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工具箱到底靠谱吗(一线|市值已蒸发700亿港元,有赞裁员后续:已有近400人离开,陈锦晖去年初就处于离职状态)

财联社|新消费日报(记者高梦阳、李丹宇)消息,从快速扩张到裁员收缩,仅用了半年时间。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有赞(08083.HK)将于近期大规模裁员,人数约1500人。报道称,昝在2022年将《人事优化》写进了《OKR》。与此同时,正安副总裁陈锦辉于2021年10月辞职。

值得注意的是,Zan官方并未正式回应关于裁员的传闻,而是在1月21日晚间宣布正式启动事业部调整,将前台业务拆分为社交电商、新零售、美业、教育、Allvalue五大事业部。

然而,最近离职的员工丁扬不同意这种观点。

“2021年上半年赞赞的财务增长,所以Q3开始大规模扩张,人员规模快速增长。很多下岗工人只工作了三四个月。”丁扬对《新消费日报》表示,牛逼裁员并不是像外界猜测的那样一次性裁员1500人以上,而是有节奏、有计划的裁员。“每天大约50个,差不多400人已经走了”。

据《新消费日报》报道,陈锦辉早在2021年初就已经等同于他的辞职身份。除了一些需要交接的工作,他只保留了所谓顾问的身份。

目前,无论是裁员,还是赞赞提到的“调整”,曾经在疫情期间表现突出的赞赞再次陷入危机。而这场危机是有预警的。

当裁员正在进行时

2020年疫情爆发后,很多行业不得不进行数字化、线上化转型,一直在深耕企业服务领域,好评如潮。

2020年三季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有赞营收13.07亿元,同比增长65.4%,服务类商户GMV 723亿元,同比增长90%,库存支付类商户数量上升至9.78万家,同比增长19%。

同时,有赞在二级市场也一度表现不俗。2020年其股价上涨367%,2021年最高点达到每股4.5港元,较2018年最初的每股0.58港元上涨574.14%。优赞市值也从60亿港元涨到2021年3月2日的519.5亿港元,增长近9倍。

但长期以来,有赞一直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

这几年,有赞一直在亏损。2021年前三季度,有赞录得利润约11.76亿元,营业亏损约7.59亿元,远超2020年的营业亏损3.56亿元。

从1月中旬开始,裁员的消息不胫而走。

据Zan检测部员工张林介绍,裁员已经到了第二波。据他了解,有些部门的离职率已经达到40%。“预计之前会完成裁员,但目前的裁员规模并没有达到报道中提到的人数,所以员工基本都不愿意工作。”

多位已经离职的员工告诉《新消费日报》记者,被裁员工普遍入职时间不长,很多部门在Q3季度扩张时对他们的入职赞不绝口,有的员工入职不到两个月。

“有一个13人的小组,其中4人被裁”,张林认为这与2021年下半年有赞的大规模扩张有关。在他看来,管理层没有准确判断市场形势,大规模招聘后,由于市场形势急剧下滑,再次进行大规模裁员。

由于裁员涉及到很多入职不到半年的新员工,赔偿问题一直没有统一。

根据某职场社交平台的信息,在和HR谈赔偿的过程中,HR表示如果进入仲裁程序,会影响以后的回溯。有的持证员工索赔N+1。

丁扬透露,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要根据HR的谈话来确定。一般HR不会主动说补偿,而是会劝员工主动离职。如果员工坚持要求赔偿,就会涉及仲裁。

据了解,在此次裁员中,技术开发岗位成为重灾区,这部分也是2021年重点扩张的部门。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有赞共有员工4358人,技术和产品开发人员占比达到近40%。其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支出达4.8亿元,同比增长50%。

这次的裁员传闻不仅涉及到普通员工,还涉及到高层管理人员。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曾担任百度外卖副总裁并于2017年6月加盟有赞担任副总裁的陈锦辉已于2021年底前离职。

然而,据《新消费日报》记者了解,陈锦辉早在2021年初就离职了。除了一些需要交接的工作,他只保留了所谓顾问的身份。

针对上述裁员消息,《新消费日报》记者向有赞方面求证,截至发稿,未有回应。好评仅表示将正式开始事业部调整,前端业务将分为社交电商、新零售、美业、教育、Allvalue五大事业部。

企业文化和内部管理是裁员的内因?

《新消费日报》了解到,对赞美文化的不适应成为很多受访者被裁的原因。同时,很多受访者认为公司文化和内部管理存在问题。

此前,在众多关于赞草创作的故事中,“太白山行”是创始人杰伦说得最多的。“光靠体力是不够的。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而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这也是我带他们徒步旅行的原因。希望他们自己认识到这个道理。”



(太白山有队走)

“要求所有新员工向老员工学习太白山徒步,创始团队”。张琳透露,在Zan有一种所谓的“老员工文化”。伟大的企业文化很重要。刚入职的新员工,不能先表达自己的想法,先向老员工学习。“以陈锦辉为例。他刚入职的时候负责渠道,不是向杰伦汇报,而是向创始团队里的coo汇报。”

