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次性用品批发市场(探访|北京超市冬储菜供应增加、价格稳定)

寒潮报道,今年冬储期提前一个月到来。面对消费者对冬季蔬菜需求的突然增加,北京尚超紧急备货。近日,新京报记者实地走访了物流中心和北京后沙峪店、物美超市,了解今年冬储市场从货源到消费者都有哪些变化。

仓储中心的进货量增加了10倍

今年秋冬季北京气温骤降,打破了超市冬储菜的常规配送节奏。在北京第一次寒潮到来之前,北京吴梅南高物流中心进入冬储蔬菜供应期。

11月5日凌晨5点半,物流中心的一个果蔬仓库,准备等待直接从产地采集的新鲜食材“入驻”。短短半个小时,8500平方米的果蔬仓库就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天亮前,这些新鲜的食材将被运到武超市。

彭春强,吴梅物流中心南高库果蔬高级经理,从事蔬菜配送多年。对他来说,供应冬储菜是每年初冬的例行动作,今年冬储期明显“被气温加快”。彭春强告诉新京报记者,往年的储菜供应期会从11月中旬开始,到12月初结束。今年气温骤降,冬储菜供应提前到10月初。与往年相比,冬季蔬菜的日收购量增加了10倍,从50吨增加到500吨。“货量起飞快,物流中心紧急增加采购量和配送频率,保证供应。”

物流配送支持一日多配送

供应量的突然增加会给门店运输带来变化。往年物流中心都会在早上6点前完成店内的蔬菜配送工作,但在冬储期,配送的频率和周期都有所增加。南高物流仓储中心到物美超市后沙峪店配送距离16公里。熟悉这条路线的送货员刘师傅,每天会送4到5次冬菜。“吴梅后沙峪店是一家需求量很大的商店。通常蔬菜的供应频率是一两次。由于冬储期,店内需要支撑一天以上,以保证店内货源充足。”

新京报注意到,为应对寒冷天气,物流中心工作人员对部分商品增加了保暖措施,如用保鲜膜包裹。刘师傅解释说,最近大仓库的温度基本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上,生鲜商品在这个温度下可以很好的保存。但随着气温骤降,必须采取相关措施,防止部分鲜活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冻伤。

价格将保持稳定

11月5日下午3点,刘师傅最后一批冬储菜外卖到了吴梅后沙峪店。记者注意到,由于购买冬储菜的需求量较大,该店设立了销售冬储菜的专区。从早上8点到下午3点,消费者分批前来购买白菜、大葱等冬储蔬菜。

在北方,冬季会有大量消费者批量购买冬菜,白菜、土豆等易储存的蔬菜是热销产品。家住北京后沙峪附近的张先生一次性购买了80斤白菜。消费者李女士不仅给家里买了货,还给父母买了白菜和大葱。

除了便于储存,蔬菜价格低廉也是冬储菜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张先生说,冬天的蔬菜价格比平日的蔬菜便宜很多。“白菜价格比平日市场价便宜5毛钱左右。这期间批量购买比较划算。”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与平时菜价相比,目前上市的冬储菜价格有所下降。通常情况下,北京大部分超市的白菜零售价在1.8元至2元,冬储期间白菜价格降至每斤0.99元。大葱和土豆的价格也下降了每斤0.2元左右。

物美超市后沙峪店总经理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由于冬季蔬菜价格优惠,需求量大,大白菜每天到货5吨至6吨,基本能满足消费者日常购买需求,价格会保持稳定。

新京报记者于贵贵

在桂桂制作的视频

编辑王林校对李世会。

北京成人用品专卖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