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品牌女装(太美了吧!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swaying2018~2022成衣系列针织女装大赏)



因为有摇曳这样的品牌,

针织不断被赋予新的可能性。

“我对编织的理解似乎是自然的,

我可以想象穿针引线的过程,

你也可以想象一件针织服装成型后会是什么样子~”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从羊绒原料到纱线再到针织服装

整个过程需要大大小小120多道工序。」

“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

“成为专注于针织的体贴品牌”的理念

……



▼品牌摇曳简介

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摇曳生姿,创立于2017年,源于设计师的面料设计背景以及对针织触感和细节的执念。通过视觉语言、不同材质的组合和针织结构的变化,有形地表达出每一个灵感下的无形感受和情绪,再现品牌所遵循的温柔坚韧的独立女性形象。女装针织品及面料设计师黄莎莎曾就读于英国伦敦时装学院时尚面料专业,2017年获得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女装针织品硕士学位。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毕业的作品两次入选2014年和2017年《Vogue Italia》和《Vogue Talents》。针织设计对黄莎莎来说也是一个疗伤的过程。它和传统时装最大的区别在于,针织是从创造面料开始的,希望通过针织的温柔触感来传达每个季节的情感。



▼设计师黄莎莎重点探讨针织与身体的关系,讲述温度的故事。

黄莎莎出生并成长在厦门,一个位于福建省东南部的城市。其海岸线蜿蜒曲折,港区群山环绕。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使海水终年不结冰。同时,它也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支点。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厦门四季如春,秋冬的痕迹被隐藏。季节循环和万物迁移的自然法则在这里似乎并不完全成立。在黄莎莎的家乡,衣服的功能不全。在北方,一件毛衣在厦门并不常见。

“我们家孩子很多,我妈就找了个家教带我们。她是哈尔滨人,特别会织毛衣。”那时候导师会根据总结各种编织图案的图集织毛衣。虽然不是时髦的款式,但黄莎莎还是记住了。"我买了一件带有圣诞元素的白色马海毛毛衣."黄莎莎回忆道。后来在中央美院学平面设计的时候,她的一个同学冬天经常穿妈妈的毛衣背心。“我当时很羡慕她,觉得这种服装太不可思议了,能完全贴合人的身材,然后产生温度。”年轻的时候,她对编织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更多的是基于好奇与向往。为了更接近这门手艺,黄莎莎毅然决定出国学习服装设计。她重读了自己在伦敦服装学院的本科,用了将近六年的时间,才明白针织对时尚的特殊意义。当被问及选择做针织女装设计师的其他原因时,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对针织的感知似乎是天生的。我可以想象穿针引线的过程,也可以想象一件针织服装成型后是什么样子。”

小时候,黄莎莎经常去她妈妈的服装厂。车间里机器运转的声音和切布时的撕裂声混杂在一起,回荡在她的耳边。家庭的影响,扎实的平面设计基础,让她对面料更加敏感。在皇家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她会去伦敦的市场收集布料,对编织了如指掌。她经常一个人在工作室呆到凌晨,几乎完全沉浸在纱线的世界里,对机器前穿针引线的动作着迷。“工作室里有一台粗针的机器和一台细针的机器,大家好像都默认这两台机器是我的。”黄莎莎笑着说道。

毕业后,她在Labelhood (labelhood=雷虎,中国支持独立设计的买家店铺)发表了自己的毕业设计,然后她用了“SHA SHA WONG”这个名字。虽然用设计师的名字作为品牌名是时尚界悠久的传统,但黄莎莎还是觉得这个名字和针织本身不够贴近。在她出道后的第一个系列正式发布之前,她曾想过用纱线的克重或者针织面料的重量作为品牌名称,刹那间,她想起了自己独自在工作室里用纱线跳舞的岁月。“那是我最享受的时刻,也是我最接近编织的时刻。”于是,“摇摆”这个名字就诞生了,意思是织布机左右摇摆时的样子。

黄莎莎对针织的探索,更注重其本来的价值,即针织与身体的联系。摇曳生姿每一季的设计都被这个主题联系在一起。时尚是为了穿而设计的,所以和身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之所以吸引人,不仅因为它华丽的外观,还因为它的面料和剪裁。正如哲学家梅洛·庞蒂所提出的,时尚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或象征现象,更是一种体感体验。虽然针织比其他面料更贴近我们的身体,但由于季节的限制,这类服装并不能成为市场上的常青产品。黄莎莎对此深有感触。“在制作第二季春夏系列时,买家一听到‘针织’这个词,就瞬间失去兴趣,因为消费者不会为春夏买单。”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黄莎莎推出了冷纱,让衣服显得更薄更通透。但是这种纱线的报废率比较高,配套的针形很窄,制造时间和成本也增加了。此外,为了响应可持续时尚的热门话题,她开始选择再生棉制成的纱线。为了让市场认可摇曳生姿的针织设计,她调整了衣服的尺寸和轻盈度。“每次去展厅参观后,我们都会得到很多反馈。在认真消化来自各方面的好评或建议时,我会判断哪些需要改进,哪些应该一直坚持。”黄莎莎总结道。