张林透露,标语式管理在办公区也很常见,喜欢在办公区拉横幅。

事实上,尽管外界盛赞的企业文化存在很大争议,但其创始人白乌鸦一直是“骄傲”的。

2019年,中国年度表彰会上发表的《乌鸦对996工作制的看法》也引起舆论哗然。

当时,有赞内部员工透露,他们的意见主要包括95后不够勤奋,人休假不要超过一周,取消团建费用,CEO需要三天以上汇报,公司实行996工作制。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杰伦还引用了一位华为高管的故事来倡导员工在工作和家庭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离婚。即使受到外界舆论的广泛质疑,渡鸦依然在朋友圈发帖,“若干年后回头看,这绝对是一件好事。”



当时,瑞文甚至提出了所谓的“享受”企业文化,具体地说:

  • 去体验,去感受,

  • 勇于接受新人、新事物、新观念和新挑战,

    试着享受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一切,

    珍惜每一个机会,

    你/靠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但也有老员工告诉《新消费日报》,在所谓的享受文化中,不是自己天天享受,而是老板在享受。

    没待几天,就想走了。李强在年中加入了有赞。他认为有赞的管理是自吹自擂,形式大于内容。内部考核机制有问题。为了不被淘汰,过于追求业绩,内部人员会选择快捷光明的工作,把困难的工作转移给别人。“更有甚者,为了体现自身价值,会凭空出现需求和产品,导致资源浪费。这种情况在很多互联网公司也有,但有赞更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裁员爆发后,白鸦宣布升级公司使命和愿景,将“继续做一个享受的组织”变成享受“一个成就杰出人才的美好组织”。

    该员工调侃道,“这只是说被裁掉的1500人不够好。”

    主业被压榨,Zan想要渡劫不容易

    目前,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不知所措,也是Zan目前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利财报显示,订阅解决方案和商户解决方案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但这些业务的发展速度掌握在一些新兴平台手中。

    其中,Aauto Quicker和Tik Tok在前期布局电商时,选择了与SaaS服务商合作,这也使得他们迅速提升了交易规模。

    卖家工具箱

    资料显示,有赞主要在Aauto quickless、Tik Tok、微信等平台上为中小电商企业提供软件、支付等工具包,而Aauto quickless平台曾是有赞最大的GMV来源,高峰期贡献了其40%左右的GMV。

    平台本身开始向商家提供工具包后,牛逼的业务受到严重影响。“a auto quickent仍在试图发展自己的闭环电商交易,因此我们从a auto quickent产生的交易量正在持续萎缩。”

    有赞CFO于涛曾表示,2021年上半年有赞GMV不理想,主要是因为Aauto快信道GMV下滑,2021年上半年Aauto快信平台GMV在整个GMV的占比下降到20%。预计全年GMV在汽车快的占比将下降到10%-15%。

    丁扬承认,这一变化极大地冲击了SaaS整个电子商务行业。流量平台之间的反垄断合作,为平台商家提供了便利,之前有赞等企业的主要市场受到了极大的挤压。

    然而,这些在2021年上半年就已经出现的“坏兆头”并没有得到相关层面的重视。同时,有赞还提出了发展新零售、美业、教育等领域的目标,并开始大量招新。

    当时友赞扩张大或与其向联交所申请友赞科技股票以介绍方式在联交所主板上市有关。“可能有好评说融资渠道打通后,资金和亏损的问题都解决了,所以业务和员工数量都扩大了。”电商分析师陈虎东告诉记者。

    张林认为,在2021年的扩张过程中,管理层实际上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Aauto Quicker的电商体系中的位置,或者对新业务有过高的期望,这也导致了组织体系的快速扩张,然后再次收缩。从现在来看,Zan等服务商逐渐被大平台抛弃已成定局。

    然而,情况很快变得更糟。

    11月15日晚24: 00,Aauto快消电商决定对Zan和魔筷进行第三方断链操作——即刻起,直播间内带有Zan和魔筷的第三方产品将不再支持,但通过短视频、个人主页、店铺页面等渠道销售的第三方产品不受影响。

    Aauto Quicker平台曾经是有赞极其重要的增长引擎。断链后,有赞表示,“此次调整只影响Aauto更快电商推广的直播链接场景,不影响Aauto更快内短视频、个人主页、店铺页面的推广,让消费者正常下单购买”。但这也让市场对其进一步失去信心。

    随后,2021年12月,中国有赞发布公告称,考虑到上市申请进度,无法在约定日期前完成控股子公司有赞科技的上市和中国有赞科技的私有化,决定不再推进私有化和有赞科技的上市。

    私有化失败后,多重因素下,有赞开始裁员,调整业务部门。

    但丁扬认为,这种调整之前已经被证伪了。“之前在新零售、教育、美业等垂直市场的巨额投入,并没有可观的回报,这也说明了好评的困难还会继续。”

    据有赞员工肖青介绍,用有赞发展其他业务是不得已而为之,支撑主业的业务数量呈下降趋势。如果没有新的业务吸引,收入增长将成为问题。

    受裁员影响,中国可畏股价一直在低位徘徊,较2021年2月的市值峰值已下跌约700亿港元。

    “有赞在业务上不够稳定。为了吸引投资,只会制造概念,频繁改变策略。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管理问题,裁员节省的成本对有赞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张林认为,有好评的资金链压力还会持续。一方面,赞的管理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在互联互通的大背景下,有好评的市场正在快速萎缩。

    (应采访对象要求,丁扬、张琳、李强、龚小青为化名)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