在别人的规模这么大,所以听了的人回去后,会疯狂地收钱烧P4P。最后很多人可能连成本都拿不回来!

先不说销售口中的公司是否真的存在。只说公司的规模。是人自己一步一步来的。并不是因为他们投资了阿里平台,才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简直就是偷换概念。

并不是要否定阿里的价值。这么大的平台存在肯定是有原因的。我只想告诉你,不花多少钱在阿里上吃肉是不可能的。流量去了别人家,接待了优质的大客户,这并不奇怪,但是有几个小公司能承受得了这个?

而且,现在做阿里的人,心里应该很清楚。现在阿里越来越向C端发展,越来越像天猫,很多都是很小的订单!转投其他B2B平台是一个道理。我们花钱不一定能得到很多询盘或者客户。我们需要学习平台外的客户开发能力,才能全面稳定的发展。

现在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公司连官网都不做,就拿阿里的店当官网,以为平台就几万,没必要花几千块做一个网站。

依靠外贸单一平台,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增加流量,因为有流量才能询价。如果你不烧P4P或者花的钱太少,自然就没有多少流量。没有流量就没有询盘,没有询盘就没有订单。所以,别说肥肉,恐怕连肉汤都喝不上!

想要低成本稳定发展,除了平台,还可以参加展会(当然展会最低成本几万,不算低),最好学会自主开发(基本零成本,问题是,没几个人能做到。现在大部分外贸业务员都是淘宝式的客服,没有阿里巴巴平台什么都做不了)。

当然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产品官网+SEO+SNS可以通过独立引流获得查询,这和Google开发并不冲突。

所以,问题的本质不是阿里有没有用,而是你自己的能力是否允许你有更多的其他选择。阿里做不到,但要看你有多少,或者有多少钱。公司运营成本和后期营收是否匹配才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再来说另一个问题。平台不是一切。不要完全怪阿里巴巴没有订单。就像为什么公司不断加大投入,外贸业绩却越来越差,面临倒闭?!如第一条所述,即使你能通过平台获得大量询盘,但如果你的谈判能力和引导能力太差,就无法赢得订单,实现询盘到订单的转化。外贸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尤其是与客户的订单谈判。

阿里巴巴网址

如果预算充足,阿里巴巴可以做,因为多了一条路,多了一个机会,但不要完全绑在平台上。现在很多人习惯不了,离不开!尤其是阿里培训活动,参加过的人应该都很清楚“洗脑”的威力。基本打完鸡血,回去就是钱。听过所谓“讲师”在说什么的人应该也很清楚。只有大佬们还在乐此不疲,深信不疑。

但是,与其天天在平台上发产品,烧钱,堆关键词,不如走另外一条路,也就是我上面建议的,做一个官网,然后用心运营,做好优化推广,然后通过SNS和SEO引流来获取查询,比你在任何平台上做的效果更好,流量和转化率更高。

当然平台和官网都是被动的开发方式,比较主动的是上面说的SNS、会展和Google开发。

但是,Google开发并不是字面上这么简单。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谷歌开发只是通过谷歌搜索和发展客户。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谷歌只是其中之一。在Mike口中,Google开发涉及面很广。除了基本的Google搜索,还涉及海关数据、LinkedIn等的多重调查分析。定位开发是一项复杂但系统的综合能力。(来源:迈克外贸)

以上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