她一次次尝试,让针织服装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存在于衣柜里,同时让消费者清楚地知道,针织服装不会暴露身材缺陷,更不会受到温度的限制。“我们目前的设计走向了两个端点,一个是传统,一个是当下。”毫无疑问,正是因为有了摇曳生姿这样的品牌存在,针织才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可能性。每一系列的摇摆就像一个拼图。黄莎莎把它们捡起来,重新整理、扩充,一步步扩大了针织的包容性,向世人阐释了它的多元内涵。



▼每次采访摘录

问:这个设计的灵感是什么?

答:这个设计的灵感(见下图)延续了我们2019春夏系列的主题“为身体提供庇护”。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很多人会有强烈的不安和焦虑感,所以我希望通过舒适的质感和宽松的廓形给穿着者带来安全感。

问:你想在这个设计中传达什么?

A:摇曳生姿的设计理念和表达方式一直遵循着将现代女性坚定而专业的外表与温暖柔软的内心相结合的标准。我们希望表达一种温柔的力量,也许是无声的,内在的,柔软而坚定的,就像我们的作品一样。这次还把原来没有织成纱线的羊绒条,放到开衫和连衣裙里。随着长期穿着,羊绒毛羽会慢慢掉下来,同时富有诗意和美感。

问:作为一个专门从事针织设计的设计师,通过这次合作,你对羊绒面料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答:羊绒特有的质感和与生俱来的“高级感”是不可替代的。因为这次合作,我还特别去了一趟鄂尔多斯,收获颇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羊绒从原料到纱线再到针织服装的整个过程,需要大大小小120多道工序。这让我们对现在所从事的职业产生了尊重和珍惜,意识到我们所穿的羊绒是非常珍贵的。



问:品牌创立以来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答:我们才刚刚起步,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也没有什么值得写的东西。但是,我要说,从一开始,我们就坚持“做一个专注于针织的有思想的品牌”的理念。到现在为止,我们并没有因为商业或其他压力或吸引而改变。我们还是那个为现代女性着想,把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带入设计,热爱研发、实验和探索的独立针织品牌。

问:你当初为什么选择做针织女装品牌?

A: 真的是因为我太喜欢编织了!我读书的时候学的是其他品类的设计,但我终于发现,当我坐在针织机前,用尽全身力气来回刷机器的时候,是我最开心,最能找到自己的时候。喜欢逛学校纱室,研发面料,尝试突破创新组合。这种感觉很奇怪,就好像我终于找到了我该做的事情。是归属感让我选择了针织而不是其他。

问:2017年上海时装周举办展览时,你的设计仍然以SHA SHA WONG的名字出现。今年,你正式发布了你的第一个成衣系列。为什么给品牌起名叫摇曳生姿?

A: 去年我刚从RCA毕业,回来展出我的毕业设计作品。当时我对所谓的“品牌”还没有想清楚,所以决定不要贸然选择一个以后可能要修改的名字,就用真名参展了。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思考,开始在这个行业打拼,我开始定义和命名我要做的品牌。摇摆,一个很奇妙的词,代表了一种动作——摇摆、摆动、来回穿梭,就像我在编织时机器的节奏;也代表了一种心情——随风摇曳,轻松愉快,就像我自己在编织时的心情。这个词很适合我当初对针织的热爱,站在机器前,用双手快乐地编制着自己的心情,美得让人开心。

问:为什么厦门帮渔民织渔网的经历能成为你的灵感?

答:其实渔夫是我叔叔,教我织渔网的人是我阿姨。在我们海边的小渔村,没有商业和工厂。渔民出海打鱼,妻子在岸边织网照顾家人。渔民带着妻子的爱和家的梦想在波涛中挣扎,妻子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丈夫的担忧在家里辛勤劳作。这段回忆很美好,很奇妙。这个灵感其实源于我追溯到第一季之前的“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编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回忆起了人生中第一次“织”一件物品的经历——你提到的海边织渔网的经历。这段记忆的出现让我觉得,也许我从小就注定要做这一行,也许“编织”一直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个词。

问:像“厚针织轻纱线”,这些设计中的比较是有意的吗?这种对比给你的衣服增添了什么效果?

