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产品经理在产品规划设计前、产品设计过程中、产品落地迭代后都会接触到“需求”。产品经理应该如何满足需求并与需求沟通?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总结了产品经理需要沟通技巧的相关问题,大家来看看吧。
下面列举需求沟通,以及需求沟通全过程避坑小技巧(附需求者精神按摩指南)。
作为需求的出口,很多人会给你需求,和需求者沟通需求,这是产品经理工作中高频、重要(处理不当会造成一定后果)且复杂(不仅要做好事,还要处理好人)的一部分。此链接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事和人。
一、做正确的事1.需要随身携带一份沟通清单。
沟通的主要核心点都在这个列表里,你可以带着。只要在每次打开通讯的时候填写空来完善表格中的问题就可以了。它可以释放我们大脑的计算能力。哈哈。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
1)需求背景
2)业务指标的改善
①什么
这一预期需求增长的关键业务指标。对于互联网的C端产品,一般是以带新、推广、变现为目的:
②为什么
需求是无穷无尽的。只能提高眼前的目标,也就是关键的业务指标,剩下的就靠边站了。这是确定一个需求是否被完成的最简单和最清晰的工具。其他的就变得更复杂了。就问这句话,就能明确需求的价值。
另一方面,你也可以让需求者对自己的需求负责。如果这次没有达到预期的数据,下次还会不好意思谈需求吗?
③如何
呈现数字指标,增加n%,可以使用绝对和相对值。对方给出指数推广后,我们还需要判断指数预估是否合理,指数推广是否过低,过低就没必要做。
3)方案评估
①什么
很多业务方在提出需求时会直接带来解决方案。比如看到一些竞品做的功能很常见,喜欢自己做。这时候就需要评估方案是否合理,是否能达到提高指标的目的。
②如何
提供了以下三个步骤和两个工具。
评估方案本身是否有足够多的用户参与,是否能达到目标推广预期。
工具一:用户电量流程图。
这是我经常使用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产品机制设计完成后,如果用户想使用它,就需要有一些动力来采取每一步行动。用户动机流程图可以将用户动机可视化,让我们看到这个流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画图就是把设计好的产品功能流程画出来,一步步标注用户的动机,评估动机是否足够。
例:在双减之前,我曾经接到一个业务老板的需求,做一个校内公立学校老师和校外辅导机构的联动生态。我当时画了一个权力流程图,发现关键环节权力不够,生态不会流动。截取其中一个链接给你一个提示:
工具二:用户体验图还用于分析用户在产品过程中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方案设计的问题。这个工具可以搜索了解,大家说的很多。
4)紧急程度评估
①什么
基于需求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看需求方的时间预期是否合理。
②如何
最后,会议纪要一定要发。
会议记录是一个很好的工作习惯,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更加重要和必要。
在就上述沟通清单中的问题达成一致后,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所有参与者,或向必要的人员发送一份副本。对于要交付的,在会上询问交付时间。之后大家可以根据日程安排跟进,很清晰,很有感染力。
二、“人”的问题也很重要产品经理是公司授权控制开发资源的人,但如果提出不必要的需求,浪费了开发人力,也是产品经理的责任。所以不要怕被需求者骂。我们应该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保证最高性价比的需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能达到最低目标的产品开发”。
我们应该像“拔野鹅”一样检查我们处理过的所有要求,看看我们可以在哪里切断它们。所以需求方真的会收到很多产品经理的拒绝信息。
一个强求的父亲能承受多少拒绝?为了需求的正义,产品经理只能在无情/孤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所以,在如此大规模的拒绝场景下,对商务当事人进行心理按摩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我总结并多次尝试的需求方全套按摩服务。请努力练习:
首先要抱着一种“就事论事,坦诚明了,为所欲为,为所欲为”的态度。
在与需求方沟通之前,明确需求的标准,表明自己认真专业的态度,后期的需求沟通过程就很容易不属于“人身攻击”的范畴:
在需求方提出请求之前,可以给对方一个文件,告知请求的格式标准等。该文件可包括以下内容:
1)询问需要提供什么
2)沟通流程:需求方先说明需求->产品问题->产品建议->终稿。
3)需求评估原则:经过评估,关键业务指标的改进需求一定会得到满足。
需要注意的事项
1)职责分工
近年来,行业内流行有一个项目负责人O,即主要负责人。一开始有声音说“如果别人拥有O,我能不问就做事吗?”
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理论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做好工作。尤其是主O不是产品的情况下,如果产品没有发挥好作用,后续的问题还是有很大可能被追究责任的。
如果主O的做法有问题,反馈上来做个记录就行了(可以反馈给上级,也可以直接反馈给主O)。否则,你用错误的方式默默做了,就要背这个黑锅,因为毕竟产品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不要总是满足紧急需求
产品经理的精力应该用来思考产品的长远规划,这对个人和公司都有好处。总喜欢提迫切要求的业务方,要多做管理,多沟通,多制定规则,形成健康的合作方式。
三、总结产品经理得到需求后,努力找到真正的需求,对需求负责,对团队负责。否则会被下游环节质疑,导致扯皮返工,效率很低。
前期的需求沟通做得好,很容易帮助我们在团队中建立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做不好,填坑的时候会被人牵着鼻子走,很被动,还可能导致甩锅,追责等。所以,
谈需求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是一个值得刻意练习的技巧。不过这里补充一点:以上是基于需求正义的提炼过程。如果面对巨牛的需求方,直接在整个组合拳中强势,可能会被脾气不好的需求方打,还是要注意服务态度。
不过话说回来,毕竟我们做的是对的。
做对的事永远是对的。[/s2/]也许这就是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好处之一。本文由@于媛同学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