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天猫双11的第十三个年头。
13年前,11月11日可能只是一个好玩的光棍节。13年后的11月11日,成为所有人都熟悉的购物狂欢节。
——但在这样的一天,天猫却认为“很普通”。
有多普遍?
天猫用不同于往年风格的视频呈现这一天的“平凡”。但看完之后,我们觉得好像被天猫“凡尔赛宫”了,因为承载着“美好生活、共同心声”期待的双11,真的一点都不普通。
我们平凡的一天
01“平凡”的一天,“不平凡”的个人感受
我们从视频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同地区、不同圈子的消费者在双11都获得了各自或大或小的收获——
早上8点,湖南长沙的小伙子们一觉醒来就接到电话,苗师傅囤积的货物到了。
下午17点,上海高速上,两个老朋友坐在一辆崭新的电动车里,特别满足。
晚上19点,新疆阿勒泰牧场一家三口的儿子正在用穿越机放牧,它似乎是整个牧场最酷的小狗。
晚上22点,广东广州一对情侣拆开快递,回到新家。最后,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布置自己的小家。
这些图片并不新颖。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双11已经变得“普通”和习惯了,熟悉了它的玩法,习惯了它的到来。某种程度上,双11就像是普通生活中的一个节日,承载着消费者千变万化的需求和比平时多一点的期待。因为下单、收快递、拆包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一种期待的满足,一个愿望的实现。
正如广告结尾所说:
11月11日,一个普通的日子。
只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比平时多一点。
这是天猫双11描绘的一群人,在个体层面上意味着“人人都有所得”。
02“平凡”的一天,“不平凡”的行业变革
不同行业和领域的运营模式都在双11经历了大考验。
零点过后,杭州犀牛智能制造工厂全面运转,运用各种高级黑科技处理商家的各种订单。
凌晨五点半的黎明,重庆的快递小哥已经骑着摩托车准备上路,送双11的快递小哥已经八年了。没有人害怕它。
上午10点,浙江舟山渔民直播捕鱼,打捞当天将发往全国各地的鲜活食品。
中午12点,北京四合院里,祖孙俩不仅吃着当天收到的新鲜黄鱼,还在讨论“老式瓶装汽水如何成为最新潮流”。
下午14点,山东曹县的两个女孩忙着自己的汉服生意,决定回乡创业不去大城市。
作为个人消费者,我们可能不熟悉这些场景,但不难想象它们的发生。毕竟经过12年的反复打磨,双11各方面已经越来越流畅了。流畅的背后,是双11各行业的不断进步,也是不同行业千千万万员工的努力和梦想支撑。
对于行业从业者来说,双11是商业社会照常运转的一天,是日常工作繁忙而充实的一天,看起来很普通。正是因为他们扎根在自己的岗位上,双11市场才能平稳运行,个体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有机会实现。所以他们不仅仅是在做好本职工作,助推行业发展,更是在双11收获了不一样的成就体验。
这是天猫双11展示的一群人,代表行业层面的“人人有所得”。
03“平凡”的一天,“不平凡”时代的缩影
通过个人消费者和各行业与双11的互动,进一步探索,可以看到个人生活和行业变化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看似高度智能化的犀牛工厂,折射出中国智造的崛起。普通的玻璃瓶和苏打水再次流行,反映了老品牌的复兴和国家的趋势。年轻人回乡创业电商,体现了年轻人回乡创业的趋势。舟山渔民直播打捞海鲜,新疆牧民使用穿越机,体现了乡村振兴和科技普惠的实力。
无一例外,这些小场景证明,天猫双11不仅融入了个体消费者的生活,也刷新了行业发展的组织架构。更重要的是,这也有助于行业与时俱进。正如广告末尾的这组数据所示:
6000多万人在双11选择新居。
超11万农民主播,把家乡的好东西带到五湖四海。
定制服装从下单到穿上,耗时长达7天。
潮流轮动,700多家老字号刚好红。
新能源汽车和绿色生活也很流行。
无论你身在何处,人们总能重获新生。
每天平均有4万名年轻人选择电商创业,实现梦想。
超20亿包裹的背后,是对美好的向往。
Jackson Yee在影片结尾的一句话“11月11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只是我们比平常更向往美好的生活”,呼应了“共同向往美好生活”的传播主题。而且这个主题吸引了很多媒体和网友的关注——
10月31日,央视新闻联播广告位上线,在中央媒体影响力的推动下。
天猫发言人Jackson Yee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引发网友讨论和交流。
@南方人物周刊围绕行业代表与天猫双11的故事写了一篇深度访谈,通过充满烟火气的写实感人的笔触,与读者进行了细腻深入的情感交流。各种外围传播不断抬高话题量,合力烘托“共同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氛围,为双11增添额外助力。
这是无数个普通个体共同书写的社会图景,也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里,“人人都有所得”的真实感。
04“普通”一天只是天猫的一种自嘲表达。
上面提到的每一个时间节点看似分散,每一个画面场景看似联系并不紧密,但实际上都被双11相互串联起来,按时间顺序排列,形成了11月11日的横截面。无数个截面组合在一起,是全社会关于双11的共同体验和集体记忆。
天猫双11以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了与个人消费者、品牌商家、行业领域乃至全社会的深度沟通,兼顾情感与价值。不仅展现了天猫双11从个体到整体的多元化收获,更凸显了天猫双11不可小觑的商业能量、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可以说,天猫用了13年的时间,把11月11日从“普通”变成“不普通”,再变成“普通”。整个变化的过程,展现了天猫双11的一路成长,也传递了天猫双11不变的初心。
所以我们认为“普通”只是天猫的一种自嘲表达。这部积极输出正面价值观、关注重要社会问题的宣传片,也证明了天猫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和担当,但却以“平凡”提醒自己,需要静下心来甚至持零的态度,永远重新开始,永远追求更好。
至此,开篇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双11不是普通的,它沉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镌刻在社会的发展轨迹中,让很多人、很多行业都能有所收获。
我们更愿意相信,天猫双11打造的数据盛会背后的强大支撑,是全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意愿。正如今年天猫双11发布会上提到的,“天猫没有创造双11,但无数人怀着不同的渴望创造了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