答:其实从我毕业设计季的《像石头一样的空气》中可以看出,我一直比较在意在一幅作品中表现出质量、重量和密度的对比。这可能是由于我对新面料开发的兴趣,我在学校一直延续到今天。对我来说,将不同性质和形状的金属丝组合起来,创造出新的面料和感觉,永远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所以延续到现在的设计思路,我觉得通过感觉和视觉的对比,不仅能从观感上给你一种冲击,还能用更强的设计语言表达出作品想要表达的感情。

问:马海毛和牦牛毛有什么特点?

A: 我们这次(2018)用的马海毛是意大利进口的小山羊马海毛,和传统的马海毛不一样。因为马海毛的数量比较少,所以比较轻,比较柔软,比较纤细,贴近皮肤,完全不扎皮肤。我们这次用的牦牛毛是西藏产的。与羊绒相比,牦牛绒更耐穿,没有羊绒细腻,而且在相同的面料用量下,牦牛绒更保暖。

问:除了马海毛和牦牛毛,在选纱上还有哪些考虑?

A: 除了以上两种面料,这次我们还使用了电脑针织机使用的最粗的毛纱,通过双面平纹编织,呈现出更厚实的感觉。此外,我们还使用一种非常细的纱线,类似于欧根纱线。这种具有对比效果的纱线通过编织和技巧相结合,表现出对比夸张感和多层次的情感表达。

问:在设计的过程中,你是如何将面料运用得如此巧妙的?

答:至于面料,我一直有自己的坚持和思考。面料是一件服装的基础和必需品。它不仅是所有设计的载体,也是最重要的设计本体。所以我会更加注重面料的选择,面料的开发应用,面料的特殊处理和整理。

问:有些纱线比较密的单品比较容易勾丝(比如像渔网一样的连衣裙)。会影响穿着性能吗?

答:的确,勾边一直是我们在设计中想要避免和解决的实际问题。那件看起来像渔网的连衣裙(其实就是渔网,哈哈)就像市面上很多类似的薄纱连衣裙一样,穿上脱下都需要小心翼翼,但我们相信能认出并喜欢这件连衣裙的顾客一定会爱护她。不过当然我们会在以后的设计作品中减少这种可能性,尤其是除了展示件以外的商业件。



▼swaying2018~2022成衣系列

摇曳生姿2018秋冬系列,摇曳生姿的首个成衣系列,试图在记忆中的第一个地方——厦门附近的小渔村,寻找最简单、最纯粹的情感,用马海毛、牦牛毛、粗毛、纱线等精致面料,编织出设计师对梦想的情怀和现代女性温柔、坚强、简单、独立的想象。











摇曳生姿2019春夏系列,时尚科技产品下,针织边有一种叫废纱的材料。摇曳生姿的2019春夏系列,将让这些被抛弃的美好细节和局部的体型关系成为服装的一部分,改变其存在的意义。

















Swaying2019秋冬2019系列以羊绒、马海毛、羊绒羊毛等柔软材质为载体,希望通过这些极其柔软细腻的材质包裹穿着者敏感柔软的心灵。通过大轮廓设计,搭建一个舒适的庇护所,帮助你守护这些最珍贵的自己。大量亲肤透明纱和金属丝线的应用,呼应了女性的身体美和内在美。











Swaying2020春夏2020系列,以“时间扭曲/时间扭曲”为概念,唤起对女性与时间关系的思考。人的意识是从身体开始的,所以身体能最先感受到时间和自己的联系。丝线与闪亮的纤维交织出柔和却不加修饰的空灵形象,淡淡的质感浮在身上,以精致的面料再现温柔坚韧的独立女性形象。





Swaying2020秋冬系列,以“元”为主题,讲的是重新连接情感关系。疫情迫使我们回到“家”的单位,系列希望通过织物把零散的影像记忆连接起来,就像把我分散在各处的家人连接起来一样。











Swaying2021秋冬系列,以“站在风中”为主题,用苏格兰粗羊毛来形容刺骨的寒风和高原的青草味。塑料纱是新加入的材料,质感跳跃变化。标志性的马海毛、开司米和开司米羊毛材料仍然为每个人提供温暖的保护。







































星座女装网











Swaying2022春夏2022系列解释了什么是“皮肤亲和力”。当我们拥抱别人时,肢体的触碰和重叠使皮肤变得温暖,这种身体接触留下的后遗症会永远印在我们的记忆里。为了记录这种感觉,设计师在水溶性羊绒中引入了欧根纱,让服装既有欧根纱的轻盈,又有羊绒的柔软,再加上刻空钩针和密织的帮助,裙子贴合皮肤时不会显得厚重,只是展现了身体的轮廓。

































结束

作者|爱情是编出来的。

图|网络

你的小可爱在等你的